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罗斯著名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一句话:有些话你只能讲给朋友听,有些话连朋友都不能讲,还有一些话你甚至都不敢讲给自己听。
这句话我太喜欢了,在我看来,真正塑造自己的,就是那些自己不敢跟自己讲的话。而这些不敢说给自己的话,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当潜意识没有被察觉的时候,它就会变成自己的行为模式,影响自己的命运。
因为那些我们真正害怕的东西,自己是不会说出来的,但并不意味它就不存在,它会通过别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是自己并没有察觉到而已。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你经常说的话暴露你是什么样的人。
有人就说自己经常说:“没办法,我太懒了”“哪来那么多时间呀”“算了,下次再说吧。”
懒,表面上看,确实是因为个人的惰性,但深入挖掘,你会发现,其实他只是不想去做这件事情而已,他是在逃避。
如果自己不懒,自己去做了这件事情,但是失败了,那就证明自己真的是能力不行。而说自己懒,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下了一个空间,让自己还有找借口的余地。
而很多时候,我们就真的以为只是懒而已,但真正的原因如果不深究出来,自己就会一直以这样的形式逃避问题,对自己发展并无好处。
2、
回头想想自己,自己是不是有在逃避什么事情,导致无法做出改变,我需要把自己心理真正害怕的东西给找出来,把自己不敢讲给自己听的话说出来。
于是我找到了这个工具:心理免疫的X光片,其实是一张四栏表。
1. 你的改变目标;
2. 你正在做的跟改变相反的行为;
3. 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
4. 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3、
首先我的目标就是:每次做决策的时候可以果断些,而不是每次都思前想后的。
决策时果断做决策,而不犹豫。这是我的行为目标。
其次,我总是在做哪些与自己行为相反的行为。
1、身边的人鼓励我创业,但是我每次都以准备不足为由推脱;
2、找了一段时间的工作还是没找到,于是匆匆找了一个不是那么满意的工作;
3、对于喜欢的人也不敢直接表达,而是躲躲藏藏,等待事情自然发展。
明明这些都是违背我目的的行为,但我为什么还一直在做呢?其实是因为我这些做会给我带来一些隐秘的好处,只不过我自己不知道而已,但,潜意识知道。
再然后,我需要想想,我做这些相反行为得到的好处是什么?
因为我怕自己创业失败了,会让周围的人失望,于是我就对自己说要先准备;
短时间找不到工作,自己自信心受挫了,不敢继续找,要是真的找不到,就证明自己能力不行;
不敢表达自己的喜欢,怕表达之后受到拒绝,让自己失去信心。
但是别人对我的失望,不意味着我就是一个失败的人呀,不应该因事废人。
那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做错了,就意味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呢?
最后就是思考,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是什么?
因为一直以来,家里人对我期望都很高,而我做事也很少让他们失望。然后就是我周围的朋友,一直以来我在我朋友们心中树立的人设就是靠谱。而我会觉得,如果我做做这件事情失败了,那就证明我是不行的。这会让我很受挫。
4、
看来这就是为什么我改变自己这个性格这么难的原因了,但我觉得不能把这些阻挠自己改变的原因都视作不好的,因为它们一直都保护着那个容易受伤的自己。
这有点像是,你的家人为了你的安全,一直阻挠你一个人独自外出打拼。然而有一天你还是要挣开他们,自己走上自己的路。
不过在真正做出改变之前,看清楚什么东西东西在阻挠,这正是开始的第一步,而当自己直面自己真正恐惧的事情之后,改变才有可能成功。
上一篇:05被误解的“舒适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