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成长励志婚姻育儿
由《都挺好》想到的两个教育难题

由《都挺好》想到的两个教育难题

作者: 爱分享的丁丁妈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22:49 被阅读2次

    丁妈已经很多年不追剧了,带娃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能够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动辄几十集的电视剧实在伤不起。

    《都挺好》算个例外,原因在于“原生家庭”这四个字,丁妈在原生家庭这个坑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现在又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怎么着也要去看看。

    最近这个热播剧终于收官了,在大家恨得牙痒痒、哭得哗啦啦后,以强行大团圆的方式画上了句号。丁妈只有一个观感,套路。

    生活没有那么多戏剧性的情节让你峰回路转,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养育方式,如果放在现实生活,更大的几率是在平淡的生活中膈应一辈子。

    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武志红有一本畅享书《为何家会伤人》,看书名可能会疑惑,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父母是全世界公认最无私的,天天把“为你好”挂在嘴边,这样的家怎么会伤人呢?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体会自己,会发现内心的很多伤痕都来自于童年,来自那个原本应该是温暖的家,原本应该和蔼的父母。

    就好像,家,对于明玉,那不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而是吃人的老虎。与家断绝了十年的联系,她表面风光,内心却没有幸福感,她的身体离开了原生家庭,而她的精神却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给她挖下的坑。

    苏母重男轻女这个人设放在过去不算特例,放在当下是个奇葩,但是,没有了重男轻女的观念,亲子关系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吗,谁要这么想谁天真。

    多子女教养有诀窍

    丁妈是独生女,小时候偶尔会和表妹们一起玩耍,有一次和一个表妹打架,她把我嘴里面抓出了血,我奶奶还喊我“让妹妹撒,你是姐姐。”,我气得顶嘴“凭啥子我要让她!”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喜欢奶奶。

    我们偶尔在一起都会出现这样的冲突,不要说现在越来越多朝夕相对的多子女家庭了。

    《都挺好》一开始,呈现出来的就是家庭资源的分配,大哥要出国,二哥要找工作,明玉要上补习班考大学,每一样都要钱,苏母砸锅卖铁满足大哥二哥,却连一本复习资料都不愿给明玉买,大家为明玉打抱不平,这是明显的厚此薄彼,搁谁身上都会有怨恨啊。

    现在的多子女家庭,早已不是为了养儿防老,也不会重男轻女,因为爱,才会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很多孩子还是会受伤呢?

    我的邻居就曾经眼泪汪汪地跟我说,她家大宝问她是不是更爱弟弟?虽然她很肯定地告诉大宝“不是!”但是孩子并不完全相信。那一刻她很无助也很无奈,更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说,她只是不断地告诉大宝,弟弟更小,弟弟还不会吃饭走路需要妈妈更多的照顾,希望大宝能理解妈妈。但是事实上,除非孩子之间年龄差距比较大,不然孩子是“理解”不了的。在还不成熟的孩子心目中,父母的爱类似于一个蛋糕,分走一块就少一块。

    丁妈目前只有一个孩子,但是通过学习,丁妈学到了一些多子女教养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理解大宝的感受:不再要求他们理解成人的责任,先去理解他们得不到父母以前那么多的陪伴和关注时的失落、孤单、委屈或者是愤怒,不管是什么情绪,都引导TA说出来,表示“我看到了,我理解,我接纳”;同时别忘了每次都给TA一个温暖的拥抱说一声“我爱你”。

    特殊时光:留出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专门陪伴大宝,这个时间段是大宝专属的,不用和二宝分享。我曾在一个综艺节目上看到一个很“霸道”的女孩,为了让男朋友给自己过生日甚至不允许男朋友参加学校安排的实习,当专家追问原因时,她哽咽了,因为她的生日和妹妹的生日很相近,所以有了妹妹后,家里再也不会单独给她过生日,每次都是妹妹生日的时候给她们俩一起过。所以有男朋友了,她真的很想和自己的爱人一起过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日。

    蜡烛游戏:三根蜡烛分别代表爸妈、大宝、二宝,用爸妈的蜡烛依次点燃大宝、二宝的蜡烛,告诉孩子们,爸妈的爱不是蛋糕越分越少,爸妈的爱是烛光,只会越分越多,永远不会少。

    爱的传递需要学习

    你以为你爱我,我就一定会知道?NONONO!

    明玉与苏母决裂的那一次,明玉列举了桩桩件件苏母对她的不公,哥哥们吃什么喝什么她吃什么喝什么,哥哥们做什么她做什么,每件事发生时,苏母是怎么做的。她嘴上没说,但每一笔都在心里记着呢。

    苏母是真的不爱明玉,所以她不算冤。

    而我的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了我几十年,我也认为她不爱我,我曾列举了小时候桩桩件件让我受伤的事情,痛诉我妈对我的伤害,我妈妈很错愕。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连母鸡都会。但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

    我们爱孩子,要先确认使用了正确的方式,再和孩子确认,TA接收到的是我们想传递的。不然,孩子就可能产生“误读”。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认为,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们,也就是形成今天的个性,是由三部分决定的:遗传(先天)+环境(后天,包括家庭的物理环境、父母的个性等)+潜意识的决定(创造性的解释)。其中这个潜意识的决定,有时也叫做“私人逻辑”,通俗一点说就是发生了一件事情,我自己内心是怎么理解、看待这件事的。

    我到现在依然记得我小时候想帮妈妈做家务,却不小心打碎了一只陶瓷的汤勺,我妈妈恨了我一眼。我觉得我妈妈第一时间关心的是那个勺子,而不是我是否有受伤,我“认为”我妈妈是不爱我的,我也决定以后不帮妈妈做事,因为少做就少错。

    那样一件小事我三十多年后依然耿耿于怀是我妈妈不知道的,我妈妈更不知道我因此得出了她不爱我的结论。事实上,那些年物质相对匮乏,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每一样家什都需要被珍惜,勺子碎了我妈妈是很心疼,不过肯定不至于上升到不爱我的程度,但是就因为我妈当时没注意到我的惊慌和害怕,还在责怪我,所以我就自己对这件事进行了“创造性的解释”。这样的事情多次发生,慢慢地这就变成了我的“私人逻辑”,一旦这种“私人逻辑”成型,就很难改变,这类似于中国人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如果可以,尽量多和孩子沟通,关心孩子对事情的感受、想法、疑问,再聊聊我们的感受、想法,不让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产生“误读”。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疗愈,不幸的的人,一生都在疗愈童年。希望我们的孩子都是幸运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都挺好》想到的两个教育难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ho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