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李老师的督导中,我知道了听来访的话不仅要认真仔细听,还要听出内在逻辑和系统,要能从繁杂的话语 里听出系统来,替他总结,那怕来访都不清楚自己说的什么,而咨询师要清楚。
二、此次督导显示了李老师高超的归纳总结技能,让人耳目一新且记忆深刻。
第一句来访既认同了她早年与客体的形成的客体关系,同时也认同二客体之间的客体关系,第二,他有三个冲突,不受待见小女孩,理想化男性和中年 男,第三句,治疗应该按她发展顺序倒回去吗?
简化:1、来访既认同了A又认同了B;2、来访有三个冲突 ,顺序不受待见的小女孩 、理想化男性、妥协男性;3、治疗应该从后往前走不知对否。
第一句来访既认同了她早年与客体的关系,同时也认同二客体之间的关系。
来访内化关系模式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与重要客体的关系,来访与养育者的关系,有嫌弃麻烦,形成来访不配得感。主要是奶奶妈妈对她的养育过程产生的。另一部分是两客体之间的关系,即两客体之间的争吵与抛弃的关系,让来访形成孤独感,指奶奶与爷爷、爸爸与妈妈之间的关系。来访者使用妥协和牺牲的方式来适应。
第二句,她有三个冲突,不受待见小女孩,理想化男性和中年男
三个方面的具体冲突:1、做女性与被嫌弃麻烦的小姑娘的冲突,2、理想化男性自我与濒死感冲突,3、 妥协中年男与真自我的冲突。
被嫌弃的小女孩子:奶奶投射性认为孩子是麻烦的,很难被满足,所以奶奶才用限制的和过度照顾的养育方式,来访感到被束缚,内在需求被忽略及未被满足。来访常生病就需要更多的照顾。这也强化了孩子是麻烦的及很难被满足。来访爸爸在养育上没有认同奶奶也不妥协,导致争吵与抛弃。此 抛弃是亲情是彻底断裂的,杳无音信,具有杀死对方的意味。来访经常做房子里有骷髅空姐跌落的梦,说明有死亡的创伤。在家族里招上门女婿,一方面是断裂的死亡像征,亲密关系呈现极不安全 ,要么全面掌控,要么死亡或断裂。父母离婚意味妈妈与奶是一致性,要么超越了奶奶。离婚后妈妈与来访的关系也呈现了嫌麻烦和难满足的关系,同时伴有对关系断裂的畏惧,来访适应性的用粘来维持关系,用妥协来避免争吵和抛弃。来访进入幼儿园阶段是过度养育的适应发展成社会化的不适应,体现在来访多动 ,对饮食和玩具的不适应,此过程会进 一步强化来访外的自我是麻烦的难以被满足以及内在需求的被忽视。来访稳固地形成一个被人嫌弃的小女孩的内部成像。
理想化男性形象:在家里及幼儿园来访是孤独的一人玩,来访就开始建构一个相反的理想化的男性自我意像来保护自己,这个形象与爸爸不同 ,不会被抛弃且有一定的自主性 和主动性,还可以摆脱被约束被嫌弃的关系 。在成长过程中不断 伴有爷奶的争 吵,行为极端化,强化的关系断裂的濒死感,妈妈在亲密关系 里的挫败体现女性总是疲嫌弃被抛弃,软弱无能,形成来访在梦里被鞭打过程。来访进一步发展理想化的男性意像以求生存,体现在来访呈现男性的外在特征 ,否认男女差异,要求平等承担男性责任的部分。
妥协中年男形象:当来访发展到结婚阶段时,来访纠结,在放弃理想化男性自我与濒死感冲突中暴发焦虑,来访采用早年的粘和牺牲的方式来维持关系,然后逐渐妥协形成中年男的自我意像,放弃理想化男性自我,这点体现在她有一个梦,一个质朴老头和一个油腻老头 ,一个丢东西一个偷东西,都是不配得的假性自我,都不是合格的,故后来想放火烧 了这两个意像。
第三句,治疗是否应该按她发展顺序倒回去。
来访整个发展过程是首先形成被嫌弃麻烦小女孩成像,然后形成理想化男性自我形象,最后妥协形成油腻颓废的中年男形象,此是来访发展的过程。如果倒推回去,应该是先去形成有自主性的有能力的男性形象,可能近期治疗应该先支持她这部分,在往前推就是被接纳不被抛弃的非理想化男性形象,就是针对她理想化男性形象反转的阶段,最后一步是应该实现不被嫌弃被关注的被珍惜的成年女性形象。(此想法实际不正确,但是是对这段话的概括)
三、李老师还利用一人表述家族作业大家反馈TA听懂了来训练大家的说话、听话、总结能力。
对发表观点的人,通过别人的反馈让TA知道别人会将他说的话理解成什么样。对听者,则说明认真听的重要性及提升的归纳总结能力的的重要性。因为现实工作来访可能会更啰索更无逻辑。
四、产生来访症状的因果及精神分析的原理
因果关系:来访早年对主要养育者关系模式的认同,导致与现与重要客体丈夫关系不良,包括结婚、生育。只有一句话。
精神分析的原则:儿童期的这些这些,导致成年那些那些。
五、从认同她与养育者之间的关系模式推出恐妥协
来访经过对她生命发展阶段的与三类人物(被嫌弃麻烦的小女孩、理想化男性、妥协的中年男)认同,形成了现在的关系模式——妥协。她并不真正恐婚、恐育,她恐惧的是不能按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决定何时结婚何时生育,她必须妥协来换取别的她想的东西,比如想要与丈夫有的亲密关系,就必须结婚,必须2年后生孩子,否同就分手,这是她的冲突,她只能妥协。
六、怎样利用诊断的内容?
因为做的诊断是二个认同三个冲突,因此当来访在诊断做出来来咨询,开始说话,就需要代入诊断:先判断他是认同与主要客体的关系还是认同客体之间的关系,再看她的三个冲突中(小女孩、理想男、中年男)是哪个冲突占上峰,先做占上峰的冲突。
七、做治疗是指导原则是什么?
本案例中姜老师认为来访的问题是由三个冲突(小女孩、理想男、中年男)按顺序一二 三形成,治疗是否可以按三二一的倒推回去开展?
此问题是由以上问题引起的,在督导中有关滚涉及了几个方面
1、首先要知道精神分析的原则:儿童期的这些这些(成长经历、创伤事件及内心体验),是造成成年那些那些(各种心理问题及结果)。只要是动力流派的都可参照此原则。
2、了解症状的因果关系,要治疗就需要弄清此问题。本案例就是一个好例子:来访有两个认同模式,模式A:是对早年与主要养育者关系模式的认同,导致与现与重要客体丈夫关系不良,包括恐婚、恐育,实际上是恐妥协。模式B:认同两客体之间客体关系。她的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是如果不妥协就会引起分手。这两个模式在与丈夫的关系中起作用,甚至模式B的作用更大。这是来访症状的因果关系。在具体做治疗过程中,要明确知道是以哪个点为切入,AB比例可能不一样。
3、用个案概念化来指导治疗。个案概念化三步:第一找到目前什么问题,第二找到童年创伤体验,第三用童年创伤解释目前问题。
做治疗时是否按顺序退回去做?不是,坚持一二三。永远要从一走,因为个案概念化的第三点就是一。一二 三 不是机械三二一,任何情况下都是一引起了二,二引起了三,有因有果,从果往前推不通,说明前面不通。两个加起来,任何事都起源于一,三往前推是推不动的,没有解决一,三是改变不了的。
这里有二个一二三。一个是三类冲突的一二三(小女孩、理想男、中年男),一个是个案概念化的123点(问题、童年经历创伤体验、童年解释成年)。比如她为什么现在中年男,就要从童年去解释,这就是要从(小女孩)一解释二(理想男),解释三(中年男)。具体工作咨询师要用概念化童年去解释,即用童年创伤体验2来解释目前的问题这是3,如果不行,再回到一(小女孩)解释二(理想男)。要评估来访的自我强度,来访有些自我,就用二(童年创伤体验)来解释三(中年男),她的自我还强,你就用一(小女孩)解释二(理想男)和三(中年男)。
目前有多少问题,先解释最重要的。她来的时候为会什么恐婚,20多次时结婚了,又说恐育,实际这两个都不恐,恐的妥协。你直接对来访说别妥协,不行,因为一有获益,这样你不从一二三解释,你永远解不开。具体怎样做呢?即你做来访的客体,与早年客体不一样。
4、一个概念的澄清
由近及远 。指是找身边的例子,比如一个男性客体,是先找男友,再找前男友,再找前前男友,这是由近及远。由近及远不是指的发育顺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