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刚参加工作,领导让我去上海出差。天亮我与驾驶员开着汽车从阜阳出发,傍晚赶到南京,在停车场住一夜,第二天五点多钟就忙着赶路,翻过陡峭的磨盘山路,傍晚才到上海朝阳停车场住下。一路颠簸饥肠辘辘,到外面吃点东西。第一次去上海,听到街头巷尾阿拉的声音,仿佛到了异域,浑身觉得难受。那时出差补贴低。看到街头的面摊,上海人操着生硬的普通话接待我:“侬请坐,吃一碗阳春面吧?”
阳春面,上海人怎么创造出如此风雅的名字?我不相信,到了白发皤然的晚年,我也不相信是上海人创造的名字。上海人聪明,却没有文化,更不懂风雅。他们只懂得赚钱,即使上海来的学者、作家也是如此。这毫无攻击排斥的意味,是客观环境造成的。
阳春面者,广东人说的“净面”,就是一碗白水煮的细面条,洒上一点盐、葱花。面软汤清,没有荤肉类,能填饱肚子而已。我们当地叫“素面”,吃的人也不多,价格3角一碗。不过,吃阳春面是禁不住时间考验的,活动不几下,不顶饿,肚子就开始瘪了,还没有阜阳人现在吃疯了的“格拉条”撑饿呢。住在上海朝阳停车场每次去吃阳春面,那位老板总是笑问我:“侬今天吃三碗,好么?”
吃三碗是真的,南方碗小,那时又是壮小伙,饭量大。每次吃三碗,已经引起食客的兴趣。他们用惊疑怜悯的眼光瞅望我,让我火冒三丈。几个当地青年捂着嘴巴嬉笑地吓跑了。
老板并没有责怪我,只是低头傻笑,没人时我也用他听不懂的阜阳方言骂他一句。吃了两天的阳春面,事也办好了,我便与同事驾车离开上海,去了常熟。直到现在,想起卖阳春面的上海老板,仍觉得对不起他。但是对于上海,我是印象不怎的,一辈子不去那个都市,才是幸福。因为受不了污染和人流如潮。这是气话,以后又去六次,见到城隍庙小吃特丰富,连吃五笼汤包,鸟蛋大小的包子根本就不是北方人吃的,除味道尚可,东西太小,引起周围惊奇的目光也在理解之中。这样的事情也让同去的朋友回来后传为“佳话”。想起第一次上海之行住在郊外停车场,每日三餐阳春面的窘迫,也黯然失色。
虽然过去多年,但还时时记起。今日看到报纸介绍上海小吃又提到阳春面,还被列为上海“文化散文”,一碗面就值的这样宣扬吗,我觉得没必要,吃的食物就是解决温饱,便于生存。慈禧一顿上百个菜,不过展示自己的权利和档次,别无意义。洋人大炮还没打到北京城,她就逃跑了,用割地赔款求得安宁。
现在普通百姓生活提高了,今天吃鸡,明天吃鱼,偶尔吃点粗粮素面叫“养生。”如吃素,就是逢初一、十五吃素,有些善男信女还要跑到庙里吃饭,每到了这日都决意不沾荤腥,以示向佛之心。不信佛的也吃素。河南一位90多岁的老人,一生不吃荤,只吃大米饭,生熟瓜果都吃,喝白开水。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吃荤,他回答:反胃。这是真假不可探究,说明人各需己求。但他不信佛,只信自己,也是过完一生。人在佛面前表现的虔诚,佛劝人向善,普度众生,而许多念佛的人想要消除业障,求福禄寿喜,求子求姻缘,求平安,求一切欲望得到满足。甚至于贪官污吏也求神拜佛,以求自保。我有时候怀疑佛活得也累,他要满足形形色色人的祈求。
话又讲回来,我见过那种初一、十五吃素,且每到这天必定大肆声张,让身边人都知道自己一心向佛的人,但其实做人做事与“善”字无关,佛家劝人戒的“贪、嗔、痴”,不但不戒,反而更甚。
身边也有真心向佛的朋友,事业兴旺,人生顺遂。佛家说“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单指望假模假式吃两天素就消了业障求得福报的人,还是别做梦了。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吃素的也不一定是善人。
说阳春面,又讲了这么多“杂言”,失去了主题。但我的本意是想说,吃什么都是活着。可我又感到,阳春面也给我们启示:生活中啥事都是一碗阳春面,简单、明了,你不能把它复杂啦,就心中坦然,不然要连累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