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1:
每个班都有班级文化墙面,里面除了有班名,还有幼儿自己取的名字。起床后的过渡环节,教师播放《挪威舞曲》,让孩子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区域游戏前介绍新材料――两个手电,分别是充电的和装电池的。然后介绍手影游戏。我比较欣赏自然角,自然角分为水培区、种植区、欣赏区三个区。
大七班门口养殖区,幼儿可以写生,还有种植方式、生长环境的介绍。科学益智区有棋类、拼图以及生活材料、工具材料。
教师2:
午睡后排队自主副餐,吃完就分组去绘本馆,减少等待。自主选择,有四五个去了沙盘区,一个孩子画绘本封面,其余的孩子找小沙发和地垫,坐下阅读。有借阅绘本的记录。3:20结束,值日生检查沙发、坐垫、图书是否归位,3:28来到教室,戴蓝点牌子的孩子选择户外游戏,戴白点牌子的孩子选择室内区域游戏。两个孩子用手从收纳箱中拿出弹珠放到碗里,老师看见后拿了固定好的筷子让孩子尝试着夹弹珠。孩子们自主调节筷子距离夹弹珠。



教师3:
我拍摄了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和教师1一样,深有感触,并且主要关注小班幼儿活动的流程。
⒈先是四位老师(年级组长朱老师、张老师、王老师和牛阿姨)带领幼儿起床、梳辫、分发餐点。
2.朱老师引领孩子们听点播的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月亮姐姐讲述的)等待未吃完餐点的孩子,保育老师折叠被褥、洗碗。
⒊朱老师介绍科学区新投放的“蚂蚁工坊”(即蚂蚁窝/家)、放大镜及玩法。
⒋朱老师请张老师打出调查表(每一班级都有一个打印机),请王老师向幼儿介绍喷壶。王老师引导上午在教室游戏的小朋友排队、灌水,到户外种植区(一米园)浇水。另一部分孩子在教室分区域游戏。朱老师和张老师分别在一个区域进行指导,朱老师和孩子玩多米诺骨牌,一直鼓励孩子游戏。在此期间,一些孩子表示无聊和不会操作,但没有离开所在区域。


⒌浇完水后,王老师带领孩子们进入幼儿运动馆。运动馆内人较多,王老师带孩子们出来,在户外逛了一圈,又进入了运动馆。



⒍下午3:42,户外活动的孩子回归教室。朱老师引导在教室里游戏的幼儿收拾玩具、喝水。朱老师表示,托管班时间到了,跟岗教师可以离开了。
教师4:
餐点后,中一班所有的孩子都去了艺术馆。三位老师定点开放了三个区域――手工区、写生区、小建构区,有小部分孩子在沙雕区玩。
手工区:材料丰富,柜子里和操作桌下面的玻璃抽屉中都有丰富的材料,利于幼儿拿取使用,幼儿能够有想法的进行游戏,制作过程中有根据作品幼儿间角色扮演。区域分隔柜中陈列些幼儿作品和亲子作品,旁台上有各种用自然材料制作的亲子作品。

写生区:游戏前,教师与幼儿讨论本次写生主题――花瓶里的花,引导幼儿观察后,幼儿自取材料,开始绘画。有的幼儿绘画多张,一名幼儿游戏后,换区活动。完成作品放置在烘干架上。


她们有刺绣区,小建构区也放在了艺术馆里,材料是像砖头一样的颗粒玩具。作品可以陈列在玻璃柜中。馆内还有陶土区、涂鸦区、版画区、沙雕区。我打算明天再看下室内。

周苏蓉:
老师是怎么陈列作品的?一个区里怎样体现出共性和个性?我们要找优点、找长处……第一,材料是怎样摆放的?第二,材料多长时间更换?它的数量有多少?我们都可以和老师交流下。第三是作品的陈列,包括经验丰富,用了哪些经验支持?是名画?比如,画里用了哪些色彩?都是怎样来表达的?如果你看到这幅画,会怎样来表达?你们可以和班上老师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让环境传递出要它表达的信息?还有,在搭建过程中,老师是怎样一种状态?我们的循环游戏和他们的游戏的共同点是什么?就像我们幼儿园现在要求让孩子在每个区域都玩一会,我们到底在关注什么?到底哪些地方可以出现角色游戏?(举例)我们的循环游戏是不是要有更多的思考在里面……体现出礼貌、文明礼仪和亲密的师生关系。
教师1:
今天介绍的新材料没有投放入区,可能明天会投放,打算明天再仔细观察。
教师5:
我今天主要看的是半日活动流程和过渡环节拍。餐点后的过渡环节(2:40左右),幼儿坐在各区域内,教师组织孩子唱歌。2:47左右,幼儿自由进区游戏:一半幼儿由两名教师带到东大操场游戏,还有一半幼儿在室内游戏。室内有建构区、益智区、生活区、阅读区、科学区。
建构区里四名幼儿,在教室的公共区域进行搭建。一名幼儿独自游戏,三名幼儿处于联合游戏阶段。


生活区的两名幼儿在进行桃花糕的制作,保育老师在一旁观察。
阅读区分上下两层,上面两名幼儿在进行绘本阅读,下面一名幼儿戴着耳机在听故事。
科学区内,有一名幼儿在观察蚕宝宝。

美工区内,有四名幼儿分别在进行剪纸、绘画、粘贴魔力豆活动。幼儿完成作品后,到材料区自主选择乒乓球进行绘画活动。


3:37,教师播放轻音乐提醒幼儿游戏将要结束。已完成作品的幼儿在收玩具,还有部分幼儿在抓紧时间操作。3:50,全园音乐响起,幼儿全部开始收拾游戏材料。教师请已经收好材料的幼儿,帮助未收好的幼儿收拾材料。游戏结束后过渡环节,教师带领收好游戏材料的幼儿进行儿歌表演、律动表演,并玩小游戏。
整个游戏环节,教师大部分时间坐在教室一角,静静地观察幼儿,并进行记录。当少数孩子遇到问题时,会主动来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鼓励孩子先尝试自己解决。
今天教师主要观察的是建构区,游戏结束前,教师将幼儿的建构作品进行拍摄并打印出来,和观察记录一起投放到建构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