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雨中漫步;听书,听《皮囊》这本书的精华解读,听到多次落泪。
作者笔下的阿太,让我心生敬意。这个老人在外人的眼里是冰冷无情的,我却听到了这个老人生命的坚持和个性;她对做人处事有着自己的理解,更有着自己的行为方式,并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言语所改变和影响。
这样的独特个性,在现在也是不多的;何况在那个小镇,在乡里乡亲都熟悉的那个环境下,有着自己的坚持是多么不容易。
她对生命的逝去有着多么独特的理解,但却又是多么精准。
她对待孩子学习游泳时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她对被杀的那只鸡说:不要让肉体折腾它的魂灵。
在阿太看来: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副皮囊,是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在她离开之际,她对自己的曾孙说: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思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阿太的朴素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很轻盈,都是被这一副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
是呀,我们的生命应该就是轻盈的,但是我们的生命在很多时候却是沉重的,是包袱,是座大山,是无形的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欲望、焦虑,是无处安放的迷惘。
怎么能做到让生命轻盈呢?我想,我们每个听了阿太这番话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答案吧。
这个答案一定不是固定的,千篇一律的,而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一个答案。
阿太这个智慧的老人,她的这一生还是很有价值的,她的人生价值更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放大,得到了延伸。
作者的父亲,作者的母亲,也都是普通的小镇人。但他们之间的爱情,他们各自的做人态度,让我深深动容。父亲生病之后的所做作为,母亲坚持盖房的心态和坚持,让我看到了他们生命的坚韧,那种朴素的爱的表达。
作者父母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和父亲。想起母亲生病那几年家里的变化,想起母亲离开前的零碎记忆,更想起现在父亲做事的倔强。其实天下的父亲都是一样的,都对子女有着深沉的爱,但也有着自己的人生信念坚持,更有着偶尔的人生颓废;但终其一生,都是站着的,不曾妥协的,一直努力的。
作者朋友文展的故事很忧伤,他九岁就开始那么努力,那么上进,又那么有规划,理智和清醒得不像一个孩子;但只是因为身体一点小小的缺陷,就让自己那么多年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
他始终还是没有超越自己的局限,身体的缺陷不是心理的缺陷,身体的缺陷完全可以用心理的强大来弥补;但如果真正缺陷的是我自己,我相信我可能也会跟文展一样,最终灰溜溜地在一个小地方,默默地过灰暗的生活。
有几个人,能超脱这种皮囊的问题呢?我想,我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也就是个和文展一样的俗人。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也是唇裂,这个男同学就不爱说话,很少跟同学交流,或许他的心理就是跟文展一样的自卑吧。但他没有文展这样的努力,即便文展的最终生活不是那么舒展,但他也一样值得让人尊重。他努力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让我尊重和感动。
厚朴是作者的大学室友,叛逆、新潮、浑身散发着青春热情,透漏着无所畏惧,有着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就是改变世界。
但就是这样一个热情的生命,在遭遇了生活的一系列打击之后,选择了自杀。他在大学四年里,畅快淋漓地享受青春,过着让他人羡慕的生活;相比这个热情的生命,作者的大学生活就平淡了很多,只是努力学习、拿奖学金、锻炼写作、参加报社实习,为找到一份好工作不断地积蓄着力量。
两个同龄的青年,共同走过一段难忘的四年大学时光,一个中规中矩,一个离经叛道。
一个生命越来越厚重,一个生命却永远定格。
该挥洒生命的时候,就应该畅快淋漓,但时机应该把握好。
该积累知识的时候,就应该踏实努力,时光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来。
人生的不同阶段,就应该尊重那个阶段该做的事。该玩的时候,就痛快玩;该学习的时候,就不要马虎;该承担责任的时候,就勇敢站起来;该服输的时候,就服输;该淡然的时候,就淡然。
这本书,已经下单,期待书到来,再细细读,再细细感受,再去对照盘点自己的未来,努力让自己的生命也轻盈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