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那些事
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国相当普遍的节日风俗,无论北国江南,还是西域东海,香酥甜圆且蕴藉团圆幸福含义的月饼都是百姓心目中味美可口的应节食品。
吃月饼之俗,唐代已有记载。《洛阳见闻》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觉得味道极美,恰逢新科进士在曲江宴饮,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他们。至宋代,月饼的花色种类更为丰富多彩,苏东坡有诗赞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元末明初,相传蒙古统治者为维护其风雨飘摇的黑暗统治,严禁民间私藏铁器,规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高邮人张士诚便利用中秋节家家户户互赠月饼之际,內夹纸条,暗中串联,约定在中秋月圆之夜起兵反元,自此元朝走向覆灭。
记忆中的月饼,随着时代的更替,呈现出不同的味道……
处于文革中后期的七十年代,运动斗争接二连三,举国民生凋敝,物资极度匮乏,许多物品须凭票证供应,中秋节的月饼也是每口人凭证购买半个或一个,大约一包四个装的月饼售价七八毛钱,当时的月饼是由县食品加工厂烤制,馅料成分是红糖、芝麻、花生、青红丝等,但馅里面掺和的面粉很多,半生不熟,月饼稍放置三四天后,就会变得坚硬无比。每到八月十五那一天,母亲把一个月饼切成四瓣,我们兄妹几人手拿一角月饼,津津有味的细细品尝起来,有时候舍不得当下吃完,就从作业本撕一张纸包住小块月饼装在衣服口袋里,看到其他同学吃月饼时,肚里的馋虫勾引着自己拿出纸包的月饼轻轻的舔上几口,再小心翼翼的包起装好,月饼的油脂很长时间渗在我们衣服口袋外面形成一片又一片的油渍痕迹。
进入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彻底告别公社大队扼杀农民积极性的低效的集体“大锅饭”时代,农民包产到户,全国粮食的短缺状况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善,物质供应渐为丰富起来,中秋节时的月饼基本能放开胃口而食。1982年我在平定师范上学时,到了八月十五,学校食堂还要给我们全体学生每人发放两个月饼。但是,当时月饼的种类还很有限,仅限于酥皮、硬皮,馅料以五仁为主。八十年代中期,我县的传统名食——寒湖月饼(家庭手工作坊制作)开始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从九十年代起,一直到现在,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中秋节的月饼更是花样繁多,口味各异。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潮式、滇式还有山西的名点“双合成”等不同产地;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等口味;有五仁、豆沙、枣泥、冰糖、芝麻、火腿等馅料;有硬皮、混糖皮、酥皮等饼皮,价格从几元钱一包到成千元一盒不等……
对于和顺人来说,每到八月十五前的两个多月(现在几乎是全年),县城和寒湖村的各个角落就会飘荡起烘焙月饼的酥香绵甜之味道,此时的月饼已经不是专属于中秋节的应节食品,而是逐渐成为百姓口中的日常点心或休闲食品了。
(我曾教过的一位学生郭彦鹏就是寒湖村人氏,其家族有祖传烤制寒湖月饼的手艺,兄弟几个都在县城以此谋生,生意一直居于同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他们在承继传统手艺的同时,既繁荣了食品市场,给百姓带来口福之享,又发家致富,光耀了祖宗门庭;于己于人于国于私,皆大欢喜矣!)
色香味俱佳的和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名点——寒湖月饼。价廉物美,酥香可口,甜而不腻,还有为血糖高的患者特制的无糖月饼——苦荞面月饼。食用时,微波炉略加热,口感更佳。
以下是和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名点——寒湖月饼的制作流程。
拍摄时间:2017年8月28日。
拍摄地点:和顺县阳光占乡寒湖村。
月饼馅料 面剂 擀月饼皮 手工制作月饼 成型的生月饼 电烤箱烤制月饼。以前是用吊炉烤制月饼的。 刚出炉的月饼 刚出炉的月饼 工人在包装月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