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阅读——小说《抉择》

作者: 琼途 | 来源:发表于2018-02-17 19:49 被阅读221次
《抉择》-茅盾文学奖

2018年2月17日
昨日深夜读完张平所著的小说《抉择》,合上最后一页,内心涌上一种释然,一种洒脱,本不想过多评论,但早晨醒来后总有纷繁情景在脑中翻滚,与梦境混杂,一时难以辨别何为真实何为虚幻。阅读过程中,“理想信念”的矛盾多次爆发,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自己服务,虽然结尾处正义似乎战胜了邪恶,但并没有感觉到一丝的安慰,因为感觉到敌人的力量异乎寻常的强大,不尽为之一颤。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明,一种文化,如果是腐朽的、腐烂的、腐败的,不会延续几千年,中国这个文明国家唉不间断地延续了几千年,在世界上绝无仅有,靠腐败活几千年,是不可能的。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最后的十年,奠定了二十一世纪初的繁华,憋闷多年的活力又一次释放,但其背后也隐藏着无数危机和陷阱。最终需要回答的是权力合法性问题。

所谓的工人阶级是不是我们凭空制造的,在革命年代,建设年代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此时的工人阶级早已面目全非,早已不是以往的阶级。却一直被神圣地隐晦地承认着,我们有多少这样自欺欺人的举动,本知道做起来无意义却加班加点的麻痹自己,说服自己。好比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却还在大量的生产销售甚至培养吸烟的习惯。

书中也有讲到,如果广大工人阶级不再有所诉求,那才是真的到了极端危险的时刻,正是因为对庞大组织还抱有希望,能够提出抗议,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迎接更美好的未来。虽然近些年对于工人阶层的认知度逐渐下降,但是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一大群默默努力的劳动者,我想在这个国家努力工作着的人们都可以认为是新时期的工人阶级,观念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像邓公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无道理。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诸多弊端相继出现,但它的产生绝不仅仅是因为改革开放,而是在相对自由的社会氛围中人类发展的必然现象,这个屎盆子不能直接扣在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上。之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问题,降低弊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才是思考核心,但此刻绝不能恢复到改革开放前的极端年代,否则多年的努力必将付诸东流,用一句俗语叫做“一下回到解放前”。这虽然是常识性的认知,通过多方面信息的了解,竟然有越来越多的人要回到每个人对每个人战争的那个年代。多么荒谬的诉求,多么可耻的愿望。不管如何,人们都不再希望过着贫穷的生活,孩子们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吃饱,到现在我都没办法理解。

此书让我回想起在葫芦岛四年读书时间的所见所闻。印象最深的是葫芦岛化工厂,红白相间的大烟囱凝固了我一生的工业梦,照亮了未来的方向。当年爸爸就在大烟囱下面做临时工,戴着口罩,穿着厚实的衣服,用铁锹将碱性工业品铲到另一个地方。我没到过现场,仅仅听过爸爸的模糊的描述,但可以想像如何场景,就想小说中夏玉莲的处境一样,一个月九百块钱的工资供两个孩子上学,连水表都得定时地卸下来再反方向装上去,等到数字合适再装回去。平时通过和朋友们聊天和亲戚的教导,离开东北似乎早已经成为一个伟大而坚定的梦想,当时报考大学没一个东北的院校。虽然早已实现当初隐约的梦想,内心深处还是非常渴望故乡的崛起和辉煌,多年在外流浪,时刻关注东北的经济发展。但几乎每次得到的信息都是负面的甚至是一种完美的嘲讽。虽然我偏于保守,却赞成用脚投票的生活方式,反对政策性的强力指导。既然看不到很好的发展为什么在可以离开的时候不选择离开,仅仅是因为怀旧的情绪就选择在故乡永久停留是不理智的行为。未来将着重塑造好自己,若有机会回到那片沃土,施展才华。

为什么会对《抉择》如此动心,正是因为在书中看到了我的生活过往,虽然没有那么惨淡。实际上,国企改革和我们家没有关系,所谓的腐败跟我家更没有关系。因为爸爸是临时工,我们这一家也是临时生存,但葫芦岛的工业体系和状态一直存在于我挥之不去的记忆中。我们家住在农民新村最后面的平房区里,东面五十米处是一个很大的供暖锅炉。整整呆了四年,高中毕业后就永远的离开,离开了一个帮我建立工业理念的城市。从书中看到了曾经的我,还有那根永远无法忘怀的红白相间的烟囱!

面对几个大型国有企业最后苟延残喘地生存着,听到最多的是百姓对国有企业的哀叹和绝望,对腐败的痛恨和无奈。不管原因几何,还有很多人怀念曾经的计划供给,因为从生到死的统一安排统一标准,过年发各种福利,孩子上学父母就医等等企业全给解决,但是这种被动的顺从和信仰式的劳作没有能力适应活跃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虽然如此落后的思想阻滞了整个地区的发展,也让一些较为发达的私有制集中区域瞧不上看不起。到现在我依旧无法理解那些最普通的被教育得非常顺从的工人们,是如何忍受这一切,是如何忍受社会上的“恶”。一个团体,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都需要正确的领导科学的纲领和高素质的人才,但是那些年我们差在哪?虽然多年来有很多学术文章进行过分析探讨,依旧没能获得强悍的执行和明显的改变,依旧在衰败的路上砥砺前行。问题需要多角度观察,多方面探索,虽然我并不赞成“懒惰”的认知角度,但是如果突然全盘否定或许会面临巨大风险。因为获得信息的能力有限,仅仅作为普通老白姓来讲,以法律为基本行为准绳,想办法过好自己的日子,万万不能靠别人尤其是不能靠什么组织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己的无能必定带来别人的唾弃。

书中义正言辞的市长带着内心被驯化的信仰和一个他本应属于的黑暗圈子战斗,你死我亡的回合制进行的如此迅速,似乎多年建立起来的规矩和套路不堪一击,小说太突然的就结束了。其中多次站在不同的立场讲述腐败问题,探究不同阶层的人对腐败的认识。到现在为止,中国针对腐败的高发除了用权力限制权力别无他法,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最严重最危险的事情,无限制地制造铁布衫和金钟罩扣在先前那个大概失效的防御体系之上,仅仅是被动防御一定不是最安全的手段,而是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制衡手段。前段时间《人民的名义》可谓大快人心,又一次伸张了正义,维护了和平,但是我们也必须思考全民腐败,腐败到牙齿的基因特性不会突然消逝,而会像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如何才能让其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

国企改革的过程被人称为阵痛,实际上是永久的伤疤。一方面关心国家改革进程中的遗失和衰败,另一方面关心自己腰包的干瘪甚至丢失。在一个流通并不完善的环境中,如此妄想遍地都是。工厂的逐渐转轨或者破产或者拍卖,实际上就是财富的易手而已,都会带来一个地区的社会变革,人们只能被迫适应,否则到来的只能是可怕的死亡。看看日本的明治维新吧,我们两千年的文明不会因为历史上的小丑而产生断裂,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必须拿出百般的勇气与之抗衡,让文明延续。

时间是把刻刀,会在所有的事情上留下痕迹,迫使其做出改变,与时间死磕的最终都败下阵来。近几天空闲时间听喜马拉雅上的一个音频节目《理解马克思》,其中讲到,是所有制影响着上层建筑还是上层建筑影响着所有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办法。我粗浅地认为长期来看是所有制影响上层建筑,甚至决定上层建筑。因为在以经济为保障的个人或国家都会不折不扣地吸附在所有制的基本原则之上,其他的仅仅是变相开花而已。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我依旧在坚持,因为对祖国好奇。

到现在为止,总在怀疑所认识到的一切,连历史书籍都非常谨慎地选取谨慎地阅读,对历史的信对真理的爱都是如履薄冰。厌恶这样不断需要判别的认知过程,慢慢地我已经失去了判别是非好坏的能力,剩下的只是一种灰度的逻辑和佛系的生活。胡适曾说过的“少谈些主义多谈些问题”常萦绕耳畔,是因为我的能力还是因为我的阶级,思想总是超越能力所及的范围,这岂不是幸福的绊脚石?

也许吧,财富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相关文章

  • 除夕夜的阅读——小说《抉择》

    2018年2月17日昨日深夜读完张平所著的小说《抉择》,合上最后一页,内心涌上一种释然,一种洒脱,本不想过多评论,...

  • 抉择(小说)

    作者:王在 王村,有女惠,年二十,靓而秀。高中毕业,仅五分之差,落第。 媒人张婆婆:惠妹子,该找人家了。...

  • 【小说】抉择

    “对不起,你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通,请稍后再拨!”小丽拿着手机着急得在急诊室走来走去,手机里冰冷的提示音,让她的...

  • [蚂蚁小说]抉择

    刘坤今年刚刚满了二十八岁,供职于市里某重要机关单位。小伙子年轻有朝气,一表人才,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单身。四邻八乡的...

  • 小说节选《抉择》

    “春深!你可知晓这意味着什么吗!”杜菀咬牙含着泪水,一字一顿,有力地问道。 春深看着她,也同样一字一顿的说,“我知...

  • 微小说:抉择

    最近一段时间,老师经常到我的办公室来找我说话。 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对领导的抱怨和不满,我只能劝解。 一边是处成了朋友...

  • 抉择(微小说)

    斜月沉沉,江水汩汩,曲曲折折的岸边,树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近岸的石头上,坐着一个人,捶胸顿足,哀告天地,唉!我...

  • 微小说:抉择

    晚上没有应酬,肖剑下班早早回家,儿子住校不回来,可妻子朗月还是准备了一桌子菜,打趣说:生活需要仪式感,难得他回家吃...

  • 除夕夜的“绞刑” (小说)

    文/黎尧 所有人都在庆祝过年,而她却在庆祝悲伤。 --1. 她不会再想起他,关于他留在床上的气息,坐在饭桌前笨拙的...

  • 【连载】红尘别恋(3)回到广州 | 同是天涯沦落人

    小说连载 |《红尘别恋》目录 上一章 除夕夜发生的事情 -4- 回到广州 除夕夜发生的事情,无疑就像一把刺刀把罗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除夕夜的阅读——小说《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qv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