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老街行(三)

作者: 临湖风 | 来源:发表于2022-06-23 21:14 被阅读0次
竹器店

中午,我们在“严家花园”河对岸一家面店简单吃了一碗面,大厅里只有二三个人,虽然苏州这个毛病好了,但是外地游客没有了,造成生意少得可怜,真是苦了这些餐饮店老板。

吃好面,沿着山塘街向东走。

河岸上有一凉亭,凉亭下有一口井。亭旁有文保碑及介绍碑。该亭称“怡泉亭”,建于建于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四月,1982年被评为苏州市文保单位。

扫文保碑上面的二维码,介绍:

“怡泉”为人名,冯怡泉与殷心揖是当年镇上的两位好朋友,冯对殷十分信任,外出时曾将毕生积蓄的一百两银子存放于殷处,不久冯怡泉因病猝死,膝下无后,殷心揖就将冯怡泉寄存的一百两银子,开井造亭,既方便了路人,又以这个特殊的方式来纪念亡友。人们对殷心揖重义轻利、高风亮节的君子风范赞叹不已,把这座古老的怡泉亭看作是纯真友谊的象征。殷心揖的弟子写有《井亭》诗:“遗金昔日有怡泉,泉下埋名亦有年。今日翼然谁肯构,怡泉亭畔说怡泉。”

望着眼前的古老的井亭,真为殷心揖的高风亮节的事迹感动,要是人人都像他一样,便没有了贪心之人。

过明月寺,路过西施桥。

西施桥

我们来到了“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旁有一亭子,亭内有一石碑上刻着“御码头”三个字,想必是当年乾隆皇帝来木渎的停船上岸的地方。

亭上有二维码介绍,用手机一扫,原来是从木渎东街迁过来的。

阳光下的御码头格外漂亮,一派皇家气派,码头直伸河中央,坐在碑亭里,一阵阵凉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相关文章

  • 木渎老街行(三)

    中午,我们在“严家花园”河对岸一家面店简单吃了一碗面,大厅里只有二三个人,虽然苏州这个毛病好了,但是外地游客没有了...

  • 木渎老街行(二)

    第二进是尚贤堂,为苏州罕见的明式楠木客厅,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当时是从苏州东山上湾移建过来的。访当地也...

  • 木渎老街行(一)

    木渎老街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自从创业到木渎来,东街西街不知走过了多少回,自己一个人从未真正游过。直到前年渭塘有...

  • 木渎老街行(四)

    进虹饮山房,首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建筑,仿佛到了皇宫里。 原来这建筑叫“舞彩堂”。看介绍“舞彩堂”是当年乾隆南...

  • 2018-03-23 忆江南之二 苏州游记二

    木渎古镇 第三天中午,来到木渎古镇。 关于木渎这个名字还有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春秋末年,吴国与越国纷争,越国战败,...

  • 木渎

    木渎(Mudu),别名渎川,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筑宫,并增筑姑苏台,建造用...

  • 木渎

    沾上了灰, 有点残缺。 过往记在木渎上的字, 现在还在。 仔细去辨认, 还可以认出。 起承转合, 横撇竖捺, 有点...

  • 木渎

    记得十年前,来苏州时就想去木渎,现在已忘了当时因为什么未能成行了。十年后,我终于到了心心念念的木渎了! 进...

  • 木渎

    上周去的木渎,人挺少的。没事去逛逛,喝碗西施豆腐花来碗乌米饭也是不错的。

  • 木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木渎老街行(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um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