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科学育娃,让娃获得更多的选择权,从而更好地生活。
现代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习惯的养成、自控能力的培养、抗挫折能力的提升、意志力的提高越来越成为一个人撑起将来幸福人生最重要的底层土壤和根基。不愿进步学习、固步自封、自认为全部依靠孩子自己发展就可以过好这一生的“放养式”错误理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寒门再难出贵子。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在学习与玩乐之间,在自己干和别人干之间,正常人肯定会选择玩乐不上进,让别人干自己不干。长此以往,好习惯没养成,意志力变差了,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做,人格不独立,没有上进心,自然没有好的结果。当一个人缺乏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本领,他的一切都是不安全的,成为一个“巨婴”,自然会慢慢向底层转移,甚至寻求暴力、赌博、吸毒等恶习麻痹自己,苟且偷生。
为什么要给宝宝制定学习计划?引导他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
为什么要给宝宝自己吃饭?引导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他建立独立人格。从而获得更多自信心。
为什么要让宝宝体验更多的活动?拓宽眼界,从不同的体验中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喜欢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选择自己的人生。如果不让他体验,他怎么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为什么要让宝宝接触更多的小朋友?一方面,让他有更多提高个人沟通能力的渠道。另一方面,让他有竞争意识,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养成上进心。
但是在现实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父母带娃,比较宠溺,不愿放手让宝宝自己干。第二,父母老去,往后越来越带不动孩子。第三,父母的育儿理念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只负责吃饱穿暖,静待花开。第四,宝宝越来越大了,有更多的心理需求,社会对宝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宝宝抗挫折能力弱,势必会发展为一个loser,而且宝宝是男孩子,如果一直处于想要而得不到的境地,大概率会滋生黑暗情绪,自暴自弃,不服管教。第五,现代社会我们的工作强度和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时代逼着人进步,否则就被淘汰。在下班之后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活得稍微轻松一点。这就导致现代人没有时间育娃,没有时间陪伴和监督,娃实质上沦为了留守儿童。
我知道这些问题,却囿于现实困难,无力改变。因为改变是一个家庭的事,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一个人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带动一家人去改变。特别是当家人不支持、不开化,意识不到问题的时候。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面对将来大概率发生的不愉快事件,只有满满的挫败感、恐惧感、焦虑感。
没有计划,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只有做好计划,一步步达成,想要的明天才会慢慢变成现实。期待奇迹出现是不现实的。
可惜父母的观念里、老公的想法里,还存有这种奇迹出现的幻想。这是多么无知和可悲啊!难道真要等到事情无法挽回了,才发现自己错了?到时候亡羊补牢,恐怕为时晚矣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