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祖谁人不知,世间参禅风行,但是却也没几个人想过自己要成佛,
可能是觉得对于个人来说,这个需求非痛点痒点爽点。可能在许多人心里,佛祖就是神话,谁敢想成佛?
如果你也认为成佛是遥不可及的神话故事,那就错了。严谨一点说,大概率错了。
你觉得你的想法是主流,其实未必。
我深度拆解了下,发现修行成佛成功率是0.00007%,与挣22亿难度相当,比拿影帝,票房过亿,做独角兽、公司上市、当首富、拿诺贝尔奖、粉丝过千万、阅读破千万都要容易。
2.
几年前,大家都觉得电商市场猫狗争霸,再无一丝挣扎的可能,突然跑出来一个拼多多。
15年成立,2018年7月,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达295.8亿美元,成就了80后黄峥的百亿美金身家,也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议。
财经采访黄峥:
《财经》:一位投资人曾总结,拼多多能成功在于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第三波人口红利带来的下沉人群,那些有微信但没有淘宝的人被拼多多解决了。
黄峥:只有在北京五环内的人才会说这是下沉人群。我们关注的是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这和快手、头条的成长原因类似。就好比30年前你去深圳,干什么都能赚钱,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你选对了方向。
如果你觉得有个下沉市场,不好意思,黄峥会说你是五环内的。
那个不叫下沉市场,是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
还有趣头条、快手的故事,让北上广深杭等一二线城市的人惊呼,还有那么大一个市场。
是的,1亿公知白领精英大咖们,13亿普通人才是主流与大众。
1亿精英可能只是活在大城市的围城里,手机编织的信息茧房里。
网上的信息大概率都是1亿精英的产出,精英自己把自己围起来,自己加固了自己的围墙。幸存者偏差而已。
你觉得你的想法是主流,其实未必。
3.
来,我们再看几个数据。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佛教创始人——悉达多,基督教创始人——耶稣,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网络参考数据:
基督教铁粉23亿左右,日活23亿。
伊斯兰教铁粉16亿左右,日活16亿。
佛教铁粉4亿左右,日活4亿。
光是三大宗教铁粉数就已经43亿,还有道教等等其它各种信仰人群。
要统计全世界信仰人群,不是件容易的事。
以前的人有信仰的比例更高,按照美国《国际传教研究公报》公布的数据:
1900年,全世界16.2亿人口中有325万人不信教者,信教人口占99.81%;
2000年,世界61.2亿人口中有9.1亿人不信教,信教人口占85%。
最有价值、可以信赖的数据来自盖洛普国际调查联盟的“全球宗教信仰和无神论指数”。
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该机构调研结果显示,
全球有61%的人口信仰宗教,12%的人口为坚定的无神论者,27%的人口处于中间或潜伏状态。
目前的世界人口数75亿,有信仰的人群才是世界的主流人群。
如果你不信仰宗教,不好意思,你不是主流。
你觉得你的想法是主流,其实未必。
4.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正经点讨论下成佛这种主流问题了。
请注意,这个不是论文,所以为了简化,数据上、推理上都不严谨,只是为了理解。
说回佛教,我们缩小点范围吧,就聊中国。
我们先聊下,成佛到底怎么定义?
中国大乘佛教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八大宗,性、相、台、贤、禅、净、律、密。
我们先看佛这个概念,我们暂用天台宗、禅宗、净土说明。
第一,什么是佛?
“佛”是梵语,全称为“佛陀耶”,中国人简称为“佛”,翻译为“觉者”。佛有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天台宗将佛分为六个层次,有六即佛,,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也。
理即佛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背觉合尘,轮回三涂六道,而其佛性功德,仍自具足,故名理即佛。以此心之理体即是佛也。无机子颂曰:「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因一切众生,虽未闻佛法,不知修持,而一念心体,仍完全同佛,故曰「动静理全是」。
简单点说,就是我们所有人,都是理即佛。这个就是佛法的真平等,人人平等,人人都具备佛性。
中间略过,我们看第五类分证即佛,分证即佛者,于十信后心,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证法身,是为法身大士。从初住至等觉,共四十一位,各各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故名分证即佛也。因无明分四十二品,初住破一分,以至十住则破十分,历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则破四十一分矣。
这里解释下,天台宗将圆教分为五十二个层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妙觉。
十信就是初信、二信。。。十信,其它依次类推。
妙觉就是究竟圆满的佛,就是六即佛里的第六类。释迦牟尼佛就是妙觉。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就是等觉菩萨。
十住里面的初住,就是到了第五类分证即佛,就是禅宗说的大彻大悟,六祖慧能就是分证即佛。禅宗许许多多开悟的祖师就是这类。
开悟有很多说法,小悟、大悟,只有大彻大悟,分证即佛,才是禅宗说的真正开悟。
好了,我们知道什么是佛,那就来拆解一下成佛的路径。
第二,成佛的路径
路径有顿有渐。
成佛可以一念成佛,就是你可以一念就成分证即佛。
成佛也可以分次第,简单点,成佛路上我们一般人熟知的有四个,声闻(四果罗汉)缘觉,菩萨,分证即佛,究竟即佛。
也就是成佛路上的关键阈值。
要成究竟即佛,必须先分证即佛,就是禅宗的大彻大悟、教下的大开圆解,净土的理一心不乱。
要成分证即佛,我们先证四果阿罗汉,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初果须陀洹,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死后七往来。
也就是证初果,你成佛就有保证了。一般的欲界定、未到地定,四禅八定是不能保证你证初果的,也无法保证你成佛。
必须证初果才能有保证。初果就是前面的十信位里面的初信位。
证初果需要断见惑。
什么意思呢?
佛教把一切迷事、迷理的惑业归纳为三大类: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总称“三惑”。
见思惑是凡夫之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见惑总有八十八使。
所谓见惑八十八使,即众生因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十种烦惑而迷昧于苦、集、灭、道的四谛之理,形成欲界三十二使,上二界(色界、无色界)各二十八使,合成八十八使。
思惑是思想上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思惑总有八十一品)。
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
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
无明惑亦称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此三惑中,见思惑为粗,尘沙惑属于中等,无明惑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
断惑的渐次(次序),先在十信位断见思惑和尘沙惑,其中初信断三界的见惑,次六信断三界的思惑,后三信断界内外的尘沙惑。从十住位的初住以后到十地渐次断无明惑一品,证中道理一分,即断四十品惑。更破一品无明,进入等觉位。再进而破第四十二品无明惑,发究竟圆满的觉智,智断二德圆满,即为圆教的妙觉果位。
所以证初果断见惑,需要断88品见惑,难吗?很难。
但是一般人没感觉对吧?涅槃经云:“须陀洹断见惑,如截四十里流。”
意思就是,断见惑,就像四十里的大瀑布流下来,能让这个瀑布截断。
初果还是离人间太远,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那还有没有更低的标准?
能击破成佛阈值?有。
净土宗的功夫成片。虽然功夫成片还有会退转的,但是已经是最低阈值了。
或者临终凭信愿行往生极乐,这个到底去没去极乐,虽然有一些判断的方法,但是也是个非定量的方法,所以比例很难讲。这个是成佛最最低阈值。
所以成佛的路径很清晰了,一共三条,到分证即佛,我们就可以称为佛了。
一条顿路:分证即佛,究竟即佛。
一条渐路:二种说法。
一种就是破三惑的层次,圆教五十二种层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妙觉。
一种就是修行的人。从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罗汉、缘觉、菩萨、分证即佛到究竟即佛。
一条特别路:净土宗二种说法。
一种功夫成片,到极乐世界,成究竟即佛。
一种临终信愿行往生,到极乐世界,成究竟即佛。
只要达到任何一个阈值,就认为已经在成佛路上了。
5.
佛教祖师常常说,成佛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基本都是属于定性分析。
确实没有精准的数据定量统计,以前也没人专门干这事。
根据成佛的路径研究,我们暂时估算下禅宗与净土。
我这里就非常不严谨的,粗略估算下。
先看大彻大悟的。除了佛祖,在禅宗史上,只有六祖慧能,自己分证即佛,还带出了43个分证即佛的弟子。这个是成就最多的时候。
从那时候到现在,历朝历代都有,数量稀少。近代最出名的虚云老和尚、来果老和尚都是公认开悟的大德。
后面也有许多禅师,但是有一些就慢慢有了争议,这些我们不算。如果只算现在,这个不好说。
从禅宗初祖达摩禅师算起,大概人数肯定在1000人以上,大概率没到5千,几乎没可能到1万人。
我们大概算3000人吧。这个是一千多年累计数据。
其次,我们看净土,这个就多了。
功夫成片的人,我都知道不少。我确信现在,每年10个以上是肯定有的。不过相比信愿行往生,这个数据太小了。
更多的是临终信愿行往生的,我有段时间曾经参加过临终助念团,没日没夜的助念,助念了几十个,因为人死不挑时候,也不挑年龄,贫富,阶级地位,什么时候都有人死,什么地方都有人死,都得平等助念。确确实实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人有大概率往生。
好,我们来估算下净土宗。
依据中国佛教协会官方数据:
截止2012年,三大语系佛教活动场所有3.3万座,僧尼24万人。
其中汉传佛教寺院2.8万座,僧尼10万人;
藏传佛教寺院3000座,僧尼13万人;
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1600座,僧人10000人。
中国净土宗的寺庙,具体多少不知道,应该在1万以上。
净土寺庙许多出家法师都助念过,这个数字不详,但是绝对不少。我们算只有5千个寺庙助念,平均每个寺庙算1人,也有5000人。
民间还有许多的助念团,全国助念团肯定在100以上,1千不知道有没有。平均每个助念团一年助念人数大概几十人。整体大概算5000人。
每年佛教徒死亡被助念的人数大概算1万人,能判断大概率往生了的比例不好说,我们用28法则,大概往生2000人。再打个对折,也有1000人。
6.
好了,现在可以大概算下成佛成功率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死亡人口993万人;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
在中国的佛教徒数量大概多少呢?
2010年7月26日,《中国宗教的现状与未来——第七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公布了他们的最新调查数据(该研究成果基于中国零点研究咨询公司在2007年所作的“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佛教信仰者人数在人口比例中最大,大约占18%,也就是说认同信仰佛教的人大约有1.85亿。
请注意,这里还有别的宗派没有估算,只不严谨的估算了禅宗与净土宗。
如果按长周期来算,一千多年的数据禅宗也只有3000人,净土估计至少是几十万。
这个不方便计算。我们简单点忽略掉禅宗人数,只看净土宗的数据吧。
时间周期我们可以用年作为单位,那净土宗人数就算1000人。
好了,如果你是佛教徒,那你成佛的成功率是多少呢?万分之0.05。
如果你是中国人,那你成佛的成功率是多少呢?万分之0.007。
这个概率看上去很低,其实很高了。
请允许我再次不严谨的对比一下,比如:
如果你想拿诺贝尔奖,那概率比成佛还要低一些,那其实比成佛还要难一些。
如果你想成为中国首富,那其实比成佛还要难一些。
如果你想把公司做上市,那其实比成佛还要难一些。
如果你想创业做一家独角兽,那其实比成佛还要难一些。
如果你想拿影帝影后,那其实比成佛还要难一些。
如果你拍部电影票房过1亿,那其实比成佛还要难一些。
如果你想粉丝体量过千万,那其实比成佛还要难一些。
如果你想公众号文章破千万阅读,那其实比成佛还要难一些。
我们再聊聊钱,
如果你想彩票中500万大奖,那其实比成佛还要难一些。
界面发布“2019中国最富1000人”榜单,这是界面连续第二年推出该榜单。马云、马化腾、许家印夫妇位列前三。1000位上榜富豪/富豪家族的总财富达到11.09万亿元,平均财富111亿元,上榜门槛22亿元。百亿及以上富豪有287位,他们的财富总和占榜单总财富的69.01%。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挣22亿,难度与成佛相当。
根据《2018胡润财富报告》所发布的的内容显示,目前在大中华地区的家庭千万资产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了0.5个百分点,但是数量有所增多,相较于去年呈现8.1%的增长比率,总共201万户。资产达到亿元的家庭则为13.3万户。
如果你只想完成今年挣1个亿的小目标,难度比成佛要容易一些。
7.
拆解到这里,基本上修行成佛的难易就比较清晰了。
可能说了这么多,很多人会觉得,成佛有点出世。
虽然有不少人在尘世中修行,但是也有不少人在深山中,远离尘世修行,这些深山中修行的人怎么去实践慈悲心呢?
我分享一个故事给你。
陈宇廷在尼泊尔的游莫圣山朝圣的时候,在一个晚上找到了一个闭关中心,有几十间破旧的小木屋,能到那里闭关的人,都已经完成了三年三个月零三天的正式闭关。
在闭关中心里还有许多是发愿终生闭关的瑜伽士和喇嘛,他那段时间相当执着公益,也就是在尘世中修行,所以就请教这些闭关的人:“修行最重要的,是培养慈悲心,还是实践慈悲心,你们离开人群,在深山里修行,怎么培养怎么实践慈悲心呢?”
这个人就告诉他,“我们也曾经生活在山下的城市里,我还曾经在印度住过很多年,看过太多人生的苦,就是因为生起了慈悲心,希望修行成就以后能够利益众生,所以才来到这个山里,发愿众生闭关的。”
他又问,“如果你们终生不下山,怎么实践慈悲心呢?”
这个人告诉他,“的确,我们很多人这一生不会再下山了,我们的思想、语言、生活和城市里的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距离,下山反而帮不了什么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式帮助众生。
首先,在这个世界里,不只有你看得到的人类,还有许许多多地狱、饿鬼道的众生,我们在禅修的境界中,光是帮助那些刚刚死去,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办的人,就已经忙不完了。
第二,你应该知道的。我们的心念是很强大而且没有距离的。我们通过禅定,有时会看到山下发生的事。像是有人喝醉了打架,拿了刀想杀人。在那个时候,如果我们和那人有缘,可以通过禅定,把一个善的念头放进他的心中,使他突然决定把刀放下。
第三,死亡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投胎到最能利益众生的地方和家庭,去圆满帮助众生的心愿。对我们来说,终身闭关,深入禅定,是我们最能帮助众生的方法。”
这段话深深的震撼了陈宇廷,让他终身难忘。
或许我们一生,也没有拿影帝,票房过亿,做独角兽、公司上市、当首富、拿诺贝尔奖、粉丝过千万、阅读破千万,这些事一件也没干成过,
或许我们一生,也没有挣22亿,甚至1个亿,
或许我们一生,也没有修行成佛,成佛或许就像故事里这个永不下山永远闭关的修行人,离尘世很远。
没关系,这些不要紧的。重要的是实践慈悲心。
这个世间还有许多的苦难,
有许多的人重病缠身无钱医治,
有许多人负债累累熬到想死,
有许多人经常被嘲笑被冷落,
有许多人一片迷茫不知道活着干嘛,
有许多人累到忙到压力大到撑不下去,
有许多人夜夜失眠,
你只需要把你的一个慈悲善念,注入到你能帮助到的人的心中,
哪怕是一句安慰的话,一个关心的短信,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
就能让这个世界因为你,而变得更好一点点!
肯定会变得更好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