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学强迫症的世界心理
熊玲:谁强迫了谁(上)

熊玲:谁强迫了谁(上)

作者: 熊玲心理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17-06-24 09:26 被阅读170次

1精神分析对强迫症的心理解析

2 现实疗法对强迫症症候的处理

1强迫症的心理解析

前面讲过,强迫症所有的表征都是对心里痛苦的无意识防御。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其心理机制更为复杂,所以,作为症候处理是需要现实等疗法,如果治本是需要通过精神动力性的分析治疗。

我们需要记住,神经症是一种心底有伤口或有匮乏的精神现象,但它们被埋在无意识从未显现,只有揭示出那些伤口或匮乏,才可望对它们进行疗敷或填充。也惟有能够准确深入的精神分析,可望抵达人们——那怪诞神秘的未现身之处。

主题一:强迫症者的观念在强迫自己

强迫思维是强迫症最常见的现象,他苦于——控制不住地要想些不情愿想的东西。

分析的任务,是让当事者知他“控制不住要想”意味什么。

这就产生了分析的两大方向:一是通过分析性对话,逐渐明晰“不情愿想”的抗拒原由;二是逐渐明晰“总要想不情愿之想”的动力来于何处。

苦于强迫思维的强迫症者,意识上,他认为之所以强迫思维,是因为莫名其妙的思维内容纠缠他太久,几乎是条件反射一样成为了习惯。表面上的确如此,因为任何一个行为能成为一种习性,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那么,他意识的仅是一个“太久”的时间原因,没能意识到,他为何有被莫名其妙的思维纠缠的“恒心”?虽然多想乱想很不好,但强迫症者又丢不掉多想乱想,那一定意味着它有好的一面。如果评论它,你怎么看也看不出它好在哪里,那一定说明好的东西是其他,只是被多想乱想给掩盖了。

所以,我们在治疗中要把握的,首先揭示第一个方向的“强迫反强迫”观念——多想乱想是苦恼的原因。强迫症者的这一观念,才是他目前陷入强迫思维的原因。也即是让他明白,多想乱想是表示某种苦恼所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并且不用把矛头指向(或消灭)多想乱想。

其次,揭示第二个方向的“强迫思维”之恒心,即什么在持续推动你做你不想做的——多想乱想?通过分析会发现:一是他对强迫思维的因果倒置的理解,二是他对强迫思维本身所持的抵抗观念。

再次,是分析“强迫思维”所意味所掩盖的东西,其实是所内化的一些观念,如“不要相信有人会真心爱你”“男人不能哭”等。对强迫症而言,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会成为他行为的强劲力量,但在他的潜意识又是很反感那样的行为。比如,一个人在朋友中一贯性地主动帮忙,久之,他对是否帮忙感觉十分纠结:每当帮忙时他会自动首先承担,之后又陷入无名的怨恼,却不知该怨自己还是朋友。

一个人纠结于依恋观念又反抗依恋观念,类似人既想独立又害怕独立的二元对立。依恋观念说明人处于自我缺失的共生阶段,反抗依恋观念是自我独立的表达。但凡反抗无果,一般有着这些潜意识动因:依恋需要重于独立需要,或受独立的风险感威胁,或有对责任的匮乏感与负累感。

当然,能够深入分析的前提,是要降伏“高压反高压”态势。可借助对“控制不住要想,说明了什么?”的垂直提问,直到松弛“强迫思维”的反抗意识与态度。

主题二:强迫症的创伤经验在强迫自己

准确说,是强迫症过去的创伤感受烙印在他的记忆库,是这份感觉记忆在强迫他自己痛苦。

我们需要理解,强迫症的强迫性焦虑起源于累加的紧张,是跟早期某种创伤性记忆有关。但有别于创伤性神经症的创伤来源。创伤性神经症过去所受的伤害是来于外界,其灾难情景的创伤记忆是他们痛苦的致病源。而强迫症的创伤记忆,源于早期客体关系所致的心理创伤,它构成的是一种自我内部威胁的创伤性记忆。

比如,一位有洁癖的女孩,因为过分洁癖而与人相处难,以致无法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女孩5岁时被猥亵过,初中开始她变得拘谨寡言,她每天必须洗澡两次、洗手不计数,对自身、家里房间的清洁要求,几乎令家人受不了。后来的几次恋爱,发现都因男孩受不了她此行为而失恋,便开始强迫自己改掉洁癖,可是她怎么改(洁癖)洁癖依旧。此案例的女孩,洁癖仅是一强迫性症候,它相关联着过去的猥亵,以及与猥亵相关的意念和感受。猥亵作为创伤事件,它在受猥亵的幼儿时,或许不会有何痛苦体验,但当进入青春前期有性意识时,性意识会唤起人与性相关联的图像记忆。当女孩长大,对猥亵的理解才构成真正的创伤,也可能会成为无尽伤感的冤头(源头)。而这份伤感的结构,主要是愤怒和对愤怒的压抑。洁癖,象征着对纯洁的固守,它代表了一种“洁身自好”的期许与防卫;猥亵与洁癖的关系,完全就是创伤与清创,或伤者与医者的关系。有着早期创伤的女孩,她无意识的通过不断洗涤来清除她被侵犯留下的污浊——强迫洗涤,象征性释放了对猥亵的愤怒;无意识地通过竭力爱清洁而让自己感觉到干净——强迫性爱清洁,象征性远离了玷污。(类似的强迫症症候,是需要通过精神动力学解析,而达到对强迫动力的理解)

所以,自我的创伤记忆,是强迫症具破坏性的内驱力之一,是它在强迫自己痛苦。

精神分析的过程是不断发现。对于有创伤经历的强迫症患者,治疗任务有二:逐渐使来访者于呈现中发现——与他紧张、忧虑相关的种种过去的事实;逐渐使来访者在发现中觉知——掌控他快乐还是痛苦体验的,原来是不断复燃的过去的创伤记忆。(待续)

101703030005169.bqy.mobi

相关文章

  • 熊玲:谁强迫了谁(上)

    1精神分析对强迫症的心理解析 2 现实疗法对强迫症症候的处理 1强迫症的心理解析 前面讲过,强迫症所有的表征都是对...

  • 熊玲:谁在强迫谁(下)

    1 对强迫症的心理解析(主题三、四) 2 现实疗法对强迫症症候的处理 主题三:强迫症者的良心与责任强迫着自己 有些...

  • 熊玲:离婚究竟牺牲了谁?

    为什么8090后的父母宁愿牺牲孩子也不愿牺牲自己,坚持离婚呢? 父母想离婚,但为了孩子处于到底离还是不离的进退两难...

  • 熊玲:用懒惰攻击了谁?

    你好,我想问一下非常不自律,很懒惰,特别依赖,比较惧怕失败,从小在高压环境下成长,家长在学习上要求很严格,其他方面...

  • 熊玲:谁杀了自信

    自信,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它的定义似乎简单又不简单。就跟“幸福”一样,简单到每个人都能说什么叫幸福,最近成都电...

  • 熊玲:谁囚禁了你的感情

    知道为什么感觉自己真的不会爱了,对感情越来越冷漠,我该怎么办? 我今年30谈了几次失败的感情后,去了美国独自生活...

  • 熊玲:你为谁而死

    老师你好:我原本有很幸福的一切,一个从身无分文一起吃苦到现在有房有车有一笔积蓄,给我这些的是那个让着我7年的老公。...

  • 熊玲:强迫症的出路(上)

    1怎样才不强迫自己 2关于对“相对不随意”的理解与运用 1怎样才不强迫自己 (1)觉知自己的位置 解除强迫症性痛苦...

  • 熊玲:谁伤了你的心

    为什么有些老人总是看起来那么的不开心呢? 选这个题回答,是因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亲人,我了解她。或许,这也是...

  • 熊玲:你在为谁而活

    2011-07-01 ——《爱痛苦》之二 有一则心理故事和点评很有意思,由此引诱出了这篇“爱痛苦”的文章。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熊玲:谁强迫了谁(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oh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