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26061/4410135b3f45655b.jpg)
今天群里讨论了调侃开放三胎政策的原因,现在想想,好像突然想通了工作和生活的真相
我可能是现在才确认我想要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
毕业之前我在想,我真的就要这样开始职场升级打怪之路了吗?以我的积累,我大概会以很好的势能一路往前冲,没有几年是刹不住车的,但是等到那时候才来怀疑人生然后去做别的尝试,尝试完如果又想变道的话,可能需要比较大的代价。但是那个时候的我真的有挺好的条件,我放得下吗?
最后,我选择相信自己,我觉得眼光要放长远一点,所以我一开始就换个赛道,如果现在不去试试完全的简单模式,以后累了委屈了我很后悔的话低落的情绪可能会是个无底洞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6061/9573990e1c4eb749.jpg)
当年我去过了9个多月简单的工作+简单的生活的日子,刚开始三四个月觉得很有意思,开始慢生活慢工作。但是慢慢地,内在的驱动力根本藏不住,眼里看到的脑子里想到的都是工作上哪些可以提升,部门里哪些可以优化改进,部门之间的联系,整体的管理运营等等。尽管三亚的生活非常惬意,尽管我卸载了微博、取关了一些公众号等新闻获取渠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但也总是感觉心里空空的,会忍不住会去想行业动态,关心国家政策,关心国际关系变化等等。
毕业10个月后,我来到深圳,继续开始自己以前积累的道路,从职场到商场。至今3年过去了,一切和计划的差不多,机会来的时候都抓住了,没有机会的时候埋头准备。
在开始读非全日制MPA的时候,需要考虑后续继续在职场发展还是继续读博,读博的话选择哪个方向,继续在职场的话还要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吗?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反而有段时间,我又陷入了迷茫,我看了很多书,看了很多行业和职业发展的经验,看了很多领域内的资料,看了很多心理学的课程,也多次深刻地剖析自己。但是,似乎还是看不清楚,还是不能权衡真正的自己和自己内心真正的驱动力,只有模糊的感觉。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真的愿意一直往前冲,一直往前冲是自己对于创造价值和财富的追求还是因为潜意识里或许存在的不安全感?自己是不是其实更愿意过简单的日子,但是我好像一点也不排斥对外交流,反而很愿意去做?我曾经花了9个多月去探索对简单生活和工作的追求程度,难道现在又要陷入这方面的迷茫吗?
当无法想清楚一个问题时间又不断流逝的时候,那段时间很焦虑很焦虑,因为我觉得这几年对我来说很关键,我不想浪费一点点时间。迷茫又着急的无力感
但是幸运的是,我一直都知道,当你“飘了”的时候,当你混乱的时候,把那些困扰你的东西先放一放,聚焦于当下的事情,先做好具体的事情,慢慢会好的。因为你不清楚的是未来,不是当下,不是吗?所以我开始逼自己放下。这也算是当下的力量。所以那个时候我写下了《活在当下》那篇短文。每一次当你很痛苦的时候,就先把当下的生活过好,把卫生收拾好,去锻炼去走走,让自己平静下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6061/661503c048208124.jpg)
而今天,就像是当初突然想明白自己到底是外向的人还是内向的人一样,我突然想明白了自己追求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
是我对未来的认识不清晰,也许是因为生活经验不够,也许是因为着急而局限了自己的思维,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我把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了,几乎全部的内容都是工作的状态,完全忽略了生活,但是内心是有些强烈的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因为专注于工作方面的思考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内心又有一股强烈的反抗力量,这使我常常怀疑,内心如此反抗,是否因为这样的工作规划其实可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而完全没有想到,那是自己对于生活的诉求。相反地,当我去思考生活的时候,全是简单的、小小的美好,比如研究烹饪、给绿植浇水修剪、保持锻炼、写写文章看看书、出去走走拍拍晒晒太阳、关注流行时尚趋势、唱歌……没有一点工作的内容,由此,以为自己是很想要这种生活的而不是那种工作状态,但是想想如果放下那些工作以及事业的追求,那内心就又有一股反抗的力量。
想想,如果把工作和生活拆开看,所有的困扰是不是都迎刃而解了?这没有矛盾,是可以兼得的。
我是一个单身的人,以我的角度去评论分析有孩子的人是不妥的。如果你有家庭,有孩子,也有一地鸡毛困扰着你,我想你也可以拿出笔拿出纸重新去思考工作和生活的真相,去思考你真正的追求,去思考你的当下最混沌的部分以及如何划出边界?对于各项事物你的底线在哪儿?如何向别人说明你的边界等等?
自我探索通常不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人的智慧就是在经历中磨炼、探索、思考悟出来的,这条路并不好走,很多人都撑不过来然后选择躺平,自我放逐、自我放弃或者很长时间地陷入胶着,持续地挣扎,在挣扎中焦虑、恐惧或者放弃。最极端的,是《人间失格》里描写的景象。
有些人的痛苦,痛苦本身是深沉的,但造成痛苦的问题是表面的,是具体的事务,是执着的苦、是混沌的苦……嗯?感觉要写到佛学上去了。不,回来~我们是在哲学科学的范畴去聊工作和生活的真相。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6061/01e0a618331692b0.jpg)
你看人啊,所有的情绪都是自己的意识产生的,如果你因为焦虑、愤怒、悲伤、仇恨、顽固等等带来了很多痛苦,当痛苦笼罩着你的时候,学会退一步,抽身出来思考。如果一时想不明白,一定要及时放下,先放一放。也许你也和曾经的我一样,不想浪费时间,或者因为大脑思维被圈住就想一定要解决为止,那么,你看看我的经历,你看看其他人的经历,这种时候往往就像紧箍咒,你越挣扎,会被框得越紧越难受。尝试放一放,先做好眼前的事并没有浪费时间,往往走着走着就柳暗花明了
以前有一种说法是要学会放松,用放松的状态思考、用放松的状态做事。而这一点,没有经历过挣扎、没有学会放下的人是永远不会真正理解的,当你的人生经历这些痛苦并自我救赎之后,你就会发现,放松就是一种真正的云淡风轻,像太极一样,一来一回,借势顺势,天人合一
我还不到30岁,我知道人生还很长,可能会比较顺畅,可能还会经历困难和打击,但是我现在整个心态放下来了,有规划,善应变,也能专注当下持续付出,理解时间,可以踏实地跟着时钟向前,那我想,这就是未来的希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6061/fe9d3d2a0c2883e4.jpg)
祝愿每个愿意去自我探索的人都能最终看到光
推荐三本在自我探索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对我触动最大的书:
《人间失格》:自我放弃的人生最糟糕的样子,让人痛恨,多次读不下去,最终读完,是深深的警醒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比起《人间失格》的程度)如果没有自我放弃,我们可不可以没有价值追求地随风而去?阅读书中几个主人公的经历和态度,读后的感悟是:一时地放弃责任是畅快的,永远地逃避责任人格上是不健全的,最终也是会后悔的。我选择简单的工作和生活到底是一种逃避还是真正的热爱?每次你选择放弃的时候都要确保至少你不是因为逃避。
《月亮与六便士》:什么是你真正热爱的?如果大家都反对,你还会放下富足的一切从头开始去追求吗?如果你决定去追求,考察过吗?有计划吗?想过退路了吗?很多读者都在赞赏主人公在所有人都在抬头仰望月亮的时候只有他低头……但主人公最后的结局是令人唏嘘的,他的整个追求的过程都是凌乱的。唯一值得赞叹的只是最开始的那执着的勇气。如果说勇气是世间最可贵的品质,那我觉得这种说法过于浪漫,需要加上理性的思考
-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