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的夏天,刚高考完,只觉得结束了应试教育,并没有生出对知识的渴望。也没有具体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或者渴望去做什么事情。
于是就计划做暑假工,一来可以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二来可以做一件没做过的事,三来可以有点小收入,四来可以和高中的同学继续相处。不然在家也是吃饱没事,反而会被父母唠叨。在父母看来,农家的孩子如果不劳动,那就绝不是一件好事。
这可能也是我潜意识里很少回家的原因之一。家里没有丝毫的文化娱乐生活,只有土地里的劳作,而我不喜欢那么枯燥的日子。所以我的中学时期,基本都是在学校的寄宿生活中度过的。
07年中考后,没有暑假作业的夏天,我就去了一趟南海的亲戚家,过了半个多月吃饱睡,睡饱吃的生活,反而有些不安。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很普及,在那边享受了上网的乐趣,也觉得新鲜。那时候的自己,对世界是没有任何理解的。有的只是小小的,孤立的自我;以及由自我蔓延出的,对身边的人事物的理解。这也足见教育的缺失,对一个少年的培养塑造的缺位。
等到10年的夏天,我自然就有了暑假工的愿望,离开家,去体验新生活。记得那时候先到海珠区一位亲戚的朋友开的纸厂,帮忙做一些杂货,纯粹体力的工夫。大概是一到两天吧,我就有些受不了了。这纸厂其实就是一个家庭小作坊,见不到同龄人,我从早忙到晚,觉得还不如待在家里自由。当时又没有同学陪在身边,更觉得度日如年。而且由于是亲戚介绍的工作,也不知道薪酬待遇如何。更没有坚持的动力。这样种种,我便打了退堂鼓。先是联系了华健,他和阿贵计划去亲戚介绍的鞋厂。又联系了小勇,他准备去姐姐工作的工厂。于是我就跟了小勇,到了广东佛山的里水。
在里水的日子,当时我还特别写了篇QQ空间日志以纪念。我们每天和车间几位中年男人,类似于机器人一样,对着零件钻孔。也是从早到晚。我们车间的对面是一个服装厂,上下班的时间很多年轻女性出出入入,车间的工人最大的消遣便是看着她们品头论足。这常常使我们感到低俗。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觉得压抑,也对知识感到了一种绝望。我和小勇都考上了一本,但我们在工厂里面,却远远不如一个普工能创造效益;而一个普工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也让我们感受不到一点青春的活力。
于是我劝说小勇离开。一来我们不必挣这个钱,二来我们的时间可以用于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三来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都压抑着,简直是受苦。我忘记小勇是怎么被我说服的,我们离开了。离开的时候我领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一周。大约是335.7元。
记得离开的时候,我曾暗暗立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再回来这个厂里,再来到这个车间,再见到这几个工人时,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们不必过他们那样的生活,不必成为他们那样低俗的人。我想,我以后不会再进去工厂了,我无法成为流水线上的一个机器,那使我绝望。
现在过去这么久了,回想起这件事,时有五味杂陈之感。那些工人应该早就不在那个工厂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很多时候为了糊口,我们总要做很多事情,忍受很多事情的发生。至于把时间过得更充实更有价值,也不容易,这些年来,我不见得只做了对的事,有很多当时看起来对的选择,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特别价值之处。至于成为一个过得“更好的人”,也好像没达成。这些年来有得到,也有失去,更多的是对生活逐渐的理解,对人情逐渐的淡忘。
但这样一份经历,毕竟深深刻在我的心中,而我每每回首,总能得到新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