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想法
心读《老子》| 37. 什么是“无为”?

心读《老子》| 37. 什么是“无为”?

作者: 之衡 | 来源:发表于2022-10-31 16:09 被阅读0次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为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大义】

“道”,总是无所作为的,任凭万物自遂自适。“道”,又是无所不为的,因为万物都由它而生。

侯王如果能持守住它,天地万物便可以自生自长。

万物在自行生长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违背本性的欲念,我就会用道的本质,也就是“朴”来安定它。

有了这种真朴的状态,私欲也就消散了。

不起欲念,就会归于寂静,天下也就自然安定了。

【心读】

1.

老子基于对“道”的深刻领悟,提出一种全新的政治哲学,那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了却好像什么都没做。这有点类似西方世界流行的一句话:“最懒惰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道”常无为,但实际上又是有为的。无为,是因为它不会干涉万物的生长,任其自遂自适。有为,是因为万物都是因为“道”而生的。可见,无为是侧重于强调“道”的超越性。“道”是超越万物的存在。有为是侧重于强调“道”的内存性。万物离开了“道”,就无法存在。

因此,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只有“不妄为”的“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2.

    庄子是道家的继承者,在他的思想中,也十分清楚地反应了老子的无为。

    《庄子·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阳子居和老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基本上是庄子自己想象出来的。这是《庄子》一书的特点,他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寄托在寓言和故事中。有时,他借着寓言中的一些动物或神明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时,他又借着孔子或老子这样的先哲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的这种做法,颇有一点柏拉图对话录的味道。柏拉图也总是借用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有一回,阳子居去见老子,说:“现在有一个人,他行事敏捷,辩理明达,学道不倦。这样的人,可以和明王相比吗?”

    老子说:“不行。与圣人比较起来,这种人的知识是没有定见的,这种人的肢体是受到束缚的,所以说,这样的人精神上不得安宁,身体上也过于疲惫。再说,老虎和豹子就是因为身上有花纹,所以才招来了猎人的捕杀,猿猴就是因为行动太敏捷,所以才被人套上了绳索。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和明王比呢?”

    阳子居听完,一脸的尴尬,说:“那么请问,明王应该要怎样来治理呢?”

    老子说:“明王治理天下,功劳当归天下所有,却好像与自己无关;他教化万物,而百姓却不觉得有所依赖;他拥有一切但不能描述,使万物可以自得而喜,他立足于神妙不测的地位,却遨游于虚空无有的境地。”

3.

孔子曾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这句话直译出来就是,君子不是器具。宋儒朱熹的解释是: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也就是说,君子不要只是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

一样事物,经过人为的加工,就用了特定的用途,那就是“器”。一样事物,未经加工,未经雕琢,以它最原初的状态而存在着,那就是“朴”。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老子》第三十二章)所以,真朴,就是道。

君子不器,那么,君子应该是什么?

如果按着老子的看法, 君子应该体道而行,活出真朴的状态。器,只是名相,朴,才是实体。一个真正的君子,不能仅仅滞于形而下的“器”界,而应超越自我,迈入形而上的“道”境。


相关文章

  • 心读《老子》| 37. 什么是“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为静,...

  • 无为与无能

    一提《道德经》就会提到"无为"。 那么,什么是老子所说的"无为"呢? 老子的"无为"又是说给谁听的呢? 其实,老子...

  • 老子的“无为而治”,如何无为?怎么治?思想内涵是什么?

    读道家的思想,绕不过《老子》这本书,读《老子》这本书,绐终绕不过“无为而治”这一最重要的主题。 那么如何理解“无为...

  • 无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我困惑了好好长时间,老子无为到底在讲些什么呢!是目的的无为还是方式的无为;是保持原来的自...

  • 什么是真正的无为

    无为,出自哪里?真的是老子么 无为真的是什么也不干么?

  • 《道德经》杂谈:无为与有为

    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概念,无为是什么意思呢?无为就是有为,有为要实现无为。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

  • 读老子——无为之为

    第六十三章(修身)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①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

  • 易中天讲老子,庄子,禅宗

    老子,以无为求有为 庄子,以无为求无为 禅宗,以有为求无为 老子: 商容跟老子讲~牙齿不在了,舌头还在,老子悟道,...

  • 二章 治国

    仔细揣摩老子的无为而治。 无为,可以理解为什么都不做,这岂不省心。但若懒惰无为,真能治么? 老子此文对无为的推导过...

  • 王东岳的中西方哲学启蒙课第六天

    2.9老子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什么? 老子所说的“无为”,老子反对一切文明化作为,叫“无为”。 所谓“小国寡民”是以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读《老子》| 37. 什么是“无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kl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