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正月初八,中国各大网站和直播吧新闻都被一个名字刷屏——谷爱凌。
在上午十点钟开始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在前两轮都落后法国选手勒德的情况下,第三轮超越自己做出了此前从未做出过的向左偏轴转体1620,得到94.50分高分,最终凭借总成绩188.25分夺得了这枚宝贵的金牌。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中历史性的突破,谷爱凌帮中国代表团拿到了第三枚金牌,至此,中国队获得3枚金牌2枚银牌,排名一度升至奖牌榜第一名!
对于谷爱凌这个名字,其实在几年前我跟大多数中国人一样都是很陌生的。最早知道这个人还是去年在直播吧里偶尔看到她的一些新闻,之后就慢慢开始关注她。最近,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谷爱凌”逐渐成了一个最炙手可热的名字。但绝大多数人对她的了解仅限于“天才”、“学霸”、“美女”、“冠军”等标签,而谷爱凌的人生远比这些标签丰富、有趣得多。
2013年7月19日,一位不满10岁的女孩注册了微博,取名“青蛙公主谷爱凌”,并晒出自己在滑雪比赛中获得冠军的照片。2019年1月27日,15岁的谷爱凌在世界杯坡面障碍技巧赛意大利站的比赛中夺冠。 2019年6月6日,谷爱凌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三年后的2022年,她将代表中国队征战北京冬奥会。从此,谷爱凌这个名字,以及自由式滑雪这个运动项目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
2003年9月3日,谷爱凌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她的爸爸是美国人,妈妈是中国人,她从小跟着妈妈和“奶奶”一起生活——她管妈妈的妈妈叫“奶奶”,并跟随了母亲谷燕的姓氏。关于谷爱凌名字的由来,据《经济学人》报道,2002年11月,谷燕的妹妹凌(音译)在驾驶姐姐的宝马敞篷车时发生车祸,不幸身亡。不到十个月后,姐姐谷燕的女儿出生了,取名爱凌(英文名Eileen)。
谷爱凌的妈妈谷燕在北京长大,大学就读于北京大学。领英上的资料显示,北大毕业后,谷燕赴美留学,先后在奥本大学读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在洛克菲勒大学读了分子遗传学,还在斯坦福大学的商学院读了MBA,毕业后在华尔街工作。而她的丈夫,也就是谷爱凌的爸爸,则毕业于哈佛大学。
谷爱凌3岁那年,谷燕因为喜欢滑雪,去美国加州太浩湖的北极星度假村滑雪场兼职滑雪教练。她每次都带着谷爱凌一起去,她滑自己的,把谷爱凌送到滑雪场的滑雪学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学。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谷燕表示:“我从小就喜欢玩,就是言传不如身教。”
刚开始学滑雪时,3岁的谷爱凌每天都穿很多层衣服,像个「肉球」,在滑雪场上圆滚滚的,老是摔跤。但是她很少哭闹,她后来回忆说:“当其他孩子在哭闹、抱怨的时候,我正在小坡道上忙着呢。”
她很快便展现出了身体天赋,学得比同龄人都快,3岁时,她就能跟着5岁的孩子一起滑;5岁时,可以跟着8岁的孩子一起滑。8岁那年,滑雪学校不再收她,当时,学校给妈妈谷燕的建议是:请把谷爱凌送去专业的滑雪队。这些都让谷爱凌越来越喜欢滑雪,因为她享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她说:“柔软且颗粒状的雪在我的雪板下流过的时候,让我感觉自己无所不能。”
9岁时,谷爱凌就表现出了成为顶尖职业滑雪运动员的天赋。在加入专业滑雪队的第二年,她就在美国青少年滑雪比赛中拿到总排名第一的成绩。但即使如此,妈妈谷燕也没有让她放弃学业,而是一边读全日制的学校,一边训练并参加比赛。谷爱凌说,这让她学会了时间管理。她会在去训练、比赛的路上看书、写作业。她知道自己的时间比全职滑雪的人少,就会奋力追赶,这个过程中效率就会提高。她这样评价自己,“天才有可能是一部分,有可能,但是我自己觉得大大多数,是努力和时间的平衡,还有自律的生活方式。”在她看来,这也令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学习累了的时候,就想到周末可以去滑雪。”
即便后来谷爱凌多次在成人赛、世界杯上夺冠,这种习惯依然被她保持了下来。“这些都是跟脑子有关的,学会更高效地去安排自己的时间。知道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候不能跟别人说话。”在很多人看来,谷爱凌的成功很大程度源于她的妈妈谷燕。为了支持谷爱凌滑雪,每到滑雪季的周末或节假日,谷燕都会开四个小时的车送女儿去滑雪、训练。每天往返要八个小时的车程,谷燕开过了十几个雪季。在谷爱凌美国的教练看来,谷燕是一位名副其实的“Tiger mom”。谷爱凌在美国的滑雪培训机构的校长汉利这样形容谷燕,“她会为谷爱凌把关所有的训练”。汉利说,谷燕是他见过的最有逼迫性的人,“她总是微笑着告诉你你有多棒,但事后你会发现她是有请求的,她总是希望她女儿获得特殊的待遇。”如今,谷燕除了陪女儿训练、比赛,还一直担任 Fusion Investment 在中国的私人投资者和专家。她让谷爱凌专注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滑雪比赛,但这对于一名个人运动员来说,是一笔极为昂贵的支出,不仅要支付教练的费用,还要支付飞到全球各地参加比赛的旅行费用。在汉利看来,谷燕作为母亲对女儿的付出在美国极其少见,但“她永远不会退缩”。在今年冬奥会的中国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及坡面障碍技巧队的名单中,谷燕的名字也出现在了管理人员的那一栏。
但在谷爱凌眼中,妈妈并不是一个严厉的角色。她形容妈妈不是“虎妈”,是“兔妈”。她说,妈妈所做的事就是尊重她的选择,帮她达到目的,“我选择一个东西,她一定不会让我失误,她教我一步一步怎么分解,怎么达成。”谈到自己的教育理念,谷燕说,她从小在中国受到的教育是成为一个“完人”,“小时候我觉得我要是不得一百分,就是非常大的错误。”但她并不希望谷爱凌也像她一样追求完美,她一直告诉谷爱凌,不必非要考斯坦福;出去参加比赛,她也不会要求谷爱凌必须拿冠军。她说,“要说理念,我就记得两句话,第一句是爱凌入学时她们老师说的,千万不要纠正她们的错别字,不打击孩子的创造力。第二句是学到的理念,少表扬点他们的聪明,多表扬点他们的努力。”
但有时候,谷爱凌才是更好胜的那一个。2016年,谷燕陪谷爱凌去盐城湖参加比赛,那是谷爱凌第一次参加成人组的比赛,那意味着,谷爱凌可以拿到积分,在世界自由式滑雪领域参与排名。但比赛前一天,谷爱凌发烧到40度,嗓子疼到坐在妈妈的腿上哭。因为没有时间适应场地,第二天的比赛,谷爱凌第一滑出现失误,但依然拿到了银牌。回到住处,谷爱凌一直抱着电脑研究之后的大跳台比赛。谷燕不想女儿太拼,她安慰谷爱凌场地没练过,还生着病,“先适应适应就行”。但谷爱凌一直问“为什么”,她倔强地反驳道,“比赛的时候人家不管谁跳过没跳过。”第二天的跳台比赛,谷爱凌在肺部不适的情况下,拿到了金牌。
《GOSKI》的编辑王小源曾多次采访过谷爱凌和她的妈妈,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往大了说是环境影响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发展路径,往小了说是家庭教育、个人努力的结果。爱凌,在这两个方面都获益颇丰。”演员黄觉曾进行过一组名为“你好女生”的肖像拍摄,谷爱凌是他拍摄的第十一位女生。在微博晒出照片时,黄觉还记录了一些与谷爱凌妈妈的对话——
“姐,你是怎么教育这个孩子的?”
“要说理念,我就记得两句话,第一句是爱凌入学时她们老师说的,千万不要纠正她们的错别字,不打击孩子的创造力。第二句是学到的理念,少表扬点他们的聪明,多表扬点他们的努力。”
在另一次采访中,谷燕说:“我对谷爱凌的教育就是,第一是睡觉,第二是学习,第三是玩。”谷爱凌如今依旧要保证自己有十个小时的睡眠——小时候,这个数字是15个小时,上小学以后是13个小时。妈妈一直告诉她,“睡不够哪有精力玩儿。”
在滑雪之外,谷爱凌还从小学习骑马,参加唱歌比赛,在学校的篮球比赛、长跑比赛、越野跑比赛中都拿过奖牌。13岁那年接受采访时,谷爱凌说,打篮球让她获得了两样特别重要的东西,一个是朋友,篮球让她交到了很多朋友,另一个是“想法”,“所有的运动,包括篮球,不要去想有别人做得比你好,不管是别的男孩别的女孩,比你大比你小,你就是最好的,你必须带着这个想法去开始练,所有打得好的人都是这样开始的。”谷爱凌所在的滑雪学校校长汉利说,“她还是加州顶级长跑运动员之一”。
11岁那年,谷爱凌在旧金山湾区独立私立学校2500米越野赛中,拿到了女子团体第三,女子12岁组第一名,14岁以下组第二名。谷爱凌在红牛训练营的教练彼得·奥利尼克形容她,除了天赋,谷爱凌对滑雪充满热情,总是有一团火焰在围绕着她。
作为一名个人运动员,谷爱凌极其自律,在彼得·奥利尼克看来,这是一种很高的职业道德。“她总是第一个参加训练,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她参加很多的赛事,回家还要跑步和训练,这很少见。”
11岁时,谷爱凌还没有把滑雪当成一种职业,在当时的采访中,她还时常流露出童真的一面。她说,“滑雪现在是一个我喜欢做的东西,但是不是一个职业,我长大以后还是要干好多不同的东西。”但谈到滑雪,她的描述非常生动:“我喜欢滑雪,因为滑雪的时候,当一个鸟,就飞起来,然后落地。”她说,这种感觉非常厉害,是平时走路的时候很难感觉到的,“滑雪飞起来的感觉,和高兴的感觉,可能是两个最上瘾的。”
自由式滑雪作为极限运动,挑战与风险并存。2016年,谷爱凌在训练时摔断了锁骨。休息了7周后重新开始训练。2018年的一次跳台训练,脚骨骨裂。2018年末,在崇礼举行的世界杯中国站比赛中,谷爱凌训练时摔到头部,当场失忆,被诊断为脑震荡。2021年,世锦赛前夕,谷爱凌遭遇右手韧带撕裂,手骨粉碎性骨折。为了参加比赛,她没有立刻去做手术,因为手术后要恢复六周的时间,不能滑雪和参加之后的比赛。她戴着防护手套,不带滑雪杖参加了这次世锦赛,赛后才去做了手术。谈及手术后的安排,她说,“到时候我也不会闲着,估计会利用养伤的时间跑个马拉松吧。”
纪录片《我的时代和我》第二季记录了谷爱凌的一次室内训练,起跳后的她重重地落在了泡沫池的边上,一时疼得无法站起来。但面对摄影机,她把口罩往上挪了挪,不想展示自己疼痛难忍的表情。受伤难以避免,但它也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加理解自己所从事的这项运动。在崇礼受伤的那次,谷爱凌遇到了自己曾经的教练、当时正担任中国集训队教练的普罗塞尔。得知受伤后的谷爱凌还在犹豫要不要退赛,普罗塞尔给她看了一段不同运动员受伤的视频,并告诉她,“如果你想做一名运动员,就会有不同形式的受伤。竞技体育是一个过程,如果你过分在意结果,那这个结果往往不会到来。如果你关注过程,结果最终会到来。”随后,谷爱凌选择放弃比赛。两个月后,伤愈的谷爱凌参加国际雪联坡面障碍世界杯分站赛。在此之前,她在世界杯上的最好成绩是第十一名。比赛之前的训练,谷爱凌遇到了自己的偶像,平昌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赛的冠军莎拉·霍夫林,谷爱凌特意去找霍夫林合了张影。随后的训练,谷爱凌完成了一个新动作,霍夫林看到后鼓励了她,然后自己也尝试了一个同样的动作,结果没能成功。这让谷爱凌感到很意外,她再次意识到了这项运动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第二天的比赛,霍夫林夺得冠军,谷爱凌以0.49分的微弱劣势位列第二。15天后的意大利站,谷爱凌在决赛前两轮发挥并不好的情况下,第三轮逆转,拿到了个人首个世界杯分站赛的冠军,并登上总积分榜的第一名,彼时,谷爱凌15岁。谷爱凌说,滑雪是控制的游戏,保持平衡是最重要的技巧,需要脑子带着身体走,因为,“脑子了解好会是什么样子,身体才会跟着去做”。
她从小跟着奶奶学钢琴,这也在滑雪上给了她很大帮助。每次做一个动作之前,她都会在脑子里把这个动作想象成音乐,想象起跳后,耳朵里的风声发出不同的节拍,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节奏,“Cork 900 有一个动作就是‘哒 哒哒’,duble cork 1260的一个动作是‘哒哒哒 哒哒’。”
对谷爱凌来说,赢一直都很重要。2021年的世锦赛大跳台比赛中,谷爱凌发现,在她之前出场的选手都选择了超高难度的动作,她也临时决定做一个自己还不够熟练,落地还不够稳的动作。因为,在她看来,如果不做这个动作,“就没有意义在这个比赛”,她说:“我进入任何一个比赛,都必须有可赢的希望。”谷爱凌说,自己的比赛精神,这种对于赢的渴望,来自于奶奶冯国珍。幼儿园时,奶奶就教会了她乘法口诀,教完就跟她说,“你去上学跟其他人比赛吧。”到学校谷爱凌才发现,在美国,这是小学三年级才会学的内容。奶奶希望谷爱凌什么都拿第一。小时候,谷爱凌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还没跑完,她暂列第二,拐弯的时候就听到奶奶带着一群人在喊:“Eileen NO.1,Eileen NO.1。”她扭头看到,一排美国家长中间,站着身高一米五的奶奶。她现在都想不明白,奶奶不会讲英文,当初是怎么组织了一群人跟着她喊“Eileen NO.1”的。据《经济学人》报道,如今86岁的冯国珍仍然坚持每天跑步一英里。
对于自己加入中国国籍,代表中国出战北京冬奥会的决定,谷爱凌说,她十岁时就开始考虑这件事,因为在中国,自由式滑雪的多个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想到我有可能成为别人的榜样,我就觉得这个机会不容错过。”但当她宣布这个决定后,美国国内质疑声四起。前女子团体极限运动会金牌得主Jen Hudak称谷爱凌是“机会主义者”,她说,“她之所以成为这样的运动员,是因为她在美国长大,在这里她有着一流的训练场和教练,在中国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谷爱凌也提到了网络上纷涌而来的谩骂,她说:“我收到了海量的私信,在我处于如此敏感的人生阶段时,却读着这数以千计的猜测和仇恨言论,那是很难受的。”但越是饱受质疑,她越坚定自己的选择,因为,“体育提供了将观点截然不同的人民和国家团结起来的最大希望”,她说:“因为体育真的可以对种族、性别、宗教和国籍视而不见,只是为了挑战人类的极限。”在《纽约时报》采访时,被问到中美问题时,谷爱凌说:“我能在约七米高的U型雪场里做后空翻,那不是政治,而是在挑战人类极限,将人类连结起来。”
除了滑雪,谷爱凌对时尚也兴趣颇深。15岁那年,她第一次受到邀请参加巴黎时装周,她看到有的人居然可以穿着塑料袋一样的衣服出门,这让她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刺激,原来一个人可以这么“不一样”。这也给她提供了另一种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为她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在宣布回归中国后,谷爱凌与体育经纪公司IMG签约。在此之前,李娜也是IMG的签约运动员。IMG为谷爱凌接下了二十多个奢侈品牌的合作,以及多本时尚杂志的拍摄。2021年以来,有至少23个品牌和谷爱凌签约,为她每年带来上亿人民币的收入。18岁的谷爱凌也就此登上了福布斯“2021中国名人榜”。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谷爱凌中美年轻人的文化差异,谷爱凌答:“修图。”她说,在美国的同龄人几乎都不修图,如果你修了,大家会觉得你不自信。“难道不应该更爱自己多一点吗?”她解释道,美国是多种族国家,不管是白种人、黄种人还是黑人,各有各的美,大家普遍认为自己已经很好看了,不用修图,“如果你修图,最后大家还是会看到你本人是不是真的漂亮。我想反过来,看照片觉得一般,看本人,哇,真漂亮!”
作为唯一一个在自由式滑雪比赛身兼三个项目的运动员,谷爱凌加入中国国籍后,获得的每一枚奖牌,都在刷新中国自由式滑雪多个比赛领域的纪录。2021年12月的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决赛中,她完成了一个高难度的前空翻两周加转体四周(Double cork 1440),她滑过斜坡冲向天空,在短短的不到三秒的时间里,完成了四次360度的旋转,平稳地落在了地面。看到她的表现,NBC的解说员惊叹道:“She absolutely stomped the field!”(她踩爆了赛场)
北京冬奥会开始前一周,在世界极限运动会X Games上,当谷爱凌赢得了第一项比赛后,她本能地想要抬手庆祝,但很快缩了回来。因为第二天还有比赛,她不敢庆祝。她的反应让身边人感到意外,他们反复对她强调,“你赢了X Games比赛!”在极限运动领域,这是最顶级的赛事。但直到第二天,谷爱凌赢下另一枚金牌时,落地时的她才把双手举过了头顶,欢呼着庆祝。在这届X Games中,谷爱凌拿到了两金一铜三枚奖牌,成为X Games历史上第一位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谷爱凌说,“有人跟我说这个数据时,我开始哭了,这就是我决定去中国滑雪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创造这段历史。”在这届X Games 比赛中,谷爱凌在大跳台项目中的主要对手,法国运动员泰斯完成了Double cork 1620度转体,拿到了冠军。这一新纪录让谷爱凌在冬奥会上的金牌产生了悬念。
短视频平台上,有人发出一张海报,建议不要给谷爱凌太大压力,但谷爱凌看到后回复:“你为什么不是对我更有信心?”近两年,在接受采访时,谷爱凌时常提到一个愿望——希望自己能带动更多的中国女孩参与滑雪这项运动。
初中时,她就读于一所女子学校,那所学校的校训是:教育,激励,赋予女性更多应有的权利。这让谷爱凌开始有了一种要为更多女性发声的意识。12岁那年,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演讲中,她的演讲主题是:运动中的女性。这源于她8岁加入美国南北联盟滑雪队时的经历,当时,她是队里唯一的女生。对于那段经历,她是这样描述的:“刚进入队伍的时候,我被分到了低水平组,尽管如此,我很快就层层攀升到了主力队。那时,我是队里唯一的女孩,一开始我被冷落了,没人想和我一起坐升降椅。渐渐地我被接纳了,并且交到了我最好的几个朋友。但这个过程经过了整整三年。”后来,在她参加的自由式滑雪比赛中,女子组冠军的奖金通常是600美元,而男子组冠军的奖金则是12000美元。这让谷爱凌很早便意识到了——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性别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等。在那次演讲中,她如此描述这种不平等:“在当今世界,男性比女性更有机会去参与运动相关的职业,许多人认为,这仅仅是因为男性的肌肉天生比女生的肌肉更大、更强,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刻板印象逐渐发展成对女性运动员的负面定义,女性经常因为性别,而被剥夺合适的运动机会。”
在《时代》周刊的那次采访中,谷爱凌说,希望当自己再次回到北京时,能听到她的中国朋友跟她说,中国滑雪的女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谷爱凌说,“即使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一切也非常值得。”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如无意外,谷爱凌将回到校园,去斯坦福读书。谈到自己的专业选择,谷爱凌说她对很多专业都感兴趣。她喜欢写作,想做一名记者,也特别喜欢分子遗传和量子物理。她始终记得妈妈告诉她的一句话:“要让别人尊敬你,就不能做一个只会滑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学识的运动员。”
(后文分享的是自己很喜欢的直播吧一篇深度介绍谷爱凌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