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来惭愧,在北京待了近十年,故宫倒也去过几次,那时候只走马观花游览了一遍,就像游览其他旅游景点一样,最多看到电视剧里出现过的地方,能多留意多拍些照片而已。看了《故宫里的中国》这本书,终于让我对故宫的认知脱离了电视剧情,真正了解到它的内涵以及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感觉自己曾经去的是一个假故宫,当时根本就没有发现它真正的美景与珍藏。其实故宫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自己的故事。
这本书不算科普,也不算故事,而是用大量精美的摄影作品和相应的文字,从“国、家、屋”三个维度介绍故宫的方方面面,读这本书比实地去参观了解到的更多,比如对重点文物的介绍,和故宫整体的布局与设计,都能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借此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故宫中起到的各种作用。
从布局上来看,故宫内的所有建筑都是严格按照尊卑和等级来建造的。沿着中轴线从两旁延伸开来的一座座宫殿,都是按照封建社会的尊卑与亲疏的等级关系错落有致的分散开的。书里有一张完整的明清紫禁城全景图,从图上来看就会发现,这些宫殿组成了一个轴线突出、主从分明、统一和谐的整体,形成了一种中间高四边低,如众星拱月般低格局。
从色彩上来说,故宫内的建筑用色大多遵循了阴阳五行学说,宫殿上的金瓦是黄色,还有各种服饰上也喜欢用黄色,在阴阳学说中黄色属土,土居中央。还有宫城内大面积的红墙,红主火,火主礼,色赤。紫禁城乃天子的家,具有至尊的地位,因而,宫城四周的垣墙及宫殿都使用了红色。
还有故宫内的各种瑞兽,都是象征身份等级的神兵。宫城内的所有建筑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在外观和陈设上就可以分辨出主人的身份等级和地位,而最能反应房屋身份地位的就是房屋上的屋脊兽以及宫殿前的瑞兽。比如太和殿三级台基上排列的18尊鼎式香炉,就象征了皇权永固。慈禧在晋升为皇太后之后,就在储秀宫门前摆放了一堆铜龙和铜鹿,由此可见她内心对皇权的渴望,以及掌权后身份的变化。
这些都还只是单纯从故宫建筑和布局来看,书中还介绍了政权更迭、宫廷礼仪、文化等等不同的内容。其实最吸引我的还是书中那些精美的摄影作品,都从不同时间、不用角度、不同季节记录了故宫的影像,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是被书里这些照片吸引住了,每一张都非常精美,还有很多都是在景点没办法近距离参观的地方,以及很多没办法展出的国宝和它们身后的各种故事。读这本书就像一次与故宫精神上的深度交流。故宫是有温度的,也是有灵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