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茶人三部曲》是浙江籍作家王旭烽老师的煌煌巨著,包含《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三册,总计130余万字,前两部曾获得茅盾文学奖。
该书从茶人世家杭氏家族命运的悲欢沉浮,侧面反映了清末到改革开放后约100年的历史风云变幻。这其中,既有国仇家恨,亦有儿女情长;既有沉郁顿挫,也有激情澎湃。这茶的命运,可说是社会一个小小的缩影,从中可窥见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走向。掩卷之时,我仍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先讲述一下小说的故事梗概。在中国绿茶之都杭州,有世代以茶为业的杭家,经营着“忘忧茶庄”。第一代掌门人杭九斋与林藕初成婚之日,正好遇上清兵围捕“长毛”吴茶清,新娘子林藕初表现出过人的智慧和胆量,冒着极大的风险救下了吴茶清。为了报恩,对茶道谙熟的吴茶清留了下来,帮助杭家经营管理。而杭九斋却不务正业,ya pian成瘾,最终死于烟花女子的烟榻上。
第二代掌门杭天醉,实际乃林藕初与吴茶清所生。在他的身上,既传承了其父的多愁善感,也有生父的热血豪情。他一边向往革命,一边又沉醉于温柔之乡。他是奋斗与颓唐的矛盾体,晚年时一心向佛。
杭天醉膝下有三子二女,成长于三、四十年代。正值日kou铁蹄的践踏,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杭家的命运,也如一叶在风雨中颠簸的小舟,随时面临着倾覆的危险。
杭家的后人们,除了极个别的,如杭嘉乔,做了汉jian走狗,绝大部分人均投身于抗日战争,以不同的方式保家卫国。他们的顽强不屈,谱写了中华民族永不言弃的抗争精神。
最令人不忍卒读的,是六、七十年代那个混乱的wen ge时期。这是一个人性被极度扭曲的时代。杭家的子孙们,也不可避免地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他们也曾彷徨、迷惘,好在,最终并没有迷失方向。
书中共描写了杭家六代人,人物众多,枝蔓繁生。但不管是忧郁的,还是爽朗的,他们,恰如杭家第五代杭得荼所说:“杭家人尽管每个人都很有个性,但基本上分成了两大类,一种是注重心灵的,细腻的,忧伤的,艺术的;另一种是坚强的,勇敢的,浪漫而盲目的,理想而狂热的。”
如果要问我,书中究竟谁最具有茶的品质,最具茶人风骨,我想,当推世纪老人杭嘉和。在他的身上,我既感受到了心灵的细腻与忧伤,也感受到了血脉里的坚强与勇敢。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嘉和是杭天醉的长子,是其父与外室小茶所生。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迫离开了生母,由奶奶抚养成长。换做一般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内心或许会有阴暗、偏狭的一面。但他真的是非常乖巧懂事,并非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主母沈绿爱,唤她为“妈妈”,却叫自己的母亲为“姨娘”。
当然,尽管沈绿爱对他也很好,但这种好里面却具有一种距离感,他甚至更羡慕弟弟嘉平能被母亲打屁股。在他看来,这才是一种亲密无间的亲情,令人羡慕。小小嘉和的克制与沉静,让人心疼。
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成长起来的杭嘉和,也是个有志的“五四”青年。他曾希望,和弟弟嘉平一道,去外面广阔的天地闯荡,为家国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但是冷静下来以后,他更明白家族对自己的需要。弟弟已经走远了,家庭的重担必须有人挑起。因此,他只能责无旁贷的选择留守。
但彼时,他的心中总有激情在涌动。他认为,追求平等、自由,是人类的必然目标。因此,他慷慨激昂地上茶山宣扬自己的新村主张。他不惜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与穷苦的采茶女同劳动。他甚至住破庙,吃粗砺的食物。结果,他的一番苦心,非但不能改善当地底层茶农的处境,反而招致一个采茶女因此而死。他悔恨、自责,简直不能原谅自己。
随着年岁渐长,他不再似年轻时那般冲动。他的性格,更趋于茶一般沉稳。即便经沸水冲泡,也只是慢慢地释放自己的清香。他愿意为了家庭而坚守,让弟弟妹妹和下一代去展翅高飞。
至于在爱情方面,嘉和也是十分克制。年少时,他就喜欢上了日本姑娘羽田叶子,但在得知弟弟也对她有特别的情愫时,嘉和自动选择了退出。后来,他明知自己的新娘方西泠喜欢的也是嘉平,而不是自己时,尽管内心痛楚,却没有直接提出反抗,以至于后来婚姻终究还是走向了破裂。
多年以后,当叶子被嘉平所弃,怀着一颗受伤的心回到杭家大院时,嘉和依然不敢敞开自己的心扉,或许他是不能轻易跨过道义这个关口。所幸,在命运的眷顾下,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百年的风风雨雨,杭家不断有人离开,当然,也不断有新生命降临。杭嘉和,犹如一枚定海神针,以自己的最大能力,护家人以周全。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方越、窑窑、夜生等人,他也视如己出,悉心呵护。
诚如嘉和对嘉平所言:“我的命就是茶的命,一年年地让别人来采,一年年的发。我愿意在地上,你就不要再给我插什么翅膀了。二十年前我就明白了,你替我去飞吧”。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如果以茶喻人,嘉和就是那清新淡雅的绿茶,初入口时或稍显苦涩,越品越有回甘。几经浮沉,依然澄澈如初。
内清明,外直方
杭嘉和,让我们看到了何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你看怎么样?”,这句话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其实说这话时,他的内心早已下定了主意,却还是习惯性的加上这么一句。正如杭家的仆人小撮着所说:“他是这样一个细心人,凡是角角落落,早就想的周全,还特别为别人脸面着想”。
但如果你以为这就是他性格的全部,这就错了。当年,赵寄客曾将一把价值连城的曼生壶赠予挚友杭天醉,其上有书云“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臧”,所寄寓的就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大概意思是内心要清净明白,行为要正直果敢。杭嘉和用自己的行动,给予了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
当日kou大肆侵略杭州时,对杭家大院垂涎三尺,嘉和毫不犹豫地一把火烧了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家园再美好,再令人留恋,如果被强盗所利用,那不如早点毁了它。将美好的东西打破给人看固然令人可惜,但这更需要胆魄。
当荷枪实弹的小堀一郎威逼嘉和与之对弈时,嘉和首先要求他放了在场的所有人,之后不慌不忙地提刀切下自己的小指。哪怕赴si,他也不耻与敌人同坐一张棋桌,其气节可见一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命可以被掠夺,但精神,永远不能被打垮。他的所作所为,令人肃然起敬。
当生命困顿的时候,就想想山里面的那些野茶。一点点的土,一点点的水,就足以令它们把根延伸到很远。它们年年发芽、开花,长成茂盛的茶蓬。它们历经沉浮,清香不改。做人,当如茶一样地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