(三)安红涛
终南山的余雪,分明是倔强的应考人。
那一年长安,只有终南山阴坡的余雪诉说着,一场大雪曾来过。一个固执年轻人,到长安应考,站在终南山下,愿望长安,能感到阵阵寒冷。
恰巧科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年轻人经过深思熟虑,立刻写完了四句。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如果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有画蛇添足的感觉。
提起笔来的他,踌躇满志。他抓住一个“秀”字,从长安城望终南山,只有阴岭(北坡)的雪还未消融,此时的雪把北坡变得有几分秀气。
他有抓住一个“浮”字,此刻终南山的余雪和山巅的云融为一体,忽隐忽现在山上穿行。这种景色他心里是很清楚的,因为自己曾从在终南山下望长安。
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所以他用了一个“明”字。
夕阳西下之时的“霁”。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
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又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未被录取。
此时的雪,就是那个倔强的应考人。此刻这位倔强的应考人隐隐感觉到了,长安城门阀权贵高高在上,自己遭遇的寒冷。
雪,为长安城打上了冷酷的时代背景。
在漫长的岁月里,雪落在大地。
涤荡着历史长河的朝代更替,在某事某刻某个地方。
闯入了某位文人墨客的生活里,反复潜行。
化作百变丽人,演绎着不同故事。
这些故事,或喜,或悲,或憎,或恨。
这些故事,或是悲剧,或是喜剧,耐人寻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