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臣企业管理著作连载:并非荒诞的理论——献给雄心勃勃的老板们
八十二、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笔者为企业咨询,自是企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期间听到最多的当然还是老板们那些来自各方面的抱怨。诸如生意不好了,资金紧张了,国家政策不优惠了,税赋过重了,人员不好管理了,没有人才了,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些抱怨之中,共同之处在于抱怨的多,积极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者甚寡。比如说生意不好做,那别人好做吗?你资金紧张了,难道别人就有闲钱用了?国家政策不优惠了,难道说优惠就专门给你一个企业吗?税赋过重了,大家都是一样的,又不是专门多收你一个企业的税,人才没有,你去找就是了吗?人员不好管,你问上十万个为什么自会明白。不管如何的抱怨,总之要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来。
从理论上或宏观上讲,市场经济本身就是竞争,不可能允许你唱独角戏。竞争是公平的,是用国家的法律作保证的,如我国有《反不正当竞争法》,老美有《反托拉斯法》之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你所抱怨的事情,在另外的企业里也同样存在着。大家都是狭路相逢,那要看智慧了,特别提示的是仅仅靠勇已经不够了。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要靠智慧去解决。至于阁下你企业内部的问题则真是"自家有苦自家知",每个企业各有难处。如果你缺乏对人的有效协调,那证明你不具备管理者(记住是管理者)的素质,可以聘请管理者替你管理你的庞大舰队。总之一句话,抱怨也没有人
同情你。
近日偶读《荀子·荣辱》,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对我们的老板们或许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荀子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也就是说,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抱怨人,知道命运(这里的命运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命一—笔者自解)的也不抱怨天;怨人者会受穷,怨天则是无远大抱负的标志。这对于一个老板的提示在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应该冷静分析,找出可行性方案,然后积极地解决。还举前面提到的,说国家政策不优惠,国家的许多政策并不是说谁想变就变的,在制订之前有关方面已经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了,有的则是人民代表大会以立法形式颁布的,难道你一个两个企业抱怨一下就专为你制订个新政策?所以光抱怨政策也不行。说“知命”,我理解这里的“知命”对于老板们来说应该是分析自已的优势和劣势所在,要善于给自己定个位。目前有许多不正常的情况,许多知识分子当起了本该是文盲从事的行业,而许多文盲半文盲却妄想涉足高精尖,结果造成了四不像。笔者不敢否认什么样的痴心妄想都有概率极低的成功的可能性,但最好还是“知命”为好,选择自已最善长的去发展。待企业有了实力,有了各路人才,再去大展宏图。但有一点:不是抱怨,而是实干。(未完待续)
备注:本书系旧作,1997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