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精神上和身体上双重洗礼的孙少平,到了大亚湾煤矿后,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很多和他一起来的工人因为受不了这种苦而偷跑回来家,还有的人上一天歇两天的忍着,还有人四处托关系换工种、调工作。没有靠山的少平自然没有这些企图,相反的他却越来越满足,几乎不误一天工,月月上满班,月末发工资,他揣着一摞硬铮铮的票子,他从宿舍里最贫穷的人变成了最富有的人,最漂亮的铺盖、蚊帐、新皮鞋、包铜角的漂亮的大木箱,时髦的蓝涤卡衫、蝴蝶牌手表,好像在转瞬之间,他在宿舍里造成了堂皇的气势,他自己也成了宿舍的权威,那些依靠父母而优越的同伴们的财富被少平用劳动掠夺了,生活毫不客气的置换了他们的位置。
只有劳动或者工作才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脚踏实地的工作永远是人生的第一要素。
但“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大部分矿工们的生活就是劳动、赚钱、睡觉,把自己的小窝尽量弄的合适一些,有精力的话,再去看一场电影,这就够满足了。
但少平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常常读书的少平已经濡染了一身书卷气,他离不开精神生活,离不开自己的“诗和远方”。他首先想到的是学习,他想报考煤炭技术学校。尽管学习比挖煤都要艰难,但它能带给少平心灵上的充实,有了精神的追求,劳动的艰辛、琐碎的生活带给人的苦难便被忽视了。
师傅王世才为了就安锁子被钢梁穿透了后背,少安真真切切的看着他死去了。小霞的离去更让他痛不欲生,在那个伤感而断魂的春天,无数个白天黑夜,他一个人躺在山野深处,独自咀嚼着失去至爱的痛苦。这样痛苦的经历,无形中打破了他思维已经达到的疆界,使他能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生活和生命了。他认识到生命是如此的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着,更应珍惜生命中的每个时刻,更努力的投入的生活中吧。
当他做了班长,在井下为了救人差点丢掉性命、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他完成了人生的第三次脱胎换骨,他坦然的接受了自己平凡的人生,满腔热情的返回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中,尽管这样的生活在别人看来是艰难劳累的,那却是他心中的乐园,他要在这样平凡的生活中活下去,活出人生的意义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