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主动的人,过年发拜年信息也是回复比较多,主动发信息问候朋友少,昨天晚上想起来应该给一个姐姐发信息,毕竟我们一年多没有联系。没想到我一条拜年信息,姐姐给我回复了很长的信息,表示一直牵挂我,有缘相识,默默在朋友圈关注我,很感动姐姐的用心,也许这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吧。
记得我们相识于多贤书院,那天我正在上课,张老师带来一个小女孩,安排她在我班上课,下课以后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子来接孩子,姐姐就是这个女孩子妈妈。
多贤书院主要利用周末时间给孩子们上课,学习传统文化分为不同班级,课程有《孝经》、《论语》、《黄帝内经》等课程,进入书院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学习,所以可以一起上课的老师和家长都是志同道合之人。这样我和姐姐就有了很多共同学习的时间,下课后寒冷的冬日我们一起走回家,互相探讨交流,慢慢的没有了陌生,只有相识恨晚的心心相惜。
想念那些秉烛夜读的日子,张老师安排了暑假孩子们上课,家长晚上学习,还有艾灸课程,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还有大课间学习太极和站桩,倾其所有给孩子们联系老师,希望孩子们有所成长,倾囊相授把自己毕生所学教给孩子和家长,因为只有家长改变了,孩子家庭氛围有所变化,所学传统文化才可以实践。孩子们最小5岁,最大12岁,学习传统文化课程,也要实践,自己会烙饼,会炒菜。这就要家长自己学会了才可以教孩子。礼仪方面,自己起床叠被子,给爷爷奶奶洗脚,吃饭时间的餐桌礼仪,让整个家庭走向良性循环,更加健康,更加有爱,不知不觉中种下了孝敬的种子。
张老师除了主张孩子们学习重在实践,也希望孩子们在大自然的山水间学习。他带领孩子们徒步爬山,自己背书包,安排懂中医的老师教孩子们现场认识身边的中药,知道他们的药性和作用。在这样紧密的家长和老师共同学习中,我和姐姐也成了亲如一家人的姐妹。我们互相帮助,共同学习,每一次深入交流,每一次直击灵魂的问题都让我们直面自己,努力提升自己。
在多贤书院,大家坦诚相待,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把书院办的更好而努力,这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只有互相进步,共同包容,像家人一样温暖的氛围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在这里我认识了姐姐,认识了张老师,认识了这些温暖一生的人。还有一位姐姐,我们没有彼此发送拜年信息,但是姐姐打电话过来,我们聊了十几分钟丝毫不见陌生。有的人不经常联系,但是她一直在你心里,有的人即使一年不联系,你们还是那个互相温暖彼此的人。新的一年,愿这份温暖陪伴我继续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