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作业本道德经11更文800字点赞
念念浅说道德经: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念念浅说道德经: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作者: 千允 | 来源:发表于2022-03-14 08:06 被阅读0次

    文/念念呀念丫

    前言:

    念念只是一个喜欢看书、喜欢分享的人,并没有资历给大家讲授什么。

    所以我说是“浅说道德经”,只是把自己在学习中的所思所想和整合的一些理解分享给大家,也并非全对。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念念只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来读书、交流。

    今天,继续来学习《道德经》第十三章。

    本章在各个版本中解读相去甚远,以我目前的水平,也无法辨明哪个版本更接近老子的本意。故以下解读仅供参考。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受到荣宠和受到侮辱都如同受到惊吓(也有说:受宠惊喜而受辱惊恐),把大灾难(亦指名利之心)看得像生命一般重要。

    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因为虽然得宠却仍然是卑下的,得到荣宠而感到心惊不安,失去了也觉得惊慌,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

    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我们之所以有这些名利之心,是因为我们太看重自我了,如果我们能够达到无我无私的境界,还会有什么名利之心呢?

    所以那些看中用自己全部身心去治理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只有那些愿意以自己全部身心去治理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浅析:

    本章先抛出两个论点,即“宠辱若惊”和“贵大患若身”,然后分别解释了为什么会有这两个论点。

    人们之所以会“宠辱若惊”,老子认为,是因为无论得宠还是受辱,当事人自身都是处在一个相对卑下的地位,受宠了也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地害怕会失去这份荣宠,而一旦真的失去了荣宠或者受到屈辱了,又会胆战心惊。其实,这都是因为把荣辱即个人得失看得太重了。

    通过这种解读,可以看出,老子推崇的是“宠辱不惊”,面对得失都要用一份平常心去对待,得之坦然,失之泰然。

    那么,什么是“贵大患若身”?在这里我们暂且认为“大患”指的是名利之心,将名利之心看成是一种大灾难。老子认为,正是因为太看重自我也就是太过自私了,才会有很重的名利之心,以致于招来灾难。而如果一个人达到了无私即“无身”的境界,那么他就不会因为荣辱得失而惊恐。

    就像之前在第七章中所讲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就是说正是因为圣人的无私,最终反而能够成就他们的私利。说的都是“无私”的重要性。“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很清楚地,老子鼓励的是将自身利益置于他人之后,有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类似的精神。

    另外,补充一点,道家认为,大喜大悲都是有害于身体健康的,所以本章内容也暗含一层意思,就是将“宠辱若惊”视为“大患”,即使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也是说得通的。

    最后一段得出结论:所以那些能够值得托付天下的人,就是用自己全部身心去投入治理天下的人,而不是将自身投入到追名逐利中去。


    总之,在我的理解下,本章内容主要说的是“无私”“无我”的重要性,教导我们要做到宠辱不惊,不要太看重自身的荣辱得失,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不知道一起学习的你可有收获?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吧~

    我是念念呀念丫,希望借文字将温暖和力量传递给更多人;欢迎大家加入简书旗下会员或者迎新小队,带你更快熟悉简书社区,共同陪伴,一路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念念浅说道德经: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xt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