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原生家庭的话题越来越热,尤其前段时间播出的电视剧《都挺好》,更是引发了全民对于原生家庭的热议。
这两天看到家里发来的一个小视频,是姐姐家的孩子在房间里一边拖着凳子来回转,一边手里看着手机,这时旁边的姨姥姥伸手打了孩子一下屁股,说:”老实会“。孩子一下把手里的手机摔在地上,姥姥马上开骂,严厉的吼道:”拍死你”。孩子随后用手又把凳子推倒在地上,另一位姨姥姥拿着手机一边拍一边说:“这孩子可怎么办啊?这脾气太大了。”随后孩子去另一个房间,把门用力地关上。大家都觉得这个小女孩虽然两周多,脾气这么大,将来怎么得了。她妈妈看到视频后,说了一句“欠揍”。
显然作为成年人,第一感觉就是小孩子脾气太大了,不管不行。
不知怎么回事,我看了第一回觉得小孩脾气是挺大,第二回觉得很感动,这么小居然边界感很强,知道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表达自己被突然攻击一下的愤怒,我觉得很可贵,这会让她在以后的人生中,遇到其他的外在攻击,也会勇于反抗,当然那时候她会学到更成熟的应对方式;第三回我觉得很心疼,一个小孩子面对周围三个大人,在这件事情上其实自己是没有做错的,但是没有一个站在自己身边,那么小却孤立无援。可能在一次一次这样的事件下,她会收敛自己的脾气,因为与大人为敌,对现在的她来说很可怕。同样在成年之后,当有人攻击她的时候,她会同样的惯性反应,我要忍,可以想象用忍来对抗外界的恶意,这会让她受多少伤害啊?
可能有的读者会觉得有点言过其实,有那么严重吗?不妨把自己当作那个小孩子,尝试体会一下自己内心的感受,或许你会有同感。
本来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奉行的孝道,这两年却反过来了,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指责不是的父母,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成年的各种问题归结为童年的遭遇。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童年决定人的一生。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我们的命运大部分取决于我们出生的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小时候对自己的影响有可能决定了自己一生。
但遗憾的是成年的我们即使知道了自己的症结在哪里,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办法重新回到过去,用自己想要的方式重新长大一次。
有一部分观点认为我们要原谅父母,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他们已经把他们认为的最好的东西给了我们;
另一部分观点是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你也可以选择放下。
无论我们选择原不原谅,也都只能遵从自己的心,没办法强迫自己原谅,那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每个父母都曾经是需要被善待的孩子,每个孩子终有一天会为人父为人母。不管出生什么样的家庭,我们无法选择,对于既成事实,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不是指责,更不是批评,而是爱,爱自己,当你只有爱自己的时候,你才有多余的爱溢出来爱别人。
爱自己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学习的功课,拥有爱的能力对一个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而想要有爱人的能力,前提是要学会自爱。理解自己,陪伴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停止批评自己。
这些都是爱自己的表现,当你足够爱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会更容易给予别人爱。
你慢慢就可以做到,在自己很烦的时候,给自己一个空间和时间,好好陪伴自己,抱一抱自己,看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受伤的小孩,需要支持,需要爱。
在孩子不听话发脾气的时候,不要急着批评,不要说“欠揍”,“惯的”之类的话,更不要一味吓唬责骂,这可能需要她用将来很长的时间才能矫正过来,你可能会选择理解陪伴,耐心教导。
换位思考不容易,我们不是圣人,不可能永远做到替别人着想,如果父母会预料到有一天曾经那些不当的教育方式,那些伤人的话语会对一个孩子将来的一生造成难以磨灭的影响,我想他们是绝对不会那样做的。
既然现在自己知道了,也体会到了,可能自己曾经的这种创伤,这种影响是下一代的保护伞,他让我们开始意识到对孩子正确的保护和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天使,他们其实比我们成人更聪明更勇敢,他们还没有被世界磨平棱角,他们单纯可爱,有世间最美好的特质,但他们同时也是脆弱的,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需要更好的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
可能注定总有一代需要承担过往,面对残缺不完美的自己,并且为了下一代勇于不断的去调整,改变。这也许是时代留给我们这代人的课题。与其抱怨,不如接受并学习着去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