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乐坛里,陈升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听他的歌,很难分清这个人平时是醉的还是醒着的。他醒的时候,就是“把悲伤留给自己”, “六月”这样的大众情歌,等到他醉了,就变成了“老嬉皮”,梦想醉卧巴黎街头,却只想吃口道地的炒河粉。咀嚼一下歌词,还真是一种流离的诗意,只是,有点漫不经心。歌词是否走心因人而异,但陈升就是这样矛盾而又独特地存在于世。 不过,等到他醉得厉害了,他又开始玩戏曲了,那才真的要了命。
据说北京一夜和牡丹亭外都是大醉的时候写的。确实,清醒的状态是写不出这样的情的。
One night in Beijing,他喝的有点多,留下了许多情。然后,北京城突然万物有灵,那些飘散的历史尘埃纷纷化作了古老而伤心的魂,又让无数人动了无数的真情。在我看来,如果从书画分级制度来评定,“北京一夜“已经是神品,已达到了超高的境界,而”牡丹亭外“就更不一样了,它是逸品,是达到极致而产生的无法之法。别看它荒腔走板,说好的牡丹亭,结果从黄梅戏唱到了临川四梦,又唱回到了自己。说它是逸品,那是因为,这一次,他自己彻彻底底入戏了。
陈升在1988年自己第一张专辑封面上就写到“如果你认为我有一点怪,那是因为我太真实”。
他果然怪极了。一开头就怪,“为救李郎离家园“,好吧,唱黄梅调就唱吧,可听起来也不是那个味。那种唱法,就像一个被老汤浸泡了不知多久的中年老男人,带着一身的卤味,起床,穿着睡衣慢慢下楼,随口哼几句无聊的戏。 而唱到”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 的时候,中间有了一个沉默,为什么?开始思量自己的故事。
“从古到今说来慌,不过是情而已”唱的波澜不惊,“这世界有点假,而我莫名爱上你”又有点调侃。但是演着演着,说着说着,就把自己说进去了。“这人间苦什麽, 怕不能遇见你”。黄粱一梦,写歌的人早就堪破了情,自认为懂情懂爱,只需看别人的戏,可是没想到,自己依然动了情,入了戏。是写歌的人假正经吗?还是听歌的人最无情?
人生是戏,还是戏如人生?一出好戏让人看了难免五味杂陈。“牡丹亭外雨纷纷,谁是归人说不准。” 看戏的人总以为自己无情,可是分明台下台上都是自己。戏里戏外,又有谁真的分清了?“是否你走过了我身边,惶惶惑惑一瞬间“,到了这里,看到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在那里上妆,带着自恋,表情凝重。二十年后,他说自己不懂情也不懂爱,因为终于明白,出戏入戏间,还是躲不过。所以,听歌的人啊,写歌的已经断了魂,是你们依然不懂情。
后来在好声音里有谁翻唱过这首歌,名字记不清了。但是我想说,就这种段位,还是省省吧,如此深刻又闷骚的歌,也只有那百花深处、牡丹亭外的陈老师自己才能驾驭。
升哥,这世界有点假,但是,你挺真实。
歌词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 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啊
好新鲜
李郎一梦已过往
风流人物今日在何方
从古到今说来慌
不过是情而已
你问我怕什么
怕不能遇见你
这世界有点假
可我莫名爱上她
黄粱一梦二十年
依旧是不懂爱也不懂情
写歌的人假正经
听歌的人最无情
牡丹亭外雨纷纷
谁是归人说不准
是归人啊要分明
还是情而已
你问我怕什么
怕不能遇见你
这世界有点假
可我莫名爱上她
黄粱一梦二十年
依旧是不懂爱也不懂情
写歌的人断了魂
听歌的人最无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