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 秋收顺天时,处暑艾灸强正气

作者: 中医养生_艾掌门 | 来源:发表于2017-08-23 19:13 被阅读14次

​2017年8月23日

农历 丁酉年七月初二

处暑

一.节气由来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处暑养生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二.天气特点

1.北方气温下降明显

8月底到9月初的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2.南方感受“秋老虎”

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后继续出现“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说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

三.节气养生

1.处暑养生要“三防”

1.秋燥伤肺

预防秋燥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补充水分,但和夏季补充水分有所不同,比如喝点蜂蜜水有助于润肺除燥,并可以治疗因秋燥引起的便秘。还可吃些梨、百合,沙参,麦冬,银耳、藕等滋阴润燥的食物。

2.秋乏

入秋以后,人体汗出减少,人的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身体内阳气渐盛,肠道功能日渐正常,由此,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一些在夏季时潜伏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白天也显得倦怠无力,这种状况就是“秋乏”。因此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3.秋冻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冻的意思是初秋时节不宜急于增加衣服,秋冻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的温度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2.处暑节气饮食调养:

饮食上宜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也可多吃新鲜果蔬,以及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奶类等清润食品以防秋燥。

温馨提示:一年四季少吃寒凉的食物,如凉啤酒、冰镇矿泉水、冰淇淋,少吹空调。

3.秋收顺天时,处暑艾灸强正气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中医养生讲究顺应阴阳之气的变化,不但可以保持秋季健康,还可以起到消除夏季的火热为冬季储备能量的作用。

此节气艾灸能够有效提升人体正气,起到养肺护肝的作用,对体力、元气不足及情绪波动较大等情况有明显的调理效果。艾灸是一种流产千年的中医自然疗法,借助艾条或艾柱燃烧后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表面的穴位,通过经络传导直达病所具有袪湿散寒、温经通络、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等作用。

处暑艾灸,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那就是——关元。

秋冬季节,自然界阳气由泄趋收,人体的阴阳也要顺应天地。

关,指闭藏;

元,指元气;

关元,关闭元气之门;

所以,常常艾灸关元穴,

为我们更好的收藏元气,

以备来年生发。

除关元外,还可艾灸中脘、足三里穴、太溪、肾俞等穴位起到除湿补气的作用。

1.艾灸除湿取穴:中脘,足三里,丰隆,承山穴可以除湿。

2.艾灸补气取穴:肺俞、脾俞、肾俞、中脘、太溪、照海等温补阳气。

小艾温馨提醒:居家艾灸保健,要注意对症艾灸,还要持之以恒。身体有病症者建议先咨询小艾了解清楚病情确定方案之后,再进行辨证施灸。

艾掌门艾灸贴完全模拟艾灸热效应原理,主“补”主“养”,补血养血。通过长达近10个小时的发热,对特定穴位持续中药温灸,疏通痹阻的经络气血,振奋低下或者衰退的功能,平衡失调的阴阳,使人体消除病痛,恢复健康,延缓衰老。

艾掌门泡脚包是通过中药煮水,由皮肤吸收中药,主“散”主“温”,“通”止痛。温补肾阳,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袪湿除寒,清肿散结,扶阳固本,消除疲劳,改善睡眠,调理亚健康,增强人体免疫力。

—— End ——

本文由艾掌门整理编辑/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艾掌门官方订阅号】

如果你也对养生感兴趣,可以留言和小艾一起讨论

你可能还喜欢看

“人过三十天过午”,男士应该这样艾

因艾而美 | 你的脸就是你灵魂的模样

抵抗早衰,最会艾的女人,让美丽恒久远

女性必读 | 后来那个被穷养的罗子群怎么样了?

万万没想到,比跑步和游泳更健康的方法竟然是……

亚健康却查不出病,这是为什么?点开看看你是不是亚健康

战狼2 | 孤胆英雄燃爆军魂!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他们负重前行

关注艾掌门官方服务号

了解更多艾灸健康资讯

全国招商加盟服务电话

1 8 6 7 3 8 6 9 1 5 7

相关文章

  • 节气养生 | 秋收顺天时,处暑艾灸强正气

    ​2017年8月23日 农历 丁酉年七月初二 处暑 一.节气由来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

  • 养生知识15

    养生知识 【愛中医·节气篇之处暑】 处暑养生,防燥很重要!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是去的意思,...

  • 感悟一百七十八

    读《24节气养生法》, 处暑稻谷黄,家家袪湿忙 处暑节气,湿气很重,养生重点是排毒袪湿。清热排湿属膀胱经。 经络方...

  • 节气| 谷雨:肝气舒展是关键

    中医养生的核心:顺天时! 按节气的自然规律,顺势而为,守护自己和家人健康,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阴阳...

  • 艾养生

    虽然高温不降,其实节气已过处暑,在不同季节、时令有不同的养生之道。艾对养生有重要作用。 处暑后,天气...

  • 胡有宸:处暑养生,防燥很重要!如何防燥呢?

    处暑养生,防燥很重要!如何防燥呢?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是去的意思,意思是夏天即将离开。处暑...

  • 手部砭法 处暑节气养生要点分享

    手部砭法 处暑节气养生要点分享 处暑——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养生注意事...

  • 处暑艾灸养生之道

    夏余秋始,八月未央。今天进入处暑节气了。 “处”乃“终止”之意,“处暑,暑止也”,表示将要出暑,炎热的暑天即将过去...

  • 处暑话养生

    处暑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过后,天气转凉,暑气渐消。这个时候应该怎样养生呢?下面就聊聊处...

  • 处暑节气养生知识

    2017年8月23号农历七月初二 处暑节气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含有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节气养生 | 秋收顺天时,处暑艾灸强正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sj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