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讨论商品与货币。要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就要先分析这个社会中财富的元素形式,也就是从【商品】开始分析。
商品是用来和其它商品进行交换的物。这个物的属性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可以是物质或精神需求。也就是说,商品要具有使用价值,无论这种商品是一般消费品,还是用于生产的生产资料。
商品还要具有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会不断波动。
要注意的是,任何商品都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未必能够交换,不能交换就不会变成商品。另外,交换价值只产生在存在交换的社会中。
不同商品的交换关系如何确定?要实现交换,就需要在不同商品之间确立某种量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反映了商品的一种共同属性,也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含义是: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根据这个定义,不同商品之间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商品所需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
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力变动而变动,劳动生产力由多种因素决定,比如,工人的熟练度、科技水平、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等。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所以,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还要注意是:有使用价值,但不一定有价值,比如每个人都呼吸的空气;有用且是人类劳动产品,却不一定是商品,比如以自身劳动满足自身的物品。要生产商品,需要为他人生产使用价值,即需要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