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黄五湖
“文苑世德应知挖献孝友治宏业;金箴家训堂殿爱益忠恕瑞永年。”这是根据父亲授意,把我们家族的理念编成对联,刻在了我家厅堂石柱上。其中用先父文知、家母挖治、先叔父金殿、叔母爱瑞的名字贯于对联中,横联为棠棣联辉。
记得1981年,我家新建了一幢四房一厅的住宅,按习惯正厅要立个神龛供奉先祖牌位。神龛居中,两边各留一小门,神龛两边各立一柱,石柱上要刻上一幅寓意的对联。当时父亲告诉我:“对联要把家族理念包含其中,咱家族的人以至今后的子子孙孙要记住:既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又要懂得为人处世应具备的优良品德,为家庭、为社会,必须尽心尽力;对上辈要孝顺,对师长要尊重,对同事、兄弟姐妹平辈要友好,这样才能干成大事;对上辈的教诲要谨记在心,因为不论先祖或当代的家长都真心疼爱着自己的子孙,尽量让子孙受益,对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好传统要发扬光大;对家庭、上辈和国家要忠诚,对同事、同学以及兄弟姐妹或社会上交往的人要有宽大的胸怀,能够宽恕人,这样好景才会长远。”
根据父亲的授意,我初拟稿,由于平时文化底蕴不深,经过前后二个月,编了又改,改了又编,有时夜里醒来还在想,这样才把这幅对联编好,后来又请教了南安八中的老师,请他们帮忙修改,才完成了此对联。
我觉得,父亲平素就是用这样的理念教育和培养我们的。许多人包括大学生、干部、社会各层面的人都很喜欢到我家去,与父亲聊天,我经常听到他也用此理念启发教导别人,使大家受益匪浅。从编对联至此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常常再三回味该对联中父亲的理念,觉得从小父亲就是用他的这种理念潜移默化地熏陶教育着我们。
我们兄弟姐妹共八位,我居老二。我哥当了八年海军复员后,在南安二中代课。1978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以半信半疑的态度在老师的动员下参加高考,没想到以全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华东师大录取,在校期间一直当班长。毕业分配后,由于家庭有负担,大哥特意申请回南安师范工作,现是泉州师院副教授。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老三也就是我的三弟,初中没上到一学期,因文化大革命辍了学。那时家中贫穷,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干着很多连大人都难以承受的活:要经常去挑葱卖菜,跟着我父亲的一位朋友学补鞋,有时还跟着一个邻居到30多公里的仙游县去买篦子和木拖鞋挑来本地卖。后来他当小工,学泥水工,直到18岁那年当了兵,1979年复员。当时父亲的许多朋友都帮忙为他找工作,即使是临时工也好,但由于百业凋零,哪能找到?只好先到本村小学代课,每月仅能拿到15元的工资。
南安二中的老教师们看到我哥本来话语不多,高考成绩又那么好,就劝我父亲让我弟弟也参加补习。由于自己的基础差,我们生怕去补习丢了这来之不易的“代课”,又考不上就麻烦了。他于是白天教书,去二中拿些补习的作业来做,再利用星期六、星期天去请教二中的教师。教师们看到他一天比一天进步,觉得可以培养,也都尽心教他。
到了快半学期,二中的书记兼校长潘元成,是个土改干部,解放前的中专毕业生,他性格爽直,品德高尚而深受人尊敬。他跟我父亲是好朋友,就到我家说:“清海的成绩进步很大,很有希望,还是让他专心到二中去补习,不要再代课了。”父亲觉得有道理,又舍不得丢下这“代课”的临时工,就让我大嫂去“代课”,清海全天去二中补习。当时由于“老三届”学生太多,大家苦于没工作,都想考大学,所以补习的人特别多,教师和教室都非常紧张,七、八十个同学挤在一个教室,教师虽加班加点,还是难以应付。
时任二中教导主任的金大钊老师是解放前的大学生,在当地算是个学术权威,他在二中的行政会上坚决反对接纳这个小学生去补习。他说:“知识是客观的,要由浅到深,不可能一步登天的。连个ABCD都认不全的学生,怎能考大学?现在一些高中毕业的老三届要来补习都挤不下,让他来了,岂不占了一个位置?”弄得潘书记左右为难。有天晚上,他跑到我家对我父亲说:“金大钊这么一讲,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我已向你表示让清海去补习,你看这怎么办?”父亲说:“潘书记你很热心,谢谢你。可他是教导主任,你们不要为这件事伤和气,今后对二中的工作不利,这样吧,金大钊的工作我来做,如做不成再说。”于是父亲就找了几位老教师到家中,跟他们商量。他们都说:“清海文科进步很大,考文科很有希望,可金教导这么一说,行政会暂不能通过,我们正着急呢!”父亲说:“这样吧,你们几位老师帮我去找金教导,因他是读书人,我去了,恐怕发生僵局反而不好。你们给他讲,要用科学的眼光看人,而不要用那些学历来认定一个人的知识。我儿虽然基础差,但他当兵几年,我就要求他利用一切机会学知识,从平时的书信往来,我看进步很大。前段有你们几位老教师认真指教,进步的程度你们更清楚。所以你们给金教导讲,就说我的意见是不要把人看死,如果我儿到期中考试成绩在中下,我会自觉让他退回来,不占一个位置,如果成绩在中等,请他继续让我儿补习。”那几位老师都说:“对,就这么办!”他们就去找金教导,金教导平时知道我父亲说到做到,一想也有道理,所以接受了清海去正式补习的要求。
“好事多磨”。清海从补习到考入大学真是一波三折:
1、清海深知自己功底与人相差甚远,所以争分夺秒地读。天刚亮就看到他在田埂上背诵,到夜里11点半还在做作业。家里生活条件太差,十口人,一餐只能下6两大米和几斤地瓜一起熬粥,配的基本是咸萝卜,一个月这么一个大家庭煮不到2斤花生油,因为当时花生油都是生产队分的,一年最多一个人3斤,有时家里买不起火柴、煤油,还要拿几斤去卖。
父亲人缘很好,平常基本三天两头就有一些像高塘、荆坑等地较远的朋友来商量事。因当时都是步行,到了中午或晚上总不能让朋友饿着肚子回去,也不能让他们吃稀粥配咸菜,总要煮些像面条、咸饭之类,或炒道有点油味的青菜,所以自家人能吃到的油或有营养的东西少得可怜。一年基本杀两头猪,由于饲料不好,猪养得小。我们家人口多,劳动力少,欠生产队的超资款多。杀猪基本卖光把钱交生产队,最多留个斤把肉,除煮给两个杀猪人吃以外,所剩无几,还要留一点应付客人来。虽然大家很想吃,也很爱吃,但由于大哥带头,我们谁也不肯动,只有父母亲给我们夹才高兴地吃。偶尔,杀一只鸡或一只鸭,也因人口多所吃的太少。好在家里有几分自留地,疏菜倒是不太缺,所以清海的营养远远跟不上。
清海去补习不到三个月,发生了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因为他一念到半个小时的书,头部的温度比手上的温度要高几度,手一摸就觉得头热。头一热,记忆就大打折扣,我们一家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俗语说:“天补忠厚。”那年春节,一位叫“青仙”的老中医像往年一样,撇着自己大学毕业的男孩、女孩及孙子、外甥不与他们过,连续好些年到我家过年。那年他又来我家,待清海放学就给他把脉,他说是营养不足,用脑过度,再发展下去就很可怕了。父亲问其治疗的办法,他想了想,说要治好这个头热,要连续七天用排骨与中药炖着喝就大体可解决,当时一斤排骨一元,要有七元。记得当时我父亲说:“你没看到我们连火柴煤油有时都保不住,怎么有七元钱呢?并不是我不想给他治,而是确实拿不出钱来。”青仙后来说:“那我晚上睡觉再想想有没有其它办法。”第二天一大早,听到他起床后的咳嗽声,我也赶忙起床,他把我带到田埂上找一种叫‘香蕉草’的青草,让我每天连头带尾拔半斤或6两,与两块豆腐一起熬汤,两块豆腐让清海吃下,一碗半的汤全喝下,连续一个星期。我们照办了,还真灵,清海的头脑再也不发热了。他又交代,如果有发现头脑不太清晰,就仍旧那样喝。这样,花七角钱就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2、当时的补习生,年龄都在20岁以上,一些女同学看到清海长得高,人又聪明,想拉近距离,使清海很为难。有天晚上,我们父子三人在门口聊天,清海说:“有两三个女同学也都长得漂亮,经常以请教我作业题为由到我的宿舍(当时潘书记看到清海进步大,特地给他安排了一间学生宿舍与另一位补习生同住),我要放下自己的功课给她们讲,但她们难题是解决了,不愿离去,还找话与我聊,我拒绝又觉得不好意思,不拒绝,我的功课会受影响,那该怎么办?”我父亲说:“到了二十来岁,谈情说爱是正常的。但你的处境与人家不同,你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争取考上大学。考得上,就能改变你的一生,如考不上,你看找工作有多难!那些女同学如果再去找你,你懂得的就教她们,如不懂的就请她们去请教别人或老师,帮她们解答了以后,你就继续认真地做你的功课,她们如不愿离去,还在那里搭讪,你就偶尔‘嗯’地一声,然后继续做你的功课,这样连续三次,女孩子就逐渐心里明白,这样又不伤她们的面子。”清海真的这样做了,也真如父亲所说的那样,才更能专心读书。
3、1980年,清海参加高考,差点又被耽误。高考过后,公布录取线,清海是省专科线。后来由于省专科线提高录取分数,省专科没到线,但地专是超过的。那天二中的潘元成书记到县教育局开会,教育局公布二中地专科录取名单后,没有黄清海的名,潘书记问起了清海的情况,教育局的领导说:“接上级通知,黄清海同学的统计分数有误,把地理成绩37分统计为73分,所以连地专也不够分。”潘书记很负责任,他说:“你们说英语、数学他考了3分、5分我都相信,若说地理考37分,肯定不会,因他平时的地理成绩是二中前几名,考卷经常作为标准卷,怎么考个37分?”教育局的人说:“这是上级通知的,反正我们也不知道。”潘书记急了,从县城打电话到二中,然后叫二中的老师到我家问清海地理大体成绩,如有差错,明天一定在上班之前到教育局。
第二天8点,我大哥带着清海准时到县教育局,潘书记早已在那里等候,听清海说地理成绩大概80分左右,他更急了,因教育局的领导说,今年非特殊情况,不能查卷,而且这些考卷今天必须从泉州送到厦门。潘书记要教育局派个人跟他们一起到泉州去查卷。由于潘书记资格老,做人负责任,威信很高,教育局的人不敢怠慢他。就说:“我们去了也没用,再说这里工作一下也忙不开,不然给你们开个介绍信你们自己去行吗?”因为时间太紧,从县城到泉州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也只好如此碰碰运气了!
这样,我哥与清海在10点多赶到了泉州教育局,他们找到我父亲在省五建工作时的同事的女婿,叫苏文福,是市教育局的科长。当时苏文福就带着他们一起去找教育局长。教育局长说非特殊情况不准查卷,这是上级的规定,再说也没有时间了。清海说:“我地理成绩真的有80分左右,我要是没差这么多分,或者能够被录取,也不敢来麻烦你们,只是真的迫于无奈。”文福与我大哥也再三苦苦相求,教育局长才同意查地理的考卷,让苏文福通知那些管钥匙的人共七位,一道又一道开了进去,局长与文福,还有另外一个副局长一起查,结果地理成绩清海真正得分是78分,他们个个目瞪口呆,怎么开这么大的玩笑?但他们也挺高兴,因为泉州又多了一个大学生。教育局长怒不可遏地说:“这些家伙工作这么不认真,人家费了多少心血,要多得一两分都不容易,一下子差了这么多分,这简直是要人的命,你们给我去告他们。”在场的也都纷纷说:“对!告他们去!”
根据分数,清海被上海建材学院录取。真的好险啊,众人都说,这真是“天补忠厚!”也就是我父亲平时教我们的,要多做善事,到关键时刻就会有贵人支持。经过努力学习,清海以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学历考上了大学,消息像春风似的传扬四方,南安二中以高度爱才、惜才以及潘书记的高度责任感让全市教育界广泛称赞,黄清海的名字更是传奇般的在民间广为流传,他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被远近学校作为教育学生、启发学生的教材,也是广大家长教导孩子认真读书的样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家因1978年大哥考中大学,1979年我三妹考中中专,1980年我弟又考中了大学,一时在远近传为佳话,我父亲教子有方的名声也因此被广为盛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