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很简单,深陷其中的人却纠缠至死。
要怪爱情来得太迟么,一瞥惊鸿的心动光彩夺目,一瞬间忘了所有只记得眼中的情有所属爱有所钟刻骨铭心。要逃逃不开的冤家,要避避不了的内心。
道义或者私欲,家庭或者爱情。不,划分不出合理的标签。选择题到现在仍是难题。安稳的家庭与热烈的爱情。理智的人,冲动的人,愿意听从自己心声而抉择的人,给出不同的结局。如今的价值观斑杂并陈,哪一个都有理由。
充满瑰丽色彩的爱情被亲近的人们悬吊半空,为爱不顾一切的人各有焦灼,以爱之名相互指责,愤怒失望。谁的牺牲更大呢?故事是要告诫女子要三思而后行,还是要男人没有十足把握,就不要平白搭上心爱人的一生,还是要警示如此的选择只会如此的落幕。故事在那个年代,这结局该是最经典的一幕。不是不会有别的结局,只是至今经典,值得所有头脑不清醒的人默默旁观。你想要什么样的结局?只付出一时冲动和空想,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梦想的春天岂不太远。不过,故事里认真相爱的人如此下场,逢场作戏的人却逍遥依旧,不无讽刺。
恶毒的人会害人害己,善良的人只会自戕。当美丽不再是活生生的烦恼,而是心上的一缕忧伤。安娜走得绝望,却没有白白离逝。爱人的哀痛证明突如其来的爱真的是刻骨铭心,也许安娜该庆幸没有在争吵中一点一点磨灭掉他们的爱之后再离开。
想到《魂断蓝桥》,佳人同样因现实而选择消逝。风华绝代,却总落得香消玉殒。也许一场传世爱情,总得一个伤逝才能成全。女人,总是脆弱的那一个。
爱情,是一种飞得比蝴蝶还美的感觉。现实,却往往是一道蝴蝶飞不过的呼啸天堑。假若没有鹰隼的翅膀和心意,那,别贪恋飘来的花香,别让肃杀的秋天提前在春天绽放。
故事中另一条线,列文的婚礼,列文哥哥的死,列文儿子的生,展现了正常人的人生大事,那个时代那个国度的仪式习俗,让人感知着平常又不平凡的现实生活。然而这对于那对痛苦的恋人都是奢望,之前无缘,现在更是遑谈(只是看了这部电影,没看小说,对作者要写的东西了解得并不全面,就在电影里抓自己关心的重点说两句而已)。
火车临发前,列文找佛洛斯基开解,谈了他关于人生的一些思考,可惜我没听进耳朵,佛洛斯基也未能从哀伤里走出来,抱着死心去到战场上。不知道托尔斯泰自己做做这道题,会如何选呢。
人生的题,有时候怎么选,都感觉是悲剧。
这次记住了主演苏菲的气质,捉不到的美,让人屏住呼吸地着迷﹣﹣藏在她的神情里。嗯,我读到了颤抖的安娜:为爱,也为无望。
一帧安娜·卡列尼娜
网友评论