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唯爱李白,爱他慷慨激昂,爱他傲世独立,更爱他超脱世俗,活成了大唐诗意。而随着岁月流逝,终究领悟,李白是一场少时美梦,梦里是诗意远方,梦外是柴米油盐。
少时最喜欢和父母说的一句话是,等我长大了,我就……后来长着长着就大了,却再也没有提过。偶尔也会想起诗意李白,却只是笑笑,曾几何时,曾几何时……后来的后来独独爱上了杜甫。
都说杜甫之诗如他人一般沉重,字字是血,字字诛心,但其实并非全是如此,他也曾轻快肆意,他也曾慷慨豪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年少的杜甫不仅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更是游天下路,闻天下事。24岁的他在登山时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当时的杜甫必定是轻快肆意,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然而人生总是历经转折。为谋求一官半职他几年来各种奔波,却已未果告终。直到747年玄宗广招天下人才,本以为凭借才能定能被重用,谁知奸臣当道,暗箱操作,杜甫又一次错失良机。这一错失便是整整十年,这十年间为生活所迫,穷困潦倒。我常常在想生活的压力对上尊严的压力时该怎么办?文人自由一股清高,那是属于文人的尊严和底线。然而当生活的大山一层层压得杜甫喘不过气时,他不得不选择寄人篱下。
而这一晃便是他在43岁终于求得小小官职。都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是此时的杜甫对生活对人生真的拿捏清楚,明白了吗?人生自古七十稀,此时的杜甫不再是24岁了,更没有几个十年能够耗费,现在的他身居小小官职,依然不被重用,看不到希望,又不能绝望。于是他发出了“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的心声。在他看望妻子时,发现幼小的孩儿惨遭饿死时,此时的杜甫心里定是愧疚,生为人父,生为人夫都未尽其责。尽管如此,杜甫的心里除了家依然兼顾着天下,看着受饿的饥民,看着纸醉金迷的达官贵族,他再一次发出了“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呐喊,为那个时代的人民呼喊。他想做些什么,他能做些什么,他想要改变。
然而时不待我,安史之乱爆发,肃宗即位。他只身北上,却不幸被捕。尽管身处险境,他却时时刻刻忧心国家。后来终于逃出生天,在路途中所见所闻,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山河依旧,国家衰败,家人生死未卜,民不聊生,家国之忧,怎一个愁字了得。
757年他短期任职左拾遗,随后被贬华州。其后因厌恶官场,终究辞官。然两袖清风,饥寒交迫,不得不再次寄人篱下。但就是这样的他初心不改,竟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都说穷着独善其身,达着兼济天下。杜甫却诠释了穷者初心不改,忧国忧民的爱和大义。
767年杜甫再次登高,然而这次的他却是忧郁颓废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那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肆意快活的少年哪里去了?
768年他思乡心切,乘舟出峡。然后他终究没有回到他心心念念的故土,7两年后病逝于小舟。而他的一生正如这叶小舟,凄苦飘零,无所归依。但是他的心的归处从未变过,是百姓,是国家!
他这一生穷困潦倒,被困于世,但他始终热爱这世界,爱百姓。他用这一生诠释了文人的责任和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