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译意: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好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能和颜回相比!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老师对于聪明的学生都是喜欢的。而子贡与颜回是孔子的两个得意门生。子贡外交才能突出,思辨能力强,又有经商敛财之能,在传承孔学和尊师重教方面也都做得很好。而颜回是孔子最为器重的学生,曾被夫子誉为其是弟子中唯一一个能称得上好学的,一方面固然是夫子的严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颜回不仅在学习用功勤勉,最重要的是他善于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学习的最佳状态无非就是会学,知道关联,举一反三,这才是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状态,“温故而知新”,《大学》中说“日日新”,都是说从已有的知识中领会到新的知识与新的问题,这才是脱离了死读书式的强记硬背。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求学、修身的过程中,我们也都要努力追求这种触类旁通的境界,除了天分,这也有赖于日常的细致观察与反复的思考,从已知的事例中总结经验教训,修正错误,联系实际情况列出多项的可能性来分析研究。
所以子贡坦言自己与颜回是不能比的,自认对道理有了基本的理解,但是远远达不到颜回那种融会贯通的地步,甚至以博闻强记著称的孔子也自认在对事物的领悟方面是比不上颜回的。虽然做不到,但是这对师生对自己都有很明确的认知,也乐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全面认识自己也对别人有着足够的了解,对已对人的优劣都了如指掌,这样的人也是大智慧的存在。由此,足见孔门多贤之因由。
钱穆注曰:此章不但见孔门之多贤,亦见孔子之胸襟,与其当时心情之欢悦。两千五百年前一大教育家之气象,与夫其师弟子间一片融和快乐之精神,尽在目前矣。
世视子贡贤于仲尼,而子贡自谓不如颜渊。孔子亦自谓不如颜渊。然在颜子自视,或将谓不如子贡。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此圣贤之德,所以日进而不已。学者其深体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