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帆齐2023年度写作专栏
准备年货 ll 年味浓浓的小方糕

准备年货 ll 年味浓浓的小方糕

作者: 吾心安处 | 来源:发表于2023-01-11 08:16 被阅读0次

堂弟从老家带了些小方糕给我,刚蒸好的。

将鼻子凑近了,好香!是藏在记忆深处浓浓的年的味道。

用指头轻轻按了按,柔柔的、暖暖的,一下子有了小时候厨房里热气腾腾、我在灶旁等着吃的感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只有快过年的时候才蒸糕,在我们眼里,小小的方糕就是年的符号之一。

记忆中,一般在年前一个月左右就有人家开始蒸糕,陆陆续续的,直到年前三、四天才结束。

我家蒸糕的时间,与四邻相比应该属于中等偏后一点,不是那种准备得早、但过年时年货已经吃得差不多了的人家。

父母对于过日子,始终比较节俭,讲究"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即使最困难的时期,生产队年底分红我家从来没有赤字过。

小方糕的材料是米粉——糯米粉加大米粉,糯米占比大。至于是三七分、二八分还是四六分,那要看各人家的口味喜好。

糯米的比例越大,糕越细腻、黏性越强,但会过于实在,缺少松软的感觉;大米的比例过大,米糕显粗糙、缺少黏性,用水煮时容易融化成米汤。

一般来说,三七的比例比较适中。

按份量与比例准备好的米需要用清水先泡上两天,然后去水晾一晾。

接下来的程序是舂碓臼,一种很有趣的活儿。

碓臼是一种古老的生活用具,分为碓和臼两部分。臼是在一块方形的大石头中间凿出的一个圆窝,有40厘米左右深,上粗下细;碓是由长形青石或木头所制,下端非常光滑。臼埋入地下,碓架在臼的上方。

到了春节前,人忙,碓臼也跟着忙了起来。

舂碓臼虽然看上去像在玩一个大玩具,其实需要一定的技术。由一人蹲或坐在臼旁,将米舀入臼,另一、两人在碓尾用脚踩木杠,使碓高高抬起,然后重重落在臼里。

如此反复,臼里面的粮食就逐渐被捣得细如粉末。

如果安装碓的木杠比较粗大,杠上可站立一人,双腿前后"人"字形分开,随着碓的起落两腿分别使劲,这样碓的力量就更大,舂米粉的效果更好。

我最喜欢站在杠上了。一站上来人立刻感觉高大起来,似乎整个舂碓臼的节奏全由自己掌控,就像战场上的将军一样。

有时会把动作做得很夸张,前俯后仰的,把父母和姐弟们逗乐了。

整个舂碓臼活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是放米和出粉,因为在用手放米入臼和从臼中掏出米粉并筛粉的过程中,碓是不停地舂着的,没有停顿。

这对手的进出时机和节奏要求相当高,因为一旦时机不对,手就要被碓舂烂了。

我的母亲每年一次担任着这一最难扮演的角色。母亲在我们眼前从容地放米、出粉、筛粉,短发随着手上动作的节奏摆动,脸上因忙碌而渗出汗珠,不经意间用衣袖轻轻擦试,米粉沾到了脸上……

此刻的母亲是那么生动而可亲可敬!

小孩子大多爱跟在大人后面蹬碓尾,脚很有节奏地一蹬一松,"嗵"、"嗵"、"嗵"、"嗵"……似鼓点一样,好听极了!

有必要介绍一下蒸糕的工具。

农村的土灶、入冬以前就备好的干树枝,是蒸糕的最佳外部条件。根据灶上的需要来烧火,大人、小孩均是好手。

方方的蒸笼一般一个大队只有几副,一个生产队则可能一副都没有。但没关系,预约、借用、以糕作为赠品随蒸笼一起还回……

机制与规则健全而为人们所熟知。不用监督,家家户户自觉遵守。

由于那时我家就有一副蒸笼,因此我更了解一些细节。

比如还蒸笼,户与户之间是有差别的:一是随赠的糕的数量;二是蒸笼尤其是笼布清洗干净的程度;三是糕的质量。

"物如其人",如果有几家连续使用之后还过来,不用问,从相同色泽、品质的糕的数量就能比较准确判断哪些是哪家的。

介绍一下蒸笼中颇具个性的两样东西,糕模与垫板。

糕模是一正方形的模具,等分隔成一个个上大下小斗状的方格,数量分为8*8、9*9之类不等,这一个个小方斗便是小方糕的窝。垫板是一块完整的方板,用于垫在糕模下面。讲究的户主会在垫板上刻上各种吉祥的文字或图案。

糕模与垫板对原材料的要求极高,木质须结实、细腻、在各种湿度的空气中不变形。这木材来自于一种我们那儿称作枸骨树的。据说该木材可用作章料,也就是可用来刻图章。我感觉,不管是否沾了米粉,两样东西摸上去都似婴儿皮肤般光滑。

闲话少叙,快来蒸糕。

取一干净的大竹匾,稳稳平放,将垫板、糕模置于竹匾中,用筛子向糕模中均匀地筛米粉。填满后,拿专用的直尺平平地一刮,再用尺在糕模边轻轻敲一敲,将铺好笼布的蒸屉盖在糕模上,整体上下翻个个,直直向上脱出糕模,完成!

放入蒸笼,大火蒸煮二十来分钟,即可出笼。

我家蒸糕时,分工明确。父亲操作,母亲打下手,姐姐、哥哥负责烧火,弟弟和我负责翻糕和"点红"。

父亲15岁时外出当兵,在东北和南京的飞机场当了8年的空军地勤兵,可以说是见过世面、受过文明熏陶的人。

因此,父亲干活时比较讲究动作的利索与潇洒。比如筛粉,筛子端得平、旋转的速度均匀;比如刮粉,基本上是"一尺清",手上力度与速度掌控得恰到好处……就连简单的用尺在糕模边敲击,父亲也敲得干脆而有韵味。

当热气腾腾的米糕端出来,我和弟弟便站在芦苇编成的席子边上,快速地"点红"和翻糕。

"点红"是一种习俗,有吉祥喜庆的寓意。剪一小段高梁桔杆,用刀"十"字形划开,蘸取少量的红颜料,点在糕中间。

纯白的小方糕,印上红艳艳的四瓣花叶,恰似雪中红梅,让人想起"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最后简单说说我所了解的糕的吃法。

最平常的吃法,水煮糕,用筷子夹成若干小块后蘸砂糖吃,嚼起来"喀嚓喀嚓"的声响永远忘不了。

最有滋味的吃法,油炸糕,压得扁扁的像糍粑,炸得黄黄的特别诱人。

另有三种作为和料的吃法:放入粥锅里、菜泡饭里以及与糖果子一起煮。

你喜欢哪一种吃法呢?

传统的小方糕,带着浓浓的年味!带着童年、少年时期的温暖回忆。

年糕,谐音即"年高"。祝福小朋友们快快长高!祝福年轻人步步登高!祝福中老年人幸福指数年年攀高!

相关文章

  • 准备年货 ll 年味浓浓的小方糕

    堂弟从老家带了些小方糕给我,刚蒸好的。 将鼻子凑近了,好香!是藏在记忆深处浓浓的年的味道。 用指头轻轻按了按,柔柔...

  • 忆过年

    过去缺的是年货,不缺年味;现在缺的是年味,不缺年货。说得对极了!我不看重玲珑满目的年货,却老追忆亲情浓浓的年味。小...

  • 兆辉食品 赵城年货节开幕啦!年货年味全都有!

    新春将至 浓浓的年味,暖暖的情意 俗话说 衣锦还乡不如年货满筐 准备好丰盛的年货至关重要 要过年了 给家人一个期待...

  • 过年啦,又想吃糖,又怕防腐剂怎么办呢?

    马上就是新年了,走在大街上,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那么作为年货必备之一的糖果当然是不可或...

  • 2023-01-20/随写

    快过年了,京城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浓浓的年味在超市,是品种繁多的年货摆满货架,琳琅满目,应有尽...

  • 那遥远的年味

    年关将至,城里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散发着浓浓的年味。街道小巷年货琳琅满目,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采购年货...

  • 味道

    年味越来越浓,每家每户都开始准备年货。记忆里都是童年的味道。那条青石板老街,外婆家对面那位老爷爷做的撒糕,还有外婆...

  • 亲子日记第879篇

    2020年1月20日(腊月二十六) 星期一 晴 临近年关,买年货,送年货的忙碌劲给人们带来了浓浓的年味。 超市里,...

  • 打年货、杀年猪、捕湖鱼——神奇高邮湖喊你来过大年!

    距离猪年春节越来越近 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家家户户都开始灌香肠、晒腊肉 为过年做准备了 您家的年货都准备好...

  • 年夜饭必备!详解炸丸子、藕盒…各种炸货的做法

    进了腊月就有了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准备年货。在旧时,炸鱼、炸藕合、炸松肉、炸丸子等炸货都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准备年货 ll 年味浓浓的小方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zm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