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强迫症是一个中性词,有时候是说一个人认真,有时候是说一个人过于抓细节本末倒置。
每次做课件都会让我痛苦不堪,我是从昨天下午做课件一直做到昨天晚上。
(1)儿歌中有这样一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如果你到了星空里,除了星星和天,想象一下,你还会看到什么?
我就去手机上找星空的图片,用小程序发到电脑上,不能插入希沃PPT,没办法,我又在电脑上下载腾讯视频,还是没有办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插入,我放弃了这样一个想法。
折腾了快一个小时以后,我果断放弃了插入星空图片这件事。
回归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的生字词,还有比喻句和叠词的用法,而这个可有可无的拓展耽误了我太多时间和精力,最终也没有完成。
反思:我是一个爱幻想,喜欢表达,不想做事的时候,有时候会夸大困难看不清楚事实,思想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容易跟小问题过不去,抓不住主要矛盾。
从两件小事论证一下。
我初三毕业那年,在姥姥家旁边的花生工厂捡花生,就是把坏的花生捡出来,别人都是个用手翻一下,捡完面上的坏花生,再用手翻一下,左捡一下右捡一下,只要大体上过得去就行,然后让人检查,称重,算钱,以我工作的认真程度可见一斑,我摊开薄薄的一面花生,几乎是一颗一颗花生捡的,我从来没有重功过,别人5袋花生,我才捡了1袋,因此没有挣到钱。别人虽然被要求重功,他们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我脸皮薄不想被说,所以捡得格外认真,她们也是嘻嘻哈哈再胡乱捡一遍就去检查过关。如果以挣钱多少为目的的话,很显然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挣钱的工人。
第二件事,去年9月开学前一周,学校要求我们给教室消毒,我打扫了两个小时,一直在磨蹭擦那些死角,死角很难清理,还有地上的口香糖,日久天长的变成了黑乎乎的一坨粘在地板上,我是用铲皮刀一点一点铲掉的,又费时间又费精力,那些不太容易看到的死角和口香糖,花费了我一个半小时还没有干完,还有半个小时就要检查结果,我开始慌了,政教处不会表扬死角打扫得多干净,只会检查桌面墙面地面,而我的桌面和地面还没整,最后半小时才慌慌张张开始打扫,最后不得不胡乱收场,因为时间实在不够。
开学后还要继续消毒,我每次消毒花费20分钟,沉死人的喷壶还没有喷完,而我隔壁班的老师2分钟都消毒完下班回家了。后来我知道,原来可以用揭开盖子直接倒,而不是像蜗牛一样一点点喷。每天消毒两次,我都总共花费40分钟,加上清理桌面地面,大概要一个小时。我的本职工作是老师,成绩是评判的唯一标准,我脱离了目标,在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纠结难受强迫症,不利于一个老师自信心的增长和教学成绩的提高,可以说是本末倒置了。
果农们卖苹果的时候,总会把又大又好的苹果放在框子的最上面,收苹果的人大致一看,就愿意收这些苹果。试着想,如果把红得不均匀的苹果,放在框子的最上面,估计这一车苹果拉一天也卖不出去吧,除非降价卖。
智慧都在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实践出来的。
上面两件事,第二件事有时间限制的班级打扫卫生,和第一件事捡花生挣钱这两件事情是有相通之处的,它们都是以完成为目的。做的时候要根据目标来执行,以达成目的为导向,卫生干净的标准是桌面地面墙面,打扫卫生时候就先打扫桌面地面墙面,先把面子给整出来大体上看过去整洁干净,再去完善细节。(而我一直在打扫死角,死角是个无底洞,永远有小瑕疵,也要花费大量时间,所以先打扫细节是不划算的,不出效果,达不到合格目标。)
做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在有是时限的工作中,更要先抓主要矛盾,不要在细枝末节上纠结成内伤。
很多做事情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比如,写作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先完成,再完善。写作一开始,绝对不是费尽心思地遣词造句,华丽词汇,而是一鼓作气先写完,然后再去修改完善。
失败的原因总是千奇百怪,而伟大的作品,其实没有太多好词好句的堆积,闪光之处还在于思想和观点。多写勤练笔,先完成再完善,才会思路越来越清晰,逻辑越来越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