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在宇宙漫长的岁月当中不过似一道流星闪电,昙花一现。对于宇宙的时空量度而言,人寿“年”不过是小到不能再小的芝麻粒。而在地球上,人类的生命不长不短,百岁光阴足以让地球绕着太阳转一百圈,而花草树木要经历百次的发芽繁茂枯萎凋谢的周期循环。时间是一种奇妙的事物,它到底是什么?是时钟上的刻度变化,还是朝阳变成夕阳,潮水涨落之间的无常?
时间的奇妙在于它即是连续的又是突兀变化的。它是平滑的又是起伏涌落的。它表征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古人没有手表用什么计时?故宫有日冕,观察太阳照射指针的影子在圆盘上刻度的变化,显示一天中太阳运动的过程。还有沙漏,让细沙从漏斗中缓缓流下,等沙子漏完表示一段时间已到。还有焚香,一炷香或者半柱香的功夫,已完成很多比赛竞技任务。
时间的平滑在于你如果盯着一只钟表观察,它时时刻刻转动而且速度和周期是一模一样的。在这里,你容易被它的表象给欺骗和蒙蔽住,误以为时间的运动是平稳连续的。而当你走出房间,去山林河道旁边转转,就会惊奇的发现,明明沉寂几个月的花居然在几天之内突然繁茂的绽开。而小娃娃,前几天还跌跌撞撞,结果几个小时就能颤颤巍巍的走起了小步。一个人几天前身体健朗有力,而几分钟前他却忽然病逝,一命呜呼。
在物理学上,时间有一个最小的单位,称为“普朗克时间”(Planck time)。普朗克是著名的德国量子力学大家,与爱因斯坦齐名,他因发现能量量子化而对物理学的又一次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普朗克时间是指时间量子间的最小间隔,由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为10-43秒,计算公式为普朗克时间=普朗克长度/光速。没有比普朗克时间更短的时间存在,如何超越普朗克时间还是个谜,因为现行物理定律在这个范围内就失效了。
《庄子·天下篇》提出“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尺长的捶,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这样子它的二分之一永远存在,而万世都取不完。在这里,逍遥派掌门人庄周已经在思考宇宙极限和微积分方面的科学知识了,哈哈。可是呢,宇宙间目前为止所知的最小空间单元是普朗克长度,1.616×10-38米。普朗克时间和普朗克长度都是宇宙中时间和空间的极限,在此之下的物理过程和变化无法测量和感知,一切物理学定律完全失效了。换句话说,时空并不是可以被无限细分,永不断绝的。在分到最小单元的时候,时空扭曲了,一切存在都没有意义,并且是测不准的。
时间无法独立于空间存在,它表征的是不同空间事物变化的过程维度。在蜗牛的眼中,它的同伴尽管奋力的在牵牛花的藤子上爬,然而它已经是最快的了。在乡村公路,开车时速50公里也已经感觉是不错的速度,不是特别颠簸。但是在高速公路,时速八十也只是和其他的车在差不多的范围内行驶,如果还是五六十的速度,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时间这个命题相当之大,然而大过年的我还没做饭吃,下次再接着奏乐接着舞,祝大家春节愉快,牛年大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