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见读后

看见读后

作者: 章小白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4-12-04 11:27 被阅读38次

这是一本关于柴静过去十年做新闻做主持的心路历程,我狠喜欢柴静文章,尤其是她写人的时候,像是白描,平实而又有力量,人就这样短短几段对话跃然纸上,我印象最深的是写土家野夫写冯唐写白岩松,能够感觉到有些用词过猛,但就是喜欢没有办法,大概是心中都崇拜英雄喜欢悍勇吧。

通过这本书看见柴静也看见自己,首先来说,柴静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样才华横溢,她是一个普通人,有一点执拗有一点文艺的女人,重要的是她一直在改善自己,看见自己。在采访时,李安说心中有卧虎,我想外相安静的人或许内心总有按捺不住的猛虎,至少柴静是这样的,像是涓涓细流,我甚至听不见她那青绿的流水声,但我知道,我不能阻止她越过枯泽趟过心田,用她的话说就是”绝不撤步的对峙”。书中都是写的别人的故事,都是些狠沉狠重的故事,但总会情不自禁想到自己,于是,越是沉重反倒越不能感同身受,比如非典比如地震,我更容易在一些小故事中自我感动。

一直网上都有对柴静的吐槽,称其为拆姐,诟病比较多的:矫情,文艺范做不了采访,表演性主持,悲悯。最直接的就属看不顺眼了,这就真没办法了。最近战地玫瑰的文章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柴静主张关心新闻中的人,而闾丘则说记者的职责是追问真相,追问真相自然没错,国内的情况就放在那里,记者就一定得尖锐,一定得拷问制度?

网友@欧阳梦粥说

@闾丘露薇 你的错误,或者说很多记者的错误,就是花了太多时间去向别人证明自己是记者。仿佛只有戴着头盔走向战场,戴上口罩走进疫区,或者跟法拉奇那样在霍梅尼面前丢弃头巾,才是好记者。我们太忙着扮演记者,扮演“追问”,跟火车一样驶过一具具的尸体,毫不留恋,心如铁石。嗯,就是这样。

相关文章

  • 看见读后

    这是一本关于柴静过去十年做新闻做主持的心路历程,我狠喜欢柴静文章,尤其是她写人的时候,像是白描,平实而又有力量,人...

  • 看见――《看见》读后感

    在这个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来源四面八方,公众的话语权也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多的媒体人难以找寻出路。...

  • 《看见》读后记

    摘抄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 要想“看见”,就要从...

  • 《看见》读后感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此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的坝。 这本书的作者,是...

  • <<看见>>读后感

    对柴静没什么太多印象,依稀记得她主持过什么调查类的节目,似乎叫《新闻调查》,节目里的她总是穿着朴素,拿着笔记本面对...

  • 《看见》读后感

    《看见》

  • 《看见》读后感

    距离考研屈指可数了,我还抽空看完了《看见》这本书。 柴静写的,心里有点喜欢这个临汾的女记者啦,觉得很真实,就像书里...

  • 《看见》读后感

    《看见》是我很早之前就买了的一本书,记不得当初为何要买它,但买回来之后匆匆翻了几页以后就被我束之高阁。就在前不久,...

  • 《看见》读后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翻阅了《看见》这本书,还记得那是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市中心一家不大的书店随意阅读,相中《看见...

  • 👉《看见》读后感👈

    这个寒假读了柴静的一个作品《看见》 柴静,央视记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静抛开电视节目的话,大概会是个出色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wg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