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笔记(2019.05.31)

作者: 半井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21:50 被阅读1次

晨读笔记(2019.05.31)

第一

但为什么封建制终于还是复兴不起来呢?这个问题陆机没讲,我来替他讲: 主要原因就是封建制的行政效率太低,皇帝的政令很难被贯彻到地方,所以皇帝没办法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们看实行封建制的周代,国泰民安就是最好的整治效果,周天子既不想,也没义务,更没能力引导全国人民发展经济。再看明清两代“改土归流”的努力,皇帝总想把自治区的世袭土官改成郡县制的地方官,因为对于皇帝来说,可以控制的地盘才是自己的地盘。地方官的任期不能长,长了就容易形成近乎于封建诸侯的地方势力,当地人对长官和地域的认同会高于对皇帝和国家的认同,皇帝不好控制。这就难怪郡县制对皇帝最有吸引力, 因为它也许不是对老百姓最好的制度,但绝对是控制力最强的制度。生活的可控性越强,人的满意度就越高,这是人性使然,对皇帝也一样。

——熊逸经典解读

半井简评:“生活的可控性越强,人的满意度就越高”,可控性是否也意味着安全感?

第二

陈公鹏年未遇时,与乡人李孚相喜。秋夕,乘月色过李闲话。李故寒士,乃侧坐避妇人。妇人袖物来,藏门槛下,身走入内。陈心疑何物,就槛视之,一绳也,臭,有血痕。陈悟此乃缢鬼,取其绳置靴中,坐如故。少顷,蓬首妇出,探藏处,失绳,怒,直奔陈前,呼曰:“还我物!”陈曰:“何物?”妇不答,但耸立张口吹陈,冷风一阵如冰,毛发噤齘,灯荧荧青色将灭。陈私念:鬼尚有气,我独无气乎?乃亦鼓气吹妇。妇当公吹处,成一空洞,始而腹穿,继而胸穿,终乃头灭。顷刻,如轻烟散尽,不复见矣。

少顷,李持酒入,大呼:“妇缢于床!”陈笑曰:“无伤也,鬼绳尚在我靴。”告之故,乃共入解救,灌以姜汤,苏,问:“何故寻死?”其妻曰:“家贫甚,夫君好客不已。头止一钗,拔去沽酒。心闷甚,客又在外,未便声张。旁忽有蓬首妇人,自称左邻,告我以夫非为客拔钗也,将赴赌钱场耳。我愈郁恨,且念夜深,夫不归,客不去,无面目辞客。蓬首妇人作圈曰:'从此入即佛国,欢喜无量。'余从此圈入,而手套不紧,圈屡散。妇人曰:'取吾佛带来,则成佛矣。'走出取带,良久不来。余方冥然若梦,而君来救我矣。”访之邻,数月前果缢死一村妇。

——袁枚《子不语·陈清恪公吹气退鬼》

半井简评:陈鹏年清康熙三十年进士,但“清恪公”不知何名,陈鹏年的谥号是“恪勤”。陈鹏年此后恐怕不好意思再去找李孚畅谈(骗吃骗喝)了。

第三

读图

青铜簋。

青铜簋

器身上的兽面纹通常被笼统称为“饕餮”纹,但据林巳奈夫《神与兽的纹样学》,“饕餮”始见于《吕氏春秋》,而笼统称“饕餮”有学术上偷懒之嫌,实际上这些兽面纹的构件一直很规范,构件的组合也自有其规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笔记(2019.05.3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rn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