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不在远方。有梦想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梦想可以指引着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梦想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心怀希望,记下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日记,坚定不移,不断前进,而梦想的实现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它需要我们付诸行动,但也常常离不开金钱的支持。
而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像拖延症、注意力涣散、三分钟热度、不懂拒绝、过于追求完美主义等小怪兽,如何打败它们,书本里也介绍了不少办法。以下几个是我长期需要对抗的小怪兽,现在有了书里介绍的办法就可以找机会好好实践。
1,面对拖延症,可以采用5分钟拖延改变法(挑选最有成就感的部分,立即行动完成,但这只是开始,需要更多努力)、以毒攻毒法(什么也不做,什么都不能动,静静呆满15分钟)、积分奖励法和任务竞赛法(可以找他人,也可找自己,进行比赛)。
2,注意力分散的问题,需要改变周围环境,让自己只专注于当下,可以采用倒计时工作法,即通过对时间本能的紧迫感,促使自己集中注意力,同时也要注重休息,可以通过冥想法来放松身心。
3,三分钟热度,应该是不少人的通病。首先要明确目标,再按照SMART的原则(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ased)去指定详细的计划,并把步骤标准化(做到不用想就能行动的程度)。
众所周知,关于梦想的实现并不容易,我们需要拿出勇气,敢于做出选择,克服畏难的情绪,利用好时间这把利器,努力尝试,多做尝试,为自己开拓全新的领域,并立足当下,做好现在的事情,靠着一点一滴的积累,机会可能就会不期而遇。
梦想也许是遥远的,但就是因为梦想的道路遥远且艰辛,所以需要我们通过合理的计划去一步步实现它。实际上凡事都得有个规划,凡事都得有准备,《30岁前的每一天》从职业、学习、爱情和财富4个方面出发,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和办法。
1,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通过读书学习,可以更好得指导我们生活。但读书也要讲究方法,要读旧书(读曾经读过的优质书籍,温故而知新)、读懒书(读经典永流传、名家或多人推荐的好书),并用自己的思维逻辑把作者的观点阐述出来。此外,可以通过思考讨论实践分享等主动式学习的方法,将其内化成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2,职业。做好职业规划,一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二是想想从事的职业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和上升轨迹,三是思考自己还能做些什么。社会和公司不会长久地埋没一个人的才华,这是一个价值交换的经济社会。因此,作者水湄物语给出了职业上的建议,首先得热爱自己的工作,其次是要做好手中的每项工作,最后一个特别实在,就是要少说话多做事,这是行动的重要性,也是执行力的表现。当然积累相关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3,爱情。万万没想到爱情也是需要规划呐。书中介绍了七个步骤可以试试。①增加目标对象的基数,就是得多认识人。②增加样本选择的典型性,有时候需要跨越你日常的圈子,到别的圈子里认识朋友③针对目标对象集中的区域,加入感兴趣且异性较多的圈子里。④寻找“联系员”即关键人物法则,认识那些热心肠有广泛社会关系的人物,寻求他们的帮助。⑤制定一定的标准,这个不难理解的。⑥了解一个人,需要保持一定的接触频率。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行动!行动!行动!
4,财富。"没有财富的自由是一种假象的自由",深以为然。穷人和富人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财富上,更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富人一般在财商方面就比穷人要高,而财商的培养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和行业内比你优秀的人物交流学习,以及参加相关课程培训进行系统性学习这三种方式获得。此外,书里告诫我们关于投资,不懂的千万不要碰,并传授了投资理财的基本技巧,首先是要学会判断资产和负债分别是什么;其次是要建立起数字化的思维,要独立思考分析,不要偏听偏信;最后要了解财富的5种增值方式,长投小白训练营里已介绍啦。
关于以上四个方面的规划,作者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工具,那就是记事本。通过笔记本的记录,可以便于我们进行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让我们更好地生活。而笔记本的记录也是讲究方法的。我们可以按照PDCA循环法(计划,执行,反馈,调整)去做笔记,来规划每日、每周、每月、每年需要完成的事情。计划的制订有5个步骤,写下任务;估算时间;分解任务;预留空间;做出取舍。做出计划后,按照重要性立即执行,并兼顾到灵活性和计划性,在执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完成后可以思考改进,将思考和方法记录在本本上,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看了《 30岁前的每一天》之后,还真觉得干货不少,收获不小,希望自己可以掌握书中介绍的技能,并把它们运用到往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让它能帮助我更好的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