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和之道

中和之道

作者: 微点 | 来源:发表于2023-08-19 09:38 被阅读0次

  中庸之道,寓意中和,最佳,人体最佳存在状态,修身养性,中和自我,越来越好。

  当前状态,相向中和还有多远,却什么才能弥补,这个要对症下药,马虎不得。

  如果不以中和处之,就会失衡,身体就会难受,失去中和,偏向于极端,很容易形成循环,造成不必要损失。

  却什么,补什么,妄图跨过,不管不顾,后续要花更大代价弥补,得不偿失。

相关文章

  • 中和之道

    发现好多有趣的例子: 一个才华与颜值俱佳的学霸,放着身边那么多清北校友没选,找了个一点不爱学习没思想没文化貌似还没...

  • 中和之道

    中国文化的根本,就是“中和”二字;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最高追求,就是入中和之境。 中,是中正做人。孟子说“仰不愧于天,...

  • 中和之道

    中和之道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 古石刻 石匾

    【 中庸之道 • 致中和 】清早期,64~34,厚9。青石。中庸之道在于“致中和”并且经世致用,体现为中和之天道、...

  • 玩味《中庸》:何谓中?何谓庸?

    中庸之道,就是至诚于内、致中和于外的内外合一之道。修身始于至诚,止于致中和。《中庸》认为“诚外无物”,诚是认识世界...

  • 茶文化之茶道与茶艺

    中和之道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中庸之道”,“中和”就是诠释此道的一个词。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这种相对和谐的状...

  • 古琴的中和之道

    怎样弹好古琴?北宋琴家崔遵度说“清厉而静,和润而远”。将精巧的手法与深邃的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应当是中和之道了吧。 ...

  • “致中和”的书法之道

    人生“止于至善”的境界,莫过于“致中和”。《礼记•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

  • 中和之道 内外有度

    气度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慎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气度高远旷达...

  • 学儒笔记:中和之道

    儒家的东西往往说得简单平实,如果不经历些事情,是很难有深刻体会的,所以后世大多沦为纸上谈兵式的学术研究,跟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和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hj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