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故事
同事文哥分享过一个自己的经历,曾经一起同时参加工作的同事,很早就转行离开了,关系很好,但电话里信息联系一直未断过。
随着时间的流逝,长期没见面,联系就减少了,但毕竟熟人关系还在。
那哥们儿离开后也在到处碰壁,开始也混的一般,但终于还是先成了家,结婚的时候请了文哥,文哥当时可能觉得以后不会有太多来往,加上行业的不同,所以犹豫不决,最终没有去。
没去可能在当时是对的,因为大家兜里都没几个钱,但现在文哥后悔了。。。。。。
文哥给我分享故事时,给我看了对方朋友圈,确实挺牛,这几年很拼,有了自己的公司,在省会都有几套房,可以说事业正风生水起。
文哥等于失去了一个贵人,因为没有参加别人婚宴,也没有随礼。所以每次浏览到前同事的朋友圈,估计都会让其自责和后悔。
这里并没有批评文哥,只是作为一个案例来讲。
其实如果我们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不在同一行业,二不在同一城市,三加上几年前大家都差不多的水平和能力,也没有想过未来会有求于人的一天!
自己的一经历
其实自己上个月就碰到一件事,让自己也觉得有些感伤。
一同学父亲意外去世,因为远在外省,不在老家,又不好以发红包的方式,就请一直关系好的一位在老家的老同学帮忙随礼。但那天发微信给那老同学就是不回。
第二天也没有回信息,当时第一本能反应觉得可能是对方变了。
因为同学10多年,觉得还是挺伤感,再怎么样也不会不理人啊,那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现在可能找到问题所在。
这么多年都在外省,每年就年假才回去一趟,平时没有什么交流,连简单的问候都没有,想想很不可思议。
等于我对老同学联系都是在有事找他的时候,特别是很多次同学结婚送礼这类事情,试问自己,如果换做我是这样的在外省一年见次面,平时随份子钱的事才找自己的人,我会是什么反应呢?
我想我也会烦,自己又不是在外面做生意发了,又不可能成为别人的贵人,对方都有自己的家庭工作,哪有那么多闲时间帮,有可能别人当时也有事,或者就是干脆觉得自己不太可能成为贵人,关系也就觉得没那么重要了。(希望自己都想错了)
两个故事反应了什么?
人脉维护
从两个层面反思
第一,没有时间感,没有计划
其实时间过得会比我们想象的快,读书时想着早点毕业,工作后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我们也不可能永远只在一个地方,不可能一辈子只在一个公司工作,在草根奋斗的层级,也就是刚工作的几年,都觉得年轻,正是拼年轻的时候,对于时间其实没太多的感觉。
没有时间感,就极有可能没有好的职业规划,任由重要和不重要的人在身边来来往往,特此是那些潜力股。
就像女孩对刚工作的男子,不可能看得上,而看得上的人又可能看不上自己。
第二是感情账户的不够重视
可能惯性着读书年代的经历,曾经习惯索求父母的给予和老师的强制灌输。
缺少主动+的意识,在感情账户上的关注可能是0,另外也容易混淆,觉得我读书时对你好,你就应该对我好。
在感情投入上似乎反应了传承的重要性,也可能就是富人会更富,穷人难翻身的原因。
如果我们都一开始就有培养人脉的意识,并像家常便饭一样,经常在检讨和投入,可能很多就不会出现上面两种例子。
甚至对自己家人的情感投入,都没有意识到重要性。
总之,我们要有时间感和计划,去做感情账户的投资,相信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这次反思希望还来得及,真希望很多道理不要硬是老了才明白,现在觉得最幸福的事就是有一种好的传承氛围,即使当时不懂,但最终在某一刻会醒过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