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困,昨天9点左右就去睡了。本来准备说晚上来写,直接睡了。以后晚上不能安排太多内容,一是时间上不够,而是精力上不够,没有精力,就不会去运动了,三是时间不可控,属于不可控的,非高质量时间。
想着说晚上运动一下,结果躺下来在看《绿山墙的安妮》看完了睡着了,运动无果。没有精力,真的就做不了其他事情了,还是需要充足的精力,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这是比较快恢复精力的方法。运动应该安排在白天,早上或者傍晚。
白天中午如果没有休息,高强度运作,到了下午3点半左右,大脑就会很想休息。这一点我是明显感觉到了,真的不能长时间高强度,要中间适当让大脑休息,否则后面就会抵触去做一些需要脑力活动的活。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而如果中午休息了,下午的精力提上来了,做事确实效率高了一些,加之处于一种紧张且可控的状态中,做起来也会更快一些。会想着要完成今天的任务,任务驱动,以终为始来看,这样动机就提高了。
除了精力,人的状态也非常重要。就是说我们要让自己提前处于这样一种准备的状态下,而不是等到开始了,再来进入进来。这也是类似于心理学家“桑代克”所说的“准备律”。有状态和没状态,是两码事。
我也都经历过,没有状态做起来就是在走形式,做的是表面,没有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意思。而进入状态的一个方法,就是刚才说的让自己提前进入一种准备状态中,比如准备好学习用品,书本翻开到要学的内容,电脑打开学习软件等。如果能做的更多一些,那就是稍微预习一下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感知,这样听起来也会有方向。要让自己有这样一种可控的紧张感,但是又不是高强度的那种,这样要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做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