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从古到今都很伟大。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颂扬其中的光辉。也是人世间除了爱情之外,人们最容易津津乐道的事情。
把一个牙牙学语,什么都不懂的,只知道按照生命本能行事的婴儿,照顾成一个懂事的孩童。一把屎一把尿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想起来让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当时为什么就那么心甘情愿。等到孩童时节了,操不完的心有开始了,今天怕摔倒,明天怕碰伤,后天怕生病。无时无刻不在提心吊胆和快乐中渡过。一天总想着把他们培养成公主或王子。等长大了,就是在不断的生气和自豪中生活。他们犯错误了,生气,干不好事情,也生气。别人夸奖时,嘴上贬低,心里不知有多自豪。
可能就是这些复杂的情感,显得抚养孩子们的不易和艰辛。由此也才显得父母的爱是多么的伟大。
以前,总以为,只有我国是这样颂扬父母的爱的。后来慢慢了解到,原来不是这么回事,全世界的父母都是这个样子。仔细想想也是,我们同为人类,在这点上应该是都差不多的。再说了,牛羊虎豹都知道护仔的,何况人乎。
近日阅读一本日本人写的书,其中写到对父母对孩子的爱,再次体现出这种无私,很是感人和无奈。使我突然意识到,远方的那个国度也原来同样存在这种情况。
有两个父亲,一个父亲在有了孩子之后,如获珍宝,百般疼爱。等孩子长大一些后,又找各种借口,推脱教育孩子的责任,把教育孩子的事情全部推给妻子。孩子在慢慢长大过程中,由于父母疏于管教,孩子变成了传说中的“二流子”。他却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认为这是孩子的调皮所致。在孩子闯了祸后,不但不严加管教,反而出面大事化小。最后孩子在一次事故中,因为同样的原因,命丧黄泉。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悔之晚矣。另一个父亲,也是如此,也对孩子疼爱有加。孩子用单位的公款肆意挥霍,家里过着远超正常收入的生活时,他想到的不是引导孩子改邪归正,而是帮孩子挪用公司和朋友公司的公款,替孩子解决眼前的困境。
一个母亲,不知道她到底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孩子离家出走后,一直在老老实实的靠自己的劳动吃饭,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贫。她在自己离婚独立生活后。突然了解到孩子去向,看到误以为自己儿媳有了身孕。就开始着手为自己未来的孙子,做各种准备。完全不顾自己实际上也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在想着为自己的孩子和未来的孙子多准备些东西时,无意中触动了某些朋友的利益,被忘利的朋友残忍的杀害。
他说,称职的父母应当做到,即使被孩子恨,也要将孩子引导到正确的方向。而不是相反的方向,要不然,就不是爱护孩子,而是在害他们。
这本书就是东野圭吾的《新参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