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疫情,我们在微信群里玩对话和十问,有点意思,这次把雷子和车老师的对话放出来,营养丰盛。

车老师对话中的金句:
1、内容输出非常体现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通透感,所以我看到用很多专业词汇阐述项目和事件的人时,我特别为他们惋惜和着急。他们的傲慢和意识,影响了他们才华的到达能力。
2、能低成本经营爱情的,也能低成本经营事业,意义感需要人来赋予 ;不同的是,女孩不能用逻辑分析,不能讲道理。
3、你的一次决绝,换来的是家庭的长治久安。
4、佛系是选择不坚定的表现。
5、女孩子消费不同的衣服,其实是内心想要一种改变 而衣服是直接的、实现成本较低的改变方式。 她买的衣服是她想成为的样子。
问题一:
先说下车老师初次给我的感觉:“性冷淡风”、“红色:名字、衣着、发卡、畅销书封皮等”、 “穿着打扮”、“小身板儿大能量”、“话不多,但每一句都引人深思”,透过这些,想问下车老师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答:我追求的工作状态:我追求比较犀利的工作节奏感、比较极致的工作成果、做长期主义者。这背后是对综合能力、前期筹备、取和舍、习惯和自律的很高要求。事实上我栽过很多跟头,所以我才装的这么沉默和神秘。不过,现在不像年轻时那么志在必得、用力过猛了,这是一个我喜欢的进步。
我追求的生活状态:这两年才意识到我追求的生活状态和18岁初恋时一样,没变:有大量的独处时间读书喝茶发呆,有三五知己、爱人陪我在看台上坐坐、聊聊天。
问题二:
车老师无论是谈吐,演讲,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以及情感经历,给人的感觉是知性、睿智、洒脱、真性情、有内涵,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请问车老师是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的,这些知识结构体系又是如何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的?
答:我的学习和从业背景相对复杂:工学学士 经济学硕士 五年证券 三年地产 两年老师 四年自己折腾 证券和自己折腾共十来年 都是需要涉猎很多行业的工作类型。所以虽然书看的不多 但信息敏感度较高 能比较快的看到一些关键点、震撼点和本质。所以 我的工作都围绕投资类类展开 我也喜欢用投资的思维选择朋友 同事。我可以见第一面就把一个人打入黑名单 也可以为一个人花一个月时间。我最近在准备和一位前辈的见面 我做了很多准备 没准备好前我不会去见他。
问题三:
车老师在销冠之夜的演讲非常精彩,简单明了,却内涵丰富,全程无尿点,透露的细节也很多,效果很棒,想请问车老师是如何准备这次重要的演讲的,为了达到演讲效果,特意做了哪些安排?
答:筹备决赛的时候,我主要考虑了这些点:
1. 在小众关注和趣味越来越突出的今天,爱、朋友、友谊、快乐、天真这些话题更具普适性,所以我选择了爱这个主题。风格独特当然可贵,但想拿最好成绩就要和更多的人共情、共鸣
2. 产品的阐述分两条线,一条专业线,一条感情线
3. 专业线分两个角度,一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和记忆点,笔墨不能太多,窥斑见豹、干净利落——飙专业就是不专业,苹果树时代形成的工作目标和标准;一条是产品的市场战略和成绩,不动声色的用产品格局秀肌肉
4. 感情线注重起伏,起伏本身会抓住听众。感情线贯穿了一个在岁月中不断成长的男人,用他搭载好男人的产品理念和选择。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的选择比枯燥的产品说教更可信
5. 全文注重对建设性观点的融入,建设性的观点带来内容的深度,发人思考,从而树立选手记忆度:如灵魂伴侣长什么样;婚姻每隔七年自动解体;男人不如狗;天真的女人是礼物等
6. 全文注重对新华三锁的关键词解读,在有限的时间反复强化产品
7. 模仿“老公”口音,增加语言层次感
8. 多年演讲功底,不卡壳,流畅表达在大型比赛中也可以是重要竞争力
问题四:
车老师说:“婚姻每隔七年就应该自动解体”,这句话我觉得挺深奥的,车老师结婚也超过七年了,对于婚姻,想请车老师总结一下目前对自己的婚姻比较满意和比较不满意各三个方面?另外,从女生的角度,请车老师谈下,对于谈恋爱,或者结婚,男生最应该做好的是哪三个方面?
答:比较满意的三个方面:1. 结婚10年了 我还是他最想睡的人 2. 其实有1就不需要2和3了
比较不满意的三个方面:1. 他不那么喜欢有趣的东西 她甚至害怕坐飞机 所以我常常得自己哄自己高兴 2.有了1 足以让我有时想掐死他 不需要2和3了
男生应该做好的三个方面
1. 不要和女人辩论和讲道理 我们女人不是辩手 是裁判
2. 善于在平凡的碎片生活中找到浪漫的东西 你会做饭非常好的 爱就是一餐一茶 年深月久成为生活
3. 在她特别看重的某一个方面 追求和她的共鸣
问题五:
车老师大学本科是理科,然后考研究生又励志学文科,工作后本来证券行业五年顺风顺水,却又转而从事房地产行业,每一次的选择和转变跨度都比较大,也做得很成功,请问车老师在面对这些人生转变和选择的时候,内心是否有过纠结,如果有,是如何克服的?如果没有,那又是如何在面对重大选择或转变时,能够做到理性和从容的?
答:我的这些选择 其实是不断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 像一位前辈说的 40岁之前开眼 40岁以后内观 。我选择的脉络是越来越聚焦于做好一件小事。过程中也经历过非常大的挫折,,但我觉得正是挫折而不是顺境,让我成了今天的我。年轻时多栽点跟头我觉得是好事,那些痛苦会变成才华、决断长期的保护我们。
引申一个问题,你选择朋友同事肯定会有一些基本原则吧,不然第一面也不会就把一个人打入黑名单,这些基本原则,可否分析一下呢。
答:一般来说 喜欢比较有料 在某方面特别有自己耕耘或热爱的,喜欢和sales交朋友。咋咋呼呼的、莫名优越感的、非常功利的 、婆婆妈妈的人,不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