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德经11闲幽阁作业本
念念浅说道德经:以史为鉴

念念浅说道德经:以史为鉴

作者: 千允 | 来源:发表于2022-03-17 04:53 被阅读0次

    文/念念呀念丫

    前言:

    念念只是一个喜欢看书、喜欢分享的人,并没有资历给大家讲授什么。

    所以我说是“浅说道德经”,只是把自己在学习中的所思所想和整合的一些理解分享给大家,也并非全对。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念念只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来读书、交流。

    今天,继续来学习《道德经》第十四章。本章主要说的是“道”的一些特点,从这些特点出发,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就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不见的我们把它叫做“夷”(即无形),听不到的我们把它叫做“希”(即无声),触摸不到的我们把它叫做“微”(即无体)。这三种特性都无法进一步追究考察,因此把它们混为一体。

    “道”的上面不会显得明亮耀眼,它的下面也不会显得昏暗,它绵延不绝,不停变化,不可名状,归属于一种没有形体的存在。可以说它没有具体的形象,没有物质性的表象,所以称之为“恍惚”(即模糊不清、无法捉摸)。迎着它也看不到它的头部,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尾部。

    遵循古时的大道,来驾驭、支配现今所有的万物,就能够了解到远古时代的情况,这就是“道”的规律。

    浅析:

    本章说了很多“道”的特点,即“道”是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的,无首无尾,说明“道”不可能是一种物质性的实体。老子用三个字“夷、希、微”来形容“道”的无形无象、不可捉摸,我们的感官虽然无法感知,但它又是真实存在着的,我们只能用心去体悟。

    这里不禁让人想到一个词——“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可实际情况是,“眼见未必为实”。现实中的例子不胜枚举,眼睛也是可以骗人的。我们要透过现象去追寻其后的本质,不要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骗,被自身的主观情感所蒙蔽。

    最后,老子给出了一个结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教导我们要察古通今,循道而行,古为今用。聪明人做事之所以容易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创造出了什么新事物、新规则,而是因为他们更善于利用那些已经存在的法则,即“道”,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办事,所以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我们生活的时代与古代相比,很多事物在本质上的并没有区别,只是外在的表象和存在的形式不同而已。很多道理其实老祖宗们都已经交给我们了,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循古道,传承大道,将古人或者前人们的智慧灵活地运用到今天的生活中去。平时也可以多读读经典著作、人物传记等书籍,来从中获取前人们的处事经验,以史为鉴。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不知道一起学习的你可有收获?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吧~

    我是念念呀念丫,希望借文字将温暖和力量传递给更多人;欢迎大家加入简书旗下会员或者念念的迎新小分队,带你更快熟悉简书社区,共同陪伴,一路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念念浅说道德经:以史为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vr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