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律使人学习/思考/成长
作为社会规范和法律混合体的礼

作为社会规范和法律混合体的礼

作者: 846ef2612b44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23:59 被阅读6次

自律使人学习,早起第四百零五天

在《博弈与社会》一书中,提到了儒家的社会规范,把孔子看成是和释迦牟尼和耶稣一样,是轴心时代最成功的制度企业家之一。最初的几百年,儒家也面临着与其他“诸子百家”的竞争,被统治者排斥,甚至经历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迫害,但自汉武帝按照董仲舒的建议“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文化就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主导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儒家被中国人和东亚其他国家的人广泛地接受,并且在今天又被重新阐释,有些学者提出了儒家复兴的概念,可见其生命力之强。 

儒家文化构成一个社会治理的主导体系,是因为它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规范模式,在中国历史中体现为“礼法”制度。当社会规模扩大的时候,相对于社会规范,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将不断增强。但中国或许是一个例外,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共同体,儒家文化一直是社会治理的主导力量,至少表面上如此。究其原因,在本质上,儒家制定的游戏规则是一种社会规范和法律的混合体。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比如研究孔子的学者可能会认为,“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但我们所说的儒家文化,是构成中国的社会治理机制的核心规范,是一个思想体系的制度化构造,因此其核心是“礼治”,“仁”是“礼治”的灵魂。儒家的思想塑造了中国的制度,即便是秦朝也不例外。有考古从侧面证明了儒家思想在秦朝的重要影响。对此给出最好总结的是陈寅恪先生,他说:“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制。秦之法制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即太史公所谓“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之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而于秦始皇之身得以实现之也。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遗传至晋以后,法律与礼经并称,儒家周官之学说悉采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实现。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是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尽管存在着不同的思想和学说,儒家文化仍然是中华帝国,甚至是中华民族的制度内核。

在一定程度上礼相当于法律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这也就能说明有时候道德的约束在某些时候比法律更管用,法律属于强制性措施,而道德属于软性措施,说法律是道德的补充也是没错的。

2019年5月8日

我是有点逗的正经人

时而神经,时而正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

一名终身学习者

相关文章

  • 作为社会规范和法律混合体的礼

    自律使人学习,早起第四百零五天 在《博弈与社会》一书中,提到了儒家的社会规范,把孔子看成是和释迦牟尼和耶稣一样,是...

  • 2020年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法律基础一、法和法律(一)法和法律的概念1、法的概念。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发展...

  • 迷失

    多数人受到道德、法律、伦理的约束,不再以硬暴力作为主要的生存手段,通过良好教育、工作关系、社会规范隐藏可这种原始的...

  • 如何经营你的婚姻?

    在社会上行走,本身就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行为都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法律、他人的承受能力等的限制。 作为进入婚姻的人...

  • 《刑法格言的展开》随笔(一)

    法律是调整人行为的社会规范。就是说法律是存在于社会当中的,只要有社会就有法律,只要有国家就有法律体系。有社会、...

  • 如果法律难以维权,那么道德该如何自立?

    法律和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大社会规范,二者密切相关。但在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法律难以解决的问题,道德仅仅...

  • 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男女平等,给女性带来了什么

    最近读《亲密关系》,开篇部分提到,社会规范的演变,总是要满足那些掌握经济、政治和法律权利的强势人群(即男性)的利益...

  • 法律、道德、人性

    道德和法律都是规范群体中的人性的。只是规范的范围和力度不同。 每个时代的人都会给道德中的社会规范「画一条最低的线」...

  • 智慧与真诚

    “礼”的原意是要提供一套社会规范,使我们内在的感受得到适当的表达。 不过,礼一旦形成后,也可能成为桎梏,处处限...

  • 法理学

    一、法的概念 1.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 2.法的特征:1.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规范;2.国家制定和认可的;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为社会规范和法律混合体的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ob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