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喜马X博雅云课堂MCN讲师提纲

喜马X博雅云课堂MCN讲师提纲

作者: 梅也 | 来源:发表于2020-10-03 23:01 被阅读0次

    一、开场白

    第1页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博雅云课堂梅也。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在三年之内完成2000多节融合创新的课程。

    没错,融合创新,就是我们的亮点之一。我们所有课程,都是融合创新的课程,感谢喜马拉雅MCN学院邀请我们来进行这场分享,我也很乐意把我们在「如何做出融合创新的课程」这一点上的探索和经验与大家分享。

    第2页

    我们最初一门课程是《给孩子的中国美术简史》。这门课程被中国教科院纳入其未来学校国学启蒙中心和艺术中心。三年多以来,我们更多课程被教育部规划建设中心未来学校、北师大教育创新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海淀教科院、苏州新区教师发展中心以及新东方、众多一线学校、一线教育机构高度认可。

    我们知道,这些实验机构、实验区域,都代表着国家课程改革的风向标。博雅云课堂也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风向标,立足于融合创新这个点,做出了一些成绩。

    第3页

    在教育圈,有两个被高度认可的教育奖,一是国家教育成果奖,这个是官方的,另一个,可能是代表民间的,是以刘坚等教授创办的北师大教育创新研究院每两年一次颁发的SERVE大奖,这个奖,在我们看来,可比中国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说这个奖有非常高的含金量呢?

    第一,它是经历三轮盲选,每一轮专家都是业界翘楚;第二,它提出了非常明确的价值主张,可执行的操作理念,可复制的业务模型,这恰好是弥补我们国家产学研中常常所欠缺的,我们知道,在国内,大学既可能是象牙塔,与现实距离遥远,也可能是菜市场,有一点小成果,就待价而沽,恨不得把白菜卖出人参的价值。

    总之,研究的归研究,应用的归应用,产业生态链尤其是教育产业生态链异常难以建立 。所以,这个SERVE大奖,恰好以其5C核心素养为中心创立的模型,为教育产业生态链建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论。

    第4页

    关于5C核心素养,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首次对外发布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求,追问“打下中国根基、兼具国际视野”的人到底应该具有哪些素养,提出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并搭建框架、阐述内涵。

    北师大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曾经在多个场合阐述“5C核心素养模型”的内涵,其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因这5项素养的英文首字母均为C,故称该模型为核心素养的5C模型。

    第5页

    因此,2019年,我们从2000多个申报项中脱颖而出的时候,我觉得这不仅是对我们的一种奖赏,一种认可,更是一种指路,赋予我们一种很强大的坚守之力。毕竟,融合创新其实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二、什么是融合创新的课程

    第6页 

    那么,到底什么是融合创新的课程呢?

    第7页 

    我觉得首先要理清这个概念。

    第8页

    在我看来,融合创新课程至少要符合学科内容融合、符合学习模式融合,两者缺一不可。

    学科内容融合,字面意义比较好理解,就是跨学科的课程设计。

    当下有比较流行的STEAM课程和大语文课程,说起来也是一种学科融合。但是,且慢,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浅浅的学科融合。

    长久以来,我们的学科,是呈现一种割裂状态的,我们老师,本身就是分科教学教出来的,所以,让老师们设计学科融合的课程,很多时候,会呈现出比较简单的学科+学科的迭加课程,在我看来,这不是真正的学科融合。

    先来看学科内容的融合。

    我们始终有一个看法:任何一种能力都不是可以单独培养的,任务一种个性都不是单独发展的,学科内融合的意义,就是通过多学科知识的有机贯通,不仅让学生用多学科的思维去理解知识,更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正确地辨识价值,丰盈内心,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成就更好的自己。

    第9页

    还是拿具体例子来说吧,《陪孩子一起看中国画——华夏美学通识课》,这就是一门典型的学科融合课程课程。

    目前,它已经超过了200万家庭正在使用。在这门课程里,我们通过240幅高清名画,陪孩子一起去认识传统中国,美学中国。

    第10页

    古代没有照相机,中国画,就如同相机一样,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风土人情的变迁,历史事件的风云,士人墨客的琴棋书画,贩夫走卒的劳作艰辛。中国特有的长卷画卷轴,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发明。它移步换景的创作与欣赏方法,就如同现在的一部部纪录片,为我们真正了解古代中国,提供了绝佳的视角。

    让孩子仅通过诗词歌赋以及古代典籍去了解中国文化,继承民族传统,其实还是蛮难的而中国画,恰恰以一种直观的体验带领学生切入学习。

    第10页

    从夏圭的《溪山清远图》、我们很容易体验到天人合一的中国道家思想,

    从宋徽宗的《捣练图》,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服装生产流程图,引导我们对”千户万户捣衣声“这句诗所含的意蕴的理解,

    从唐寅的《渔隐图》,可以体验到中国士人渔隐思想的生活方式,学生到了初高中,会学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是,江湖是什么样的?图像中,我们看到,有月下访友,有童子烹茶,有散发扁舟,我相信,有了这幅《渔隐图》,学生就很容易就能理解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哲学意蕴、家国情怀了。

    第11页

    《陪孩子一起看中国画》这门课程,融合了中国古代的美术、艺术、诗歌、社会、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诸多学科,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立体的美学的中国,看到了活在历史书中的历代将相和相对面目模糊的士农工商。

    近年来,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传统文化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果不能从源头上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文化,那势必会用更多的记忆、更多的题海战术去占满学生时间,学生只能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扑腾挣扎。

    没有自由成长的时间,我们是培养不出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能力的学生的,他们如果一直被习惯灌输,习惯被安排,很难适应这不确定的未来。

    这当然不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我以为,目标是引领学生学会用当代眼光、国际视野去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持我们的民族传统,融合科学的理念与素养。

    所以,陪孩子一起看中国画,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12页

    再来说学习模式的融合

    众所周知,90后,00后,乃至现在的10后,他们是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了。那么,他们无论是获取知识的模式、思维的模式,都和我们大不同。

    可以说,互联网,尤其是无线互联网的发明,已经使教育的场景、教育的模式、教育的边界都发生了且还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只是我们可能还处于变化的前期,对未来已来这句话的理解尚不够深入。

    我们是国内做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最早的公司之一,比很多专业研究机构都要早。

    第13页

    2019年,我们首席专家以及各实验学校,在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微论坛上,报告了混合式教学在区域、学校的应用。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叶翠微先生参加完论坛后,曾经这样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种范式是有自己的逻辑基础和哲学基础的。

    叶教授认为,我们始终锁定在怎样为成绩的增长而促使我们工具的成长。学习文化的成长是怎样面对新问题、发现新问题、不惧怕问题,因为你总会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一个GPS,只要愿意坚持,一定有出路等待着你。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文化,能够让孩子在一个GPS的指导下,自行其道,自己走到学习的远方。

    第14页

    我觉得,学习模式的变革,比内容创新的难度更大,更艰难。但我也一直坚信,这种教与互的模式变更,并且所有教育工作者能常态化使用后,教育的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因为我经常会走进学校,我们课程应用场中,也会收回各种不同反馈的声音。其中有一种很典型的声音是:梅老师,我用你们的课程,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科目我都不好掌握,学生的进度也不一样。

    我很奇怪地反问他:你为什么要学生都一样呢?大家都似乎忽然发现,在技术的加持下,原来可以同一间教室,不同的课程。反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位校长或老师听了以后,觉得我问得不对。

    我们融合创新课程本身就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我们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那么,无论是同一间教室,还是不同的教室,至少,在学校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课后三点半等应用场景中,我们为什么要学生学一模一样的东西呢,进度也要求一模一样呢?我们设计好课程,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难度、自主决定课程的进度。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这的确不好做,但是,当学生手里有终端的时候,自孔子以来所期望的因材施教,终于有了可能性,学习的边界正在打破,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多好的福音。老师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

    我记得,几年前,我说我要做中小学博雅通识课程,大家还处于一片茫然状态。可是现在,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认识。

    有一次,我在字节跳动教育部门讲混合式教育理念的时候,字节跳动的相关负责人,还是很深刻地理解了我的想法,只是,他也承认,这个想法,也还是相当超前的。但在我看来,已经是迫在眉睫。

    第15页

    总结起来说,学习模式的创新融合,需要教育人理念上的变革,老师、家长都要从高高的威权上走下来,平等地和儿童对话,改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领者,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使命是寻找、创作全球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最适合自己学生的资源,我以为,这是我们作为教育人的一个最重要的角色。

    三、融合创新的课程,落脚点在哪里? 研究课程标准是不二法门

    那么,融合创新的课程,落脚点在哪里? 在我看来,研究课程标准是不二法门。

    博雅云课堂是做K12阶段的博雅通识教育的,是基于教育部规划建设中心未来学校和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融合创新课题生发出来的一个项目。

    在我们课程设计最初,就确立了五个原则:以儿童为中心的原则、任务驱动原则、线上线下混合原则、学科融合原则、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原则。

    以上这些原则中,每一个原则都对课程设计提出了很高的标准。

    那么,如何做好融合创新的精品博雅通识课程,无论是团队的组织、内容的设计,都具有相当的挑战。

    我们找到的最重要的抓手就是课程标准。

    在我们国家,目前,小学和初中执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高中阶段,教育部组织修订并于2017年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也正在修订之中。8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方向,引起教育界极大关注。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接受了《人民教育》总编辑专访,向公众详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方向。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己去看一看。我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创新人才培养,不能等到大学阶段,必须前移,一定要从中小学抓起,从课程标准开始突破。

    大家如果再往前追溯一点,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作为一家专业的数字课程研发机构,我们认为,课程标准才是我们真正的行动纲领。

    以新的高中课程标准来说,这是一份很先进的课程标准。事实上,我们不止研究我们国家的课程标准,我们也会对标美国、欧洲等课程标准。我相信,即将出台的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也将会是一份立足全球、面向未来的课程标准。

    我们来看发布会上提到的几条:

    一是注重培养创新人格。育人目标上,要从小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灵活、自信、专注、合作等良好品质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是引导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

    三是用评价引导创新。课标要加强对考试评价的指导,摒弃简单、一刀切的做法,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事实上,这几年,我们做的所有课程,我们搭建的平台,都是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倒也不是我们有先见之明,而是,我认为,在我们全民都被引入教育焦虑之中的今天,不破不立,创新教育的内容、教学的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还是回到我们具体的课程建设中。最新版的高中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质量要求,均提出了很翔实的指导意见。再如,2017年,国家也颁发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如果我们认真阅读这份课程标准,就会发现:

    课程设计,尤其是融合创新的课程,需要能够让学生真正有深度地学习,有深度地思考,有思考地表达。

    我们知道,有一种被全世界都公认为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它认为,知识若能被有效吸收,通常,我们需要做好引导和设计,让学生不仅是被动输入,更要主动输出,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有效内化。

    当前,课程资源可谓海量,但是,这次疫情中,教育圈很多大咖都在说:优质教育资源太少。我个人感觉,就是我们很多课程,往往就知识讲知识,而知识背后的原理,学习方法的迁移,这些,都没有在课程内得到有效体验。那么,学得越多,可能越会疲倦,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可能还经常听到这句话:学习是反人性的。很显然,我不能赞同。我恰恰认为:学习是人的天性。关键问题在于:你如何定义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是反人性的,刷题,大量刷题,肯定是反人性的。通过融合创新的课程设计,让学习更加人性化,提供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课程,我以为,这是我们作为教育人的职责。

    我们以新颁布的高中各科课程标准,来看看我们应该如何做融合创新的课程。

    语文课程里明确提出四大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这四大核心素养,以18个学习任务群贯穿始终。

    举一个例子:过去的高中语文教学,有一个重要任务是论说文的学习,但新的课程标准,却变成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

    也就是说,我们学习论说文,目标不再是论点、论据、论述方式,而是是思维模型的培养,即借助经典论述文的学习,发展学生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这正是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中要纠正以往重考试轻能力的重要任务。

    首都师范大学的蔡可老师是我们名著课的顾问,也是我们SPOC平台的引路人之一,根据他的理念,我们设计每一门名著课的时候,都是找到这本书的一个或几个点,引导学生层层诘问,层层推演,最终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观点。

    以《巴黎圣母院》来讲,美与丑的对立固然要讲,但是,我们又继续带领学生研究大主教这个充满矛盾与张力的人物,从中一步一步推导出主教复杂幽暗的人性。他在艾斯米拉达身上发现了世俗的美,这和他一直接受的严格的宗教道德教育发生了严重冲突,最终,对世俗之美的渴望在他内心占据了上风,但他又以一种丑陋的得不到就毁掉的变态性格去摧毁世俗之美。

    学生在此层层推导的过程中,必然会培养高阶思维能力,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道德,达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核心素养。

    顺带说一下,如何判断一家机构的STEAM课程是不是学科融合,很简单,我们要看他的课程体系里,这些课程是不是真正融合了数学思维、科学思维、工程思维、技术思维、设计思维以及艺术素养。我们很多家长选择课程的时候,往往会看重赛事,是否能在升学中加分,这似乎是南辕北辙了。

    再以大语文来讲,我们很多一线名师那里,对机构提的很多大语文事实是不大赞同的,因为,不少机构的所谓大语文,其实是一种拼凑。

    自古以来,文史哲不分家,尤其是一些机构 ,打着大语文的牌子,把本该可能上了大学才需要的文史哲知识揠苗助长地灌输给小朋友们,殊不知,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成长自有其规律,真正的语文学科的融合,可能更需要我们冷静下来想,到底什么是学科融合,我们如何对语文学科进行创新融合,让我们的孩子们能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培养出什么关键能力,提升哪些核心素养,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究竟如何看待大语文,我建议大家看首都师范大学蔡可老师刚刚发表在光明教育家的一篇文章:《课改深化,“大语文”大在何处》

    我把这篇文章的地址放在这节音频的评论区,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阅读: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20-09/22/nw.D110000gmrb_20200922_2-14.htm

    四、三年如何完成2000节精品课程设计?结构化思维为利器,精细化流程管理是保证

    我们公司其实人不算多,三年完成2000节精品课程设计,我每次讲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惊叹!这里我要介绍我们常用的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估计大家都比较了解。我们通常对理论的学习也比较容易。但所谓知易行难,真的把一种理论应用于现实中的工作或生活,还是有一点难度的。

    所以,我用具体案例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通过结构化思维在三年之内做出2000节课的。

    首先,和大家分享的:对员工进行结构化思维的培训。

    新员工,尤其是课程部的员工,到我们公司,要反复做结构化思维的培训。确保全公司的人都拥有这种思维品质。

    只有全员拥有这种思维,高效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公司不太鼓励大家加班,因为做创意工作,很多时候是需要灵感的,需要创作者去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要给员工自由的空间。

    我们艺术通识课的温迪老师,最大的爱好就是逛展。如果让她整天加班,我想,她做不出《20世纪的艺术圈》这门广受学生喜爱的课。我们帅侠老师,名字很侠,其实是硬核温柔女汉子,硕士论文写的是鲁迅,她的爱好是买书,读书,所以,她才能和设计师一起,做出《洋葱头历险记》《诗词中的中国历史》这样优质的课程。我们思豪老师,兴趣广泛,文理兼通,他主修数学,还学了很多和专业无关的课程,他有一个兴趣是全中国所有家长都痛恨的:玩游戏。但思豪老师用游戏化思维,为我们、为我们的用户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口。他带领我们去玩太空引擎这样全球最炫酷的游戏,这里,包含了太多最前沿的宇宙科学、物理学、以及尚未经过实证检验的理论物理学家的科学假设。我们科学课设计师,从小学霸,但最爱的事居然是拚图,搭乐高,她认为,这样能让自己静下心来,葆有童心。课程设计师,没有一颗安静的心,是出不了精彩的活的。

    如果我们以内卷的模式来要求员工996,我想,融合创新是不可能的。

    但是,毕竟我们是一家创业公司,效率是量产的基础。如何确保效率,是公司成长的关键。结构化思维,就是我们的利器。

    其次,要通过具体的精细化的流程,将结构化思维形成具体的可视化的执行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内化成员工的思维能力,提升员工工作能力。

    我找几个例子,给大家做拆解吧。

    第一个例子:

    在成立公司伊始,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画出课程设计的流程图。

    配流程图

    当我们课程做到第三门课时,我们就发现,这个流程图远远不够,我们第二个长的流程图是文件存储流程。

    配流程图

    众所周知,作为一家动画视频课程设计公司,其实也就是一家内容生产公司,那么,它每天产出的内容都是海量的,如何存储,如何共享,这都是影响公司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做了多个数据库:图像数据库,视频数据库,音频数据库,自建模板库。共享和协作办公中,中台数据的建立是保证效率、保证信息畅通的基础。我们所有工作都是协同进行的。

    我记得,我们春节放假较早,19号放假,20号,我开始有时间看朋友圈,立马发现不对了。大年三十晚上,我们股东开了个简单的会,决定开放全部课程,并于大年初二,开始做高中专题复习课。因为疫情期间,高三学子是最惶恐不安的。此时,我们员工都散在全国各地。动员起来的一百多位名师也都散在全国各地。但因为这种在线协作办工的模式已经成为我们员工的习惯,流程特别畅通。我觉得,夯实产品研发的基础,就是思维模式的革新,也是一家创业公司能不能存活下来的首要条件。

    我们知道,课程,或者说教育产品的生产与服务,是非常长的。那么,我们用结构化思维去确立目标,拆解任务。

    第二个例子:

    我们有一门畅销课程《诗词中的中国历史》,64节课,这门课是由我们北京员工和武汉的员工共同完成的。在立项后,首先根据流程,完成了文本、脚本、分镜、原画,接下来,我们的项目经理以结构化思维的方式,把整个动画制作进行拆解,课程结构拆解成了10个部分。

    作为一个CEO,我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个流程设计师、品控检测师。

    如何组织400位专家名师参与打造课程?善用项目管理工具是核心

    流程长、品控难,是所有MCN机构都会遇到的问题。我觉得,善于应用项目管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从千头万绪的小事中抽身出来,专注于流程中的每一个重要步骤,且这个步骤流向下一步骤的时候,项目组的成员都能清晰地看到。

    目前,市面上各种项目管理的工具很多,也很好用。大家的流程也都差不多。我们试用过多种,最后用的是一款OA。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们课程开发的项目看板。

    配图

    最后,我还要讲一下,融合创新课程设计,并非一味抛弃传统。恰恰相反,我们经常会选择那些最经典的、经过时间淘洗而依旧焕发光彩的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载体。

    以喜马拉雅上的课程为例,《希利尔讲地理》《希利尔讲历史》《希利尔讲艺术》,希利尔老师讲的这些内容,是世界经典之作,但是,他所处的时代,离我们已经有近百年,有些知识是陈旧的,有些知识被考古学新发现证明了是错误的。怎么办呢?

    我们做了几件事:第一,请哥伦比亚大学的陆怡丹作翻译,她中英文俱佳,思维严谨,语言又能保持希利尔老师那种活泼的富有独特魅力的风格。

    第二,请不同学科的名师,如二十一世纪研究院副院长、历史特级教师王雄老师校注《希利尔讲世界历史》,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世界地理教育学会理事、地理特级教师朱雪梅老师校注《希利尔讲世界地理》。

    第三,我们根据通识课程特点,在每一节课,都设计了开放性的探究题,帮助学生或家长和老师,能从某一个点引发出去,引导学生或思考,或探究,或讨论,慢慢地,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知识结构和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认为,这比单纯地阅读一本书要重要得多,它可以碎片化时间内学习,但形成的,是体系化的知识和能力。

    第四、我们请中国中学语文朗诵协会理事长、上海教育电视台主持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朱震国老师演绎文本。这几位特级教师,我们绝对可以用德艺双馨来形容,最终,他们合作完成了这套课程,深受用户好评。我们运营告诉我,喜马拉雅上,这套课程的完播率还是非常不错的。

    以上就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从融合创新课程的定义,到落脚点,再到团队如何高效地完成课程设计,感谢大家的收听,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启发。

    也欢迎大家在喜马拉雅App上搜索「博雅云课堂」,关注我们的更多好内容。谢谢大家,谢谢喜马拉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喜马X博雅云课堂MCN讲师提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xy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