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不会解决问题
课外活动,和几个老师在教师活动室打乒乓球。历史老师走进了活动室,老师们让李老师参与到活动中,他推辞说不玩了。然后,李老师开始说,“现在的学生太懒了,我测验了一次,竟然只有一半的学生及格。一半的学生都只考了三十多分。尤其是小姜,看似很聪明,却只考几分。现在的学生却是不学习。你看,小胡的语文和历史学的多好,稍微努力一下就会考上重点高中。”我告诉李老师,“小胡的总分很低,只有三百多分,能够考上高中都不错了,不可能考上好高中。”李老师继续和其他老师谈论着学生,抱怨着学生的不学习。
作为在校时间不到十天的学生,老师测验结果是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能够及格。老师没有分析问题究竟是什么?直接给学生扣一个没有好好学习的帽子,我感觉到对于学生是不公平的。一半的学生没有能够及格,老师需要从三个层面应该考虑问题:一个是老师层面,一个是学生层面,一个是试卷层面。试卷层面,老师需要客观的分析,这套试卷是否符合中考的题型,是否有新的内容或者新的考法,超出了学生复习的范围。一套试卷不能够测验出学生的水平,也不能能够说明学生的不努力。二是考虑学生的复习方式是否存在问题,学生的复习内容是否存在漏洞,学生的答题方式是否有问题?这个阶段,每一个学生都在努力,没有一个学生愿意拿自己的将来去挥霍。三是老师需要考虑自身的原因,是否在复习知识点的时候,有知识点的遗漏。是否存在没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为?历史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理解性的记忆。很多小科目的老师,会默认为练习册的大题就是背诵答案,让学生不断的背诵。导致学生到了真正的考试的时候,对于小科目的简单题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回答,背诵的答案是根本起不到作用的。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死的知识。
作为李老师,现在不是抱怨学生如何不学习这是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采取具体的措施,让学生提升历史成绩。李老师能够做得事情应该是,在每一个小科目的自习时候,自觉的到班级中检查学生的历史背诵情况。小自习老师不到位,凭靠学生的自觉是不可能的。李老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现在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弥补?只有和学生一起找办法才能够提升。小李老师还可以通过试卷,发现学生的答题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大面积不及格的时候,老师需要调整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而不是到处抱怨学生的不努力。努力与不努力与成绩不是成正比。学生不掌握知识,方法不恰当,这样的学习努力只会适得其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