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生活家想法
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习俗

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习俗

作者: 林中风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3-30 09:34 被阅读153次
怒放的生命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人有三魂七魄,但不知道它跟人们所谓的灵魂是否有关联。或者说它根本上就是一种宿命性的东西。

所谓的人有三魂七魄在民间已是根深蒂固,传说魂魄如果丢掉一个,人就会生病或是发生不好的事,所以魂魄掉了就应该赶快找回来。

我不知道这种民间习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或者说只是为了寻找一种心理安慰而已。

生在一个医生家庭,本应该是坚决抵制摈弃这些看上去与科学无关的东西的。无奈母亲和奶奶甚至外祖母,姐姐都很相信,而且深信不疑,这使得我很是迷惑。甚至于,连父亲的态度也没那么强硬了。

记得有一阵子,我老作恶梦,常常半夜醒来,久久不能再次入睡。奶奶说肯定是魄掉了,非要给我找回来。于是第二天便买来了若干五颜六色的纸,剪成各种动物的形状,也有人,一并也买了纸钱。还到八个邻居家要了一点面,还去不同的路口捡回若干植物的枯枝,还取了些鸡血。整个过程好复杂,他们一直在收集所谓找魄要用的东西。

记得那是年底的一天,寒风吹来,直入肌骨,母亲说,人们算过了,那是一个黄道吉日。晚饭后,便让我坐在那儿不动,而奶奶手中拿着收集来的东西在我头顶来来回回的转圈,一边嘴里还念着很连贯地听不太懂的话语,我想这些话大概是说给他们心中所谓的神灵来听的吧!

外面很黑,远处隐约传来的是猫头鹰的叫声,在这清冷的空旷中,显得有些悲凄,父亲拿着手电筒,奶奶,母亲,姐姐和我跟在后面,奶奶臂弯里抱着在我头顶上挥动过的所有东西,姐姐怀中则是五岁的小侄女。睁大的眼睛好奇的审视着她周围黑漆漆的世界,到了一棵大树底下,停下了,奶奶将她抱的东西放下,然后点起了火,待烧完后,奶奶便从他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布条,一路拿着回到了家,缝到了我的小褂上,并叮嘱我说将这个小褂穿半个月魄就上身了,所谓的魂魄说是已被招在了这条红布上了!整个过程我都显得很迂讷。

这种事听起来确实很荒唐,但在我的家乡,很多年很多人都是这样,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而且很神奇,这样过以后人们往往就会日渐好起来,之前觉得匪夷所思,现在学了心理学以后觉得也不是没有道理,或许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暗示,但一个人觉得自己以后会好起来,就真的会逐渐好起来了。

其实,从小到大这样的事已见过很多,每每特定的日子里,大街小巷纸钱飞扬,当有老人离世的时候,总有连日不绝的超度亡魂的乐声。或许这些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吧!外婆三年前去世了,不知道她的游移的魂魄能否知道我们正在做些什么呢?

月亮渐渐的浮上来了,苍茫的月色笼罩着四野,为叫魄忙碌了一天的我们也各自休息了。

不知道在夜里我还会不会因作恶梦而醒来。

飞舞

相关文章

  • 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习俗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人有三魂七魄,但不知道它跟人们所谓的灵魂是否有关联。或者说它根本上就是一种宿命性的东西。 所谓的人...

  • 抓周

    抓周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它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 床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经书、算盘、钱...

  • 抓周

    抓周 抓周,又称拭儿、试晬、拈周、试周。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它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

  • 夫妻五行相生相克,不得不看!

    夫妻八字配,老祖先留下来流传至今!准到窒息! 八字姻缘配对在中国由来已久,这一民间习俗从古至今经过...

  • 祭灶‖小年已到

    小时候,奶奶说,祭灶祭灶,年来到。 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

  • 赶集

    我的家在农村。“赶集″这一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在我们这里仍然是偎流传的一种买卖方式,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娱...

  • 婆婆妈过生日的意外小插曲?

    民间传统为老人祝寿的习俗由来已久。 古代按天干地支纪年,60年一个花甲,人到60岁,称为花甲之年。民间传统习俗把6...

  • 万人大狂欢—嘉陵区龙蟠镇蛴蚂节

    “蛴蟆节”是在我市乡村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民间传统习俗,历经300余年的历史演变至今。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夜...

  • 妙用黄豆的一生

    农历腊月二十五,汉族民间有推磨做豆腐的习俗。而磨豆腐的习俗流传至今以后,豆腐已成为餐桌上的常用菜肴的同时,农...

  • 上元节的灯碗

    在先生家乡,每年的上元节都有做豆面灯碗的习俗,是当地民间流传久远的一种特有的民俗活动,俗称做灯碗。所谓豆面灯碗,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习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cy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