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我们所接收的外部信息有90%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而它又是非常脆弱的。有1/6的部位裸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受到伤害。
当眼球受到无法治愈的伤害时,最终的处理方式往往是摘除眼球。在眼科疾病临床治疗上,眼球摘除手术是最让眼科医生无奈的手术之一,它本身是一项破坏性手术,目的是解除无视力眼的疼痛、防止恶性肿瘤扩散、以及改善容貌等,通常是患者和医生最终迫不得以的选择。
由于该手术的影响是终身的,所以术前必须明确诊断经病人及家属签名同意,办理合法术前手续方可进行手术。
什么是眼球摘除手术
眼球摘除手术是将眼球周围的组织(包含六条外眼肌以及视神经)切断,使其与眼球分离,然后将整个眼球摘除出来。
眼球摘除手术图例保留结膜囊用来后期放置眼眶植入物,同时大部分的眼外肌肉都保留在眼眶内,为日后义眼的活动性提供基础。
什么情况下需要摘除眼球
眼球摘除手术是最终不得已的选择,一般来说,当发生以下情况时,病人需要接受眼球摘除手术。
1、眼球内恶性肿瘤,例如发生在儿童身上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以及主要发生在成人身上的黑色素瘤。为防止肿瘤发生眼外或全身转移,危及生命,而只能牺牲眼球,将它摘除。
2、眼睛失去视觉功能且眼球失去正常结构或者发生眼球萎缩,出于重建眼眶支持力和外观的考虑,需要摘除“坏眼”,换上眼眶植入物和义眼来维持支撑眼眶的力量,同时改善外观。
3、完全失明且眼痛,例如青光眼末期,视神经被完全破坏而致视力完全丧失,但过高的眼压会造成难以忍受的疼痛,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眼球摘除手术。
4、眼睛外伤令眼球组织破坏严重,视力完全丧失而且无法恢复。另外,如果一只单眼受到严重受伤感染,为预防患病的单眼造成健康眼睛发生交感性眼炎,通常只能摘除这一只受伤的单眼。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眼睛护理
手术后的一段时间,预防感染和止痛十分重要。可以使用抗生素(口服或者静脉使用)来预防感染;使用止痛药物或冰敷眼眶周围,以减轻肿痛及出血。术后手术眼会用纱布包扎加压,包扎的纱布在术后三天左右由医生拆除,改用眼垫纱布覆盖并开始使用眼药。术后一至两月待伤口完全愈合后,可在医生的安排下装置义眼。 在此期间,如果出现持续眼睛红肿、疼痛或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发烧、头部僵硬等症状,应立即找医生诊治,以防感染或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后病人的活动和饮食并没有特别限制, 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眼视力会丧失立体感,导致对物距的判断不正确,因此从事日常活动如上下楼梯、倒热水等应特别小心,避免意外发生。
心理护理
因疾病或受伤,接受眼球摘除手术往往是最无奈的选择,由于得知需要进行眼球摘除噩耗的刺激,又考虑到眼球摘除将影响生活和工作,造成生理残疾和视功能的丧失,使得病人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
除此之外,病人有时还会产生厌倦的负面情绪,对术后的护理措施采取排斥的态度,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接受眼球摘除的病人除了要照顾其眼睛的健康外,还应该注意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消极情绪的影响,保证病人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
Q/A关于眼球摘除手术,你可能还想问这些
1. 摘除眼球后还能够正常流泪吗?
即使眼球被摘除,但泪腺分泌仍然会正常工作,如果眼睑没有损坏,仍然会正常流泪。
2. 手术后可以移植眼球吗?
眼睛的神经细胞就像大脑细胞一样,细胞死亡后就不能再生。因此,正如大脑不能移植,以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做到眼球移植。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不少仪器用于辅助失明人士获得部分“视觉”,例如舌头导盲仪等,让他们能通过身体的其他部位去“看”世界。而通过刺激大脑来获得视觉的研究,也已经开始在病人身上得到较满意的效果,当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去完善这些仪器和技术,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失明人士重见光明,也将成为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