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价值”或“价值观”之说开始多起来。动不动就是“三观不正”,“三观不合不往来”之类,所谓“三观”的主力、主角就是价值观嘛……
给价值观找个“领导”如何?反正现在很多场合都要谈到价值观,从“将军枯骨与明星家事”、“游泳池女医生自杀”到官员腐败、教育失败,从产品爆红、明星绯闻到屌丝逆袭成功等,莫不如此。随便一篇文章、一个热点事件或话题,你都会看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评论、说法——人们说这叫价值多元;而如果出现争论互怼,这又叫价值冲突……价值观似乎无处不在。
连算法、人工智能也跟价值(观)挂上了钩。在快手等短视频因为“早孕网红”、误导青少年等被点名批评之际,有人总结指出:“…算法是有价值观的,因为算法的背后是人…”
看来人们已广泛地承认了价值观对人动机的导向作用,或者说承认在人的言行背后有某些观念在起作用,其中主要就是价值观。
但同时什么东西多了、杂了,都难免出现矛盾冲突,或混乱,无序。价值观当然也如此。不然为啥有人会犯傻发疯,精神分裂,甚至多重人格?当年我们上海滩十里洋场的地下工作者就有人落下了“心病”、后遗症,在胜利后也偶尔会出现举止失态——按现在的说法就叫“双面人生”、“价值冲突”或“混乱”……
个人如此,社会当然也一样。尤其我们目前处于社会转型、过渡期,无疑价值冲突、混乱的情况也比较突出——相信大家已经见识过…不然为啥有人说“社会病了”?或“灵魂跟不上来”之类?不然为啥要大力宣传弘扬“我们的价值观”?还有人宣布要“重构价值”,“整理价值观”呢……
实际上人们做了多种尝试和努力。有专家(如发明“价值调查表”的罗基奇)早就指出,各种价值观是成体系的,有层次结构的…我们也有人多年前就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人是元价值》。所谓元价值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基础价值”、“主导”或“统领性价值”嘛,即给纷繁复杂的诸多价值找个“领导”或一、两个“主心骨”,以减轻或改善混乱局面。
——笔者这里无非也想凑个热闹。
给价值观找个“领导”如何?但话说回来,完全消除价值冲突、混乱也不可能。这就像阻力、摩擦力一样。尽管带来麻烦与不便,但若没有摩擦力,人也迈不开脚步。若没有各种价值观念的混乱与冲突,人的智慧又如何表现和发挥?而所谓精神世界岂不单调无趣?
一
所以要全面、彻底地“整理价值观”恐怕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因为价值观多而杂,更因为价值观本来就难有统一的标准。标准不统一又如何“整理”呢?
如生男生女我们有城乡差别,我们的传统还还讲究“忠孝”;而在西方“生男生女”早已不是问题,至于“忠孝”则从古到今就几乎没有这回事…又如对青少年而言“健康”似乎无所谓,但是年纪大了“健康”的价值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对多数现代中国人而言“孝”字仍颇具价值,但“忠”的价值就所剩无几了……
反正,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你说是价值,他又说不算;你以你的标准这样划分价值,我也可以另起炉灶再搞一套;甚至同一个人的价值标准也会发生变化——因为客观世界及人自身都在发生变化嘛……
啥都怕比。比较之下,如果说概念、逻辑算标准化的东西,那么价值观本来就有个性和差异化的意思;如果说逻辑偏于推理与技巧,那么价值观就偏于原则和方向;如果说概念讲究明确和清晰,那么价值本来就难免模糊;如果说概念与逻辑偏于客观、理性,那么价值观本来就偏于主观和感性……
正因为如此,价值观更像是标签——把“我们”跟其他群体区别开来,所谓“人以类聚”嘛……
事实就是:有“价值标准”与“价值多元”的说法,而概念、逻辑却根本不提“标准”、“多元”——恰恰是因为“价值标准”本身就不够严谨、“标准”嘛。
所以价值观一定程度的混乱、模糊与冲突是难免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整理价值观——至少是大致的整理——才显得更有必要……
但“人是元价值”的说法也有问题,也是因为价值标准混乱、模糊。不过这种模糊不同于上述价值标准本身难免的混乱模糊,而是主观层面的、标准划分的模糊。
“人是元价值”似乎是把人当作0,即作为坐标原点的。但同时又认为人应该是1,即作为自然数起始的1…那么人到底算0还是1?我的意思是:人到底是评价、认识(其它对象)的主体?还是评价的对象?如果把人本身视为价值,那么价值标准、原点何在?如果把人作为坐标原点0、参照标准,那么人的价值又是啥?…“人是元价值”有量子力学的味道——“测不准”。
总之,给纷繁复杂的价值找“领导”并不容易。
总之价值是一种观念性标准。任何标准出现冲突、混乱当然会带来问题麻烦。尽管这麻烦似乎无可避免,但最好还是尽量减轻、避免——任何麻烦不都是如此?放任不理、不闻不问才是错误的……
二
思来想去,比较之后笔者郑重推荐“真、好”二字,认为它们当得起“元价值”。主要是从现实、历史文化与思维三个方面来看的,尤其是中西之间思维的比较。毕竟目前为止“总成绩”最好的也就这两家嘛。
先说现实。
——请问科学家与工程师两者区别何在?尽管这可以说是两个最聪明的群体,尽管这种分工从近代以来就有了,但多数人未必清楚。因为人们缺乏基本的价值思维。
其实说到底无非就是:科学家求“真”,追问存在,揭示原因理由、真实真相。思维偏于事物本身;而工程师务实,用目标结果的“好”来说话,本质上追求生存,思维更关注人自身……不然,你说求真与务实区别何在?务实说到底不就是求“好”?用目标结果来说话吗?
事实就是,尽管科学家与工程师也会相互客串对方的角色(例如某学者专家既有发现又有发明),但几乎所有大国都是既有科学院又有工程院的。如果没有重大的思维(尤其是价值思维)差异,何必如此?
这一划分揭示了思维尤其是价值思维的某些基本奥秘:“好”即好坏是非对错与“真”即真假有无是两回事,或者说生存与存在,目标结果与原因理由是两回事。
因此这种分工不仅是社会的分工,更是思维的分工;是一种智力而非身体的社会进化选择与优化策略。
在古代不也有所谓“劳力”与“劳心”的划分吗?大致也是前者追求生存之“好”,而后者有追问“真”的意思嘛……只不过在古代“真”的发现不多,往往也求而不得,于是人们更多只能“以好代真”,目标结果就是原因理由,“好的也就是真的”……
有意思的是,在更大的范围内这种“好”与“真”的思维分工同样存在,那就是中国人与西方人。
中西方思维的“真”、“好”之别其实并不难看出来。
你看,中医救人无数,“好”了几千年,但现在已经流落成传统医学、替代医学了……
火药不也一样?我们发明了火药,但后来还是挨揍了……
而且我们还经常有“好”东西“失传”……
——说到底不都是缺乏“真”的支撑吗?不然为啥浮力定律、《几何原本》流传两千多年也不见失传?西医又凭啥战胜中医呢?……
没有人只管存在之“真”,也没有人完全无视生存之“好”,但也不能因此而否认中西方思维的倾向性差异。至少我们的“真”的份量、权重不够。
历史事实就是我们的发现(真)不多,而发明(好)不少。尽管我们没有浮力定律,但是我们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郑和无敌舰队下西洋。尽管我们没有物理、化学、解剖学,但是我们有中医、火药、造纸术……
直到现在我们不也叫“基建狂魔”?不就是工程技术厉害吗?但同时在原创发现——认“真”方面跟人家还有一定距离嘛……
而经常可见的“科”、“技”不分不就是“真”、“好”不辨吗?……
其实,我们的“什么”“真”大都是引进拿来的嘛…岂止科学、浮力定律,包括马列主义、社会主义不都是如此?……
从语意上说,西方的“真”份量也比我们重得多。英语的“真”(TRUTH)既可以指“真话”,又可以指“事实”、“真相”甚至“真理”…而汉语的“真”通常是修饰语,如“真话”、“真心”、“真情”、“真意”、“真好”、“真漂亮”…而我们的“真”大都是从属成分……
所以事实就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后近乎裸体的狂喜,在我们古代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尽管我们的古人为“忠、孝、仁、义、信”等死人无数,但找不到一个像布鲁诺那样——为“真”而死的……
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也没有根本改变。这么说吧:假设今天中国人有了“真”的发现,得了诺贝尔科学奖,那么它的价值意义何在呢?——不在于“什么”“真”本身,而在于“怎么”“好”,如为国争光,“怎么”把人家比下去嘛……这才是我们的“真”最大的价值、意义所在。我们的“真”是为“好”服务的,或者说“什么”的是为人的“怎么”服务的。
…我们的思维偏于人与生存,偏于目标结果“怎么”“好”。
所以你看,我们的常见评论是这样的:“小编骗子——看了这么多,原来跟我没半毛钱关系”。这种思维不就明显偏于目标结果吗?
又如对于官员公布财产,流行看法是这样的:“以前你过的啥日子——现在又过的啥日子?”,“官员公布财产管你啥事?还是管好自己的饭碗……”,“你上台也一样”……
——我们的追问变成了追求,目标结果代替了原理真相,生存代替了存在。说到底不就是以“好”代“真”吗?……
“自私”?好吧,我承认上述两例有点“自扫门前雪”的味道。但“自私”的后面又是啥呢?…说到底不还是价值观?……
总之,中西方价值思维的“真”“好”之别并不仅仅表现在单纯的科技、自然方面,也充分表现在社会、人的领域。我们对诺贝尔奖、对官员公布财产的态度、对诸多事情的看法、评价等不也一样?
甚至,为啥我们这里卿卿我我的一家人也经常吵翻天?主要不就是因为一个“好”字——“好坏是非对错”之类——在作怪吗?为啥我们的“喷子”、“好坏公”、“是非婆”特别多?往往在“真假有无”、“事实真相”不清不楚之际,我们的“好坏是非”就迫不及待地登场亮相了?……答案都一样——以“好”代“真”,用目标结果替代原理真相,以生存替代存在嘛……
请注意,尽管“好坏是非”哪里都有,而且都有佐餐小食或调料的意思,但对中国人而言“好坏是非”的价值可不只是调料,更是真真切切的主食——“真假有无”才是调料……
连我们的口头禅也是:“别太认‘真’”嘛……
三
那么,何以我们不喜欢、不擅长认“真”?无疑说来话长,只好长话短说。两千多年来……
关键句就是——“子不语怪力乱神”。连有什么都不管,还追问是什么?为什么吗?还认什么“真”呢?还有啥“客观”可言?…而一个“神”字无疑又要涉及信仰了……
简单说,中西方的关注对象、重点就不同,世界观就不一样。一个关注大自然,一个关注人自身。所谓世界不就是由人与自然组成的吗?
西方人更关注大自然。古希腊人“发现了自然”嘛,其思维当然也偏于存在之“真”,喜欢追问事物的原因理由、真实真相,追问“什么”、“为什么”。
而我们叫“人的文化”,更关注人自身。思维当然也就偏于生存,喜欢追求目标结果“怎么”“好”……
中西方这种关注对象、重点的差异其实就是世界观的差异。
这就像小孩喜欢盯着糖,必然喜欢甜;青年男性留意年轻姑娘,必然对性感兴趣一样…只要知道你的关注对象、重点是什么,那么你更看重什么、你的价值标准是啥也就比较明确了。
中西方思维认识的差异性恰恰反映出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性。
所以,不能离开世界观谈价值观。相应地,不能抛开具体事物来说价值……
而且,不仅世界观跟价值观两者是统一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三者也是统一的。这是一种三位一体的统一。“不语”的中国人不关注大自然(世界观),不认“真”(价值观)——还有啥“理性”可言呢?而“理性”不就是典型、正宗的哲学“思维方式”吗?
须知,西方的所谓“理性”其实一开始就是认“真”的——无非就是要看到人的感性认识不到的真实存在嘛(存在理性)……西方的认人、求“好”(生存理性)是后来的事,似乎要从他们的所谓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算起了……
也就是说相比之下,西方哲学、思维两千多年来有“先真后好”的意思。请注意,这个“先后”不仅是指时间,更指份量轻重。
比较之下,我们的大自然更多不是用来认识、探索和发现的,而是用来抒情、写诗和吐槽的——“昔我去兮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好在,尽管我们算不上最认“真”的,但绝对算得上是第二认“真”的——为了目标结果“怎么”“好”嘛。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还有“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程门立雪”…我们从古到今都是一个爱学习的民族……
唯一的问题和嫌疑就是:近代以来,我们很可能是把人家的“真”东西当成“好”东西引进、拿来的。不“好”的拿来作甚?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想“好”又如何“好”得起来?我们如何会有今天的大“好”局面?我们连唱的也叫《越来越好》呢……
比较世界历史文化不难发现:务实、求“好”也不简单,并非易事——并非很多民族都像我们这样专注于“好”的,而且对一个“好”字的认识也是千差万别……
而我们应该是把个“好”字发挥到了极致——岂止N大发明,连最早的钞票也是中国人弄出来的……
尽管我们有“真好不分”、“以好代真”的思维(价值思维)倾向,并且由此产生无数的问题、困扰和麻烦,但也正是这种倾向性赋予了我们前行的稳定性和方向感……有句话不但可用于个人,也可以推而广之到群体甚至民族: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都在这里……
啥都有套路、模式…说到底“怎么”“好”就是“怎么”生存,“怎么活”嘛——这条路人类已经走了上百万年,无疑还将继续走下去。中国人无非是走得特别明确和坚定而已……
人类系统化的认“真”史,从古希腊算起只有两千多年——不足求“好”历史的百分之一。所以“以好代真”其实仍然是人类的常态。中国人无非尤其突出而已……
不过,现代中国人专注于“怎么”“好”不仅是思维与历史的惯性,同时也是现实的必然。
简言之,国门一打开——人家过的啥日子?比我们“好”得多…那还等啥?急起直追吧。思维当然偏于——“好”的也就是“真”的……
其实这有“复古”的味道。古人才特喜欢“以好代真”,以生存代替存在——因为生存压力大嘛…而越是接近未来,“真”的份量越重,“真”与“好”的结合也越紧密……
不过,从更大的角度看“好”与“真”的矛盾是永恒的,因为生存与存在的矛盾是永恒的嘛……
实际上多数问题,不论“忠与孝”还是“事业与家庭”还是“生命、爱情与自由”…本质上都是生存与存在之间的问题矛盾——即“好”与“真”出现了矛盾冲突或错位……包括所谓“社会病了”或“灵魂跟不上来”之类也是如此。
中医等的遭遇充分说明:“大家好”也未必就是“真的好”,有“真”支撑的“好”才是……所谓社会“和谐”、个人“幸福”也一样——光是“好”还不够,“好”“真”统一才行……
四
总之,工程师与科学家、中国人与西方人…比较起来,还是“真、好”二字最适合作为基础价值——它们当得起“元价值”。不仅是“串起”历史文化与思维,更重要的是对其他价值也有明显的指导作用,有“方向”、“主导”或“统领”的“元”价值意义。
例如对“勇敢”、“诚实”两种价值(或品质修养),我们首先会问:这样“好”吗(或“对”吗)?然后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勇敢、诚实或相反的胆怯、撒谎)出现?某种解释说明“对”吗?到底原因理由何在?——其实这就是在认“真”了……
总之,“真、好”二字不仅是基础的价值观,同时也是人们认识世界两个基本视角,思考问题的两个基本维度。一个偏于“什么”存在,一个偏于“怎么”生存;一个追问原因理由,一个追求目标结果;一个偏于分析,一个偏于综合;一个抽象,一个具象;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一个客观,一个主观……
说到底,“好”与“真”对应的就是生存与存在,而生存与存在无疑是大题目——大题目往往要分工完成,避免顾此失彼嘛。毕竟人脑不同于电脑,并不擅长一心二用;而且,毕竟人是从动物变来的……
说到底,所谓智慧、理智不也就这两个方面吗?要么关乎“什么”“真”,要么关乎“怎么”“好”;要么关注存在,要么关注生存;要么追问原因理由,要么追求目标结果(当然也包括两方面的综合)……
——还有别的智慧或理智?还有别的、更合适的解释或分类?我洗耳恭听……
只要没有上升到物质与意识层面(如量子理论,)只要承认人与自然、生存与存在的基本划分,承认主观客观、感性理性等基本思维方式,就应该承认“好”与“真”两种价值和价值思维……
请不要忘了“三位一体”,即世界观(或思维指向)、价值观(或价值指向)与思维方式是统一的……
综上,“真好”二字应该算是基础价值、元价值……
当然这里的“基础”也有高级的意思,如同“基础物理”、“基础科学”一般。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意义如此非凡,为啥目前多数人的智慧没有认识到“真、好”二字的重要性呢?
答案似乎也可以很简单。
正因为“真好”二字说到底关乎存在与生存,而一旦涉及生存——生死,问题就不再是纯粹的知识、智慧了…此刻古、今几无差别,技术性的分析、推理也几乎全部失效……
面临生死,你懂不懂得、明白不明白又有多大意义呢?不是有很多人表示宁愿不懂,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在睡梦中死去”吗?……
好,不啰嗦了,到此为止。
总之,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不可避免的价值多元、价值冲突与混乱,人们有理由怀疑:所谓价值观究竟是满汉全席还是一锅粥?或任挑任选的调味品?…即使是调味品,盐的地位也不一样嘛……
——有必要突出基础价值、元价值。否则这了不得的价值观将难逃上述嫌疑和困境。
大道至简。突出主导、主线也有利于人们理解,认识和把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高深莫测,也经常简化为一个质能方程“E=c㎡”;《道德经》也说:“少则得,多则惑”嘛……
那么,给诸多价值观找个“领导”或一两个“主心骨”如何?——你推荐的是啥?
这里无非是一家之言,抛砖引玉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