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读书
读石一枫《借命而生》有感

读石一枫《借命而生》有感

作者: 把酒东篱 | 来源:发表于2024-02-19 16:59 被阅读0次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当得起“国语版《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评价。

小说以狱警杜湘东和两个罪犯的纠葛为主线,以近二十年的社会变迁为背景,写了一个小警察的大半生。

这个故事里的主角和诸多配角,都丰富、鲜活而真实。

每个人都是曲折的、多面的,亦正亦邪、亦黑亦白,都有蒙尘面,又都有闪光点。

比如罪犯姚斌彬和许文革,他们盗窃属实,却是为了尽孝,为了帮姚斌彬的母亲治病。盗窃是他们身上的尘,但他们同样有光。

姚斌彬的光在于他比旁人更早意识到社会即将发生的变化,所以他学习、钻研,希望用知识和技术改变人生。

他的光还在于,他逃亡时故意捡了老警察的枪支,只因为这样能吸引追踪的人,把逃脱的希望留给许文革。

虽然,越狱从本质上来说是愚蠢的,但对许文革,姚斌彬是情深意重的兄弟,他选择慷慨赴死,把活的希望留给兄弟。

同样是逃犯的许文革,盗窃和越狱都是他的“尘”,但由于姚斌彬的引导,许文革在逃亡过程中即便再艰苦困顿,也从未放弃学习,不仅学习机械还学习法律,这也使得他开始闪光,会经营、懂法律,最终成为商人并选择主动出击,自首认罪,同时聘请律师积极辩护,争取最低的刑罚。

除此之外,他也是善良的,遇到矿难,即便正在逃亡,面临追捕,他还是救了受伤的矿友,也因为感念杜湘东是一个好警察,他成功洗白发迹后,不忘在金钱上帮助杜湘东。

大虾米警察一度也是蒙尘的,虽然他并未受贿,也坚守了原则没有放过罪犯,却被诬陷,因此被调离他钟爱的岗位,所以洗刷冤屈、还自己清白是他的执念,所以直到牺牲,他唯一坚持的是要把拒贿写进自己的生平事迹。

杜湘东的刑警同学也写的有血有肉、相当真实。杜湘东和同学在学校都优秀,互相较劲,原本两人谈不上交情,但面对杜湘东的数次求助,刑警同学出于对手之间的惺惺相惜,都施以了援手,即便某次不能亲自帮老同学,他也托付了大虾米警察去帮助他。

在许文革出狱后,杜湘东仍执拗地想查许文革时,刑警同学也帮了他,并掏心掏肺地劝说杜湘东放下执念。一言以概之,对于这个杜湘东,同学拿出了他所有的诚意。

主人公杜湘东也呈现了从珍珠到蒙尘再到拂去灰尘重放光芒的变迁。他是警校的优秀学生,梦想是当刑警,却只当了狱警。即使壮志难酬,他对工作依然认真、投入,所以,他为姚斌彬找来医生帮他看手伤,了解姚斌彬和许文革的家庭背景后,定期去姚斌彬家照料他的母亲。

姚斌彬和许文革的逃亡,他视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耻辱,所以他坚持不懈地追踪许文革。凭借一纸汇款单,他不惜只身追查到外地的矿井。可是,这一次虽然他无限接近许文革,却还是空手而返。许文革成了他心头无法愈合的伤口。

若干年后,许文革的投案自首,被杜湘东视为挑衅和侮辱。这一阶段,他的心灵是蒙尘的,他愤恨而阴暗。

所以,在许文革关押期间,他故意扣下他的衣物和药品,在许文革保外就医后,他又孜孜不倦地去跟踪,企图抓到对方犯法的证据。当妻子病危住院,知晓巨额医药费已由许文革代为缴纳后,他并不感激,他认为许文革是施恩、是报复、是嘲讽。

这一阶段,他变成了他初入职时最看不起的老吴,无心工作,不求上进,酗酒、钓鱼、浑浑噩噩。

然而,最终,他还是拂去了心上的灰尘,重新与生活握手言和。他看到了许文革身上的光,看到了大虾米警察身上的光,也成为同样闪着光的人。他原谅了许文革,也放过了自己。

故事最后,他凭着警察的敏感,察觉了许文革自杀的企图,单人匹马去救人。这是一场救赎,也是一场自救,终于,他救了许文革,也彻底解开了自己的心结。

他终于明了,不拘于刑警或狱警,心中有正义、有光明,就是好警察。

同样波澜起伏的还有杜湘东的妻子刘芬芳,起初她是一个喜爱席慕蓉诗和三毛散文的女孩。但,在岁月的磋磨中,在贫穷的禁锢里,在周遭天翻地覆的变迁和贫富悬殊的对比中,她变成了一个爱抱怨的妇人。

然而,她的善良,让她一边抱怨一边心疼着丈夫的不易,体谅着丈夫的委屈,是以,虽然踟蹰艰涩,他们还是风雨同舟了几十年。

而最终,她又回归了那个爱席慕蓉诗和三毛散文的女人。虽然青春已不再,但他们把彼此写进了生命,情义如酒,被岁月发酵得更加醇厚。

书中各个人物命运交缠,盘根错节,互为桎梏,也互相救赎。

姚斌彬母亲,辛苦半生,缠绵病榻,老年丧子,孤苦无依,却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杜湘东不定期地看望和照顾,帮助她活下去。

苦闷的杜湘东,在被贫穷、无望、妻子的抱怨压抑得无处遁形时,唯有在姚斌彬家,在照顾姚斌彬母亲时,他才能找到一隅平静,才能缓一口气、稍作喘息,才有勇气继续面对惨淡的人生。

清醒、理智、执着如许文革,历经一生坎坷,即便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却在最后,被某些黑暗击垮,心灰意冷到想以自杀来了结一生。

即使善良、热血如杜湘东,也一度用最恶毒的角度去揣测许文革。

佛渡众生,不如众生自渡。

上天未必能帮助每一个人,但他让我们相互帮助。

许文革用真诚唤醒了迷失在仇恨中的杜湘东,杜湘东用智谋从死神手中夺回了许文革,并告知他姚斌彬夺枪的秘密,激励他继续坚强地活下去。

他们互为前行路上的一束光,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同境遇,互相照亮,彼此救助。

半糖主义

相关文章

  • 《借命而生》简介)~作者石一枫

    落日,破晓,周而复始,最终,消散。世间终将遗忘那些离去的。那么曾在黑暗中守望的日子,也会被遗忘吗?那是骄阳般热烈的...

  • 我就说看《狂飙》这么眼熟,和之前看的《借命而生》好相似

    看完《狂飙》,突然想起了石一枫老师的《借命而生》。 男主角都是一名基层警察,在反派落魄的时候伸过援手,后来用一生和...

  • 借命而生

    杜湘东是警校最优秀的毕业生,尽管时运不济被分到了自己认为毫无用武之地的看守所,他仍然尽职尽责,认认真真对待工作,并...

  • 读石一枫长篇《心灵外史》有感

    看小说的第一感觉是为大姨妈的智商着急,为什么她就对骗人的气功深信不疑?为什么她就陷入传销不能自拔?一生那么恓惶,最...

  • 被命运裹挟着的那些是与非

    读完这本《借命而生》,合上整本书,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我想起我问我妈读这本书有什么感受。我妈说:“讲了一个怀才...

  • 临江仙引-芙蓉奠(新韵)

    引:读曹翁雪芹的《红楼梦》中贾宝玉为祭奠晴雯的《芙蓉女儿诔》有感。 众蕊,素缎,枫露饮,沁芳冰,寻常借诔芙蓉。觅暗...

  • 石一枫

    1979年生于北京,现居北京;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 2016年 6月25日,石一枫的《世间已无...

  • 在生与死的两个节点中间,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读史铁生《命若琴弦》有感 继余华的《活...

  • 读《命命鸟》有感

    当爱情受到压抑,信仰或能超越爱情,甚至能使爱情得到超度。这是我读《命命鸟》最深的感受。 我第一次读《命命鸟》的时候...

  • 神墓

    —读完小说神墓而创作 文丨清枫 万载逝去 逆天改命 你为何而生 承受内心的痛苦 太上忘了情 伤了你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石一枫《借命而生》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uv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